在乡村教育土壤中埋下希望的种子
“我最喜欢课本里叶圣陶先生写的《爬山虎的脚》,没想到常来学校的爱心叔叔、阿姨,竟和他有着相同的身份——民进会员,一下子就觉得更亲切了!”近日,在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方村学校,芜湖民进助学会的捐赠仪式上,一位受助学生开心地说。
此次活动中,助学会向10名学生颁发了共计1万元的助学金,赠送了《稻草人》《寄小读者》《傅雷家书》等民进先贤著作。“希望同学们从民进先贤的文字中读懂和传承他们对知识的渴求、对真理的执着、对家国的深情。”民进安徽省委会副主委、芜湖市委会主委彭凤莲说。
方村学校是2025年芜湖民进助学会的四个助学点之一。芜湖民进助学会的这段助学路,已走过28年。1998年,助学会正式成立,以“微公益”模式凝聚会员爱心,为乡村学校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家庭困难学生提供长期资助。
28年来,助学会足迹遍布全市县区,累计发放助学金66.72万元,资助中小学生990人次。
除了经济帮扶,助学会也在不断丰富“助学+”内涵:“助学+美育”带去舞蹈课和舞裙、舞鞋;“助学+体育”送上篮球、跳绳等运动器材;“助学+乡村调研”则深入学校、村部、田间,共话农村教育、乡村振兴和智慧农业的未来……
“你们明年还来吗?”活动尾声,有孩子小声地问。
“来!”会员俯身回答,语气坚定,“我们一定来。到时候,我们再见面。”
这段走了二十八年的路,仍在向前延伸。芜湖民进助学会将继续以“同心同德、助学育人”为使命,在乡村教育的土壤中,埋下希望的种子,静待每一朵“花”的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