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进网站 > 民进风采 > 媒体聚焦

梦想是一粒倔强的种子

发布时间:2025-10-13
来源:防城港日报
【字体:

  长篇儿童小说《瑶山梦》,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思县文联主席磨金梅继《红娃仔》《举起我的梦想》《寻找并蒂莲》等作品之后推出的又一部力作。该书以细腻的笔触和真挚的情感,聚焦十万大山深处瑶族女孩的命运转折与成长历程。书出版后,我就立即买来阅读。

  小说以2008年至2017年间上思县与民进广东省委会、民进广西区委会共同推进的“同心·彩虹”民族教育扶贫行动为背景,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题,生动讲述了一群曾面临辍学困境的瑶族女孩,在县委、县政府、两广民进组织及社会各界爱心力量的帮扶下,得以免费就读上思县民族中学,随后进入上思中学少数民族女子班完成高中学业,最终跨越山海、圆梦大学的感人故事。

  看完这本书,我的心中久久萦绕着一个词——梦想。梦想是什么?或许,它正是深埋心底的一粒种子,再重的石头也压不住它萌发的力量,再窄的石缝它也要倔强生长。

  书中的主人公杜鹃、鲜花等,这些生长在十万大山深处的瑶族女孩,为了心中那一盏求学的微光,不辞艰辛:她们翻山越岭捡拾散落的八角,深入薯莨岭寻找珍贵的灵芝,甚至为了寻一个能带来读书机会的电话号码,搭乘摩托车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乃至遭遇意外……纵使风雨雷电、挫折接踵,她们眼里那簇灼灼的火焰始终不曾熄灭。

  尤其令人动容的是杜鹃的故事。父亲不慎从树上摔伤,让本就贫寒的家庭雪上加霜,难以支撑她的学业。父亲艰难地开口,希望她放弃学业,回家帮忙干农活和照料家庭。望着父母亲被生活压弯的脊梁,她心疼如绞,默默无语。深知父母亲不易,她一度选择离校,打算到外地打工赚钱……最终,在学校和众多爱心人士的帮助下,这个坚韧的瑶族女孩咬牙坚持把初中读完,并立志考上高中、大学,走出大山。

  那一刻,我真正明白:梦想不是坦途上的鲜花,而是石缝中拼尽全力生长的嫩芽;没有肥沃的土壤,没有充足的阳光,它依然执著地向着天空伸展。这份倔强,让我不禁想起了作家铁凝1982年发表在《青年文学》期刊上的作品《哦,香雪》。

  那个藏在大山皱褶里的台儿沟,那群站在村口守望火车的少女——香雪、凤娇等,她们清澈的眼眸里,何尝不闪烁着同样的光芒?正如杜鹃和她的姐妹,她们都站在群山围合的土地上,遥望着同一个远方。香雪用积攒的40个鸡蛋换了一个铅笔盒,杜鹃冒险进深山采灵芝……都是为了走出大山,看见更广阔的世界。

  在我看来,《瑶山梦》不仅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束照进现实的光。至今,仍有一些人困于大山的褶皱之中,未能走出命运的藩篱。但请相信,“读书,世界就在眼前;不读书,眼前就是世界”。正因如此,书中的杜鹃、鲜花等姑娘对知识那般纯粹而执著的渴望,才如此动人、如此珍贵。正如作者磨金梅所说:“不是所有的鸟都会被笼子关住。你们一定要插上知识的翅膀,努力飞,飞出重重山峦,飞向那片属于你们的、广阔而自由的世界!”

  前段时间,一个被全网称为“守摊女孩”的上思女孩陆思凤走进了公众视野。她就像是从书中走出来的角色,真实、坚韧、充满力量。

  陆思凤出生在广西上思县叫安镇的一个小村子。命运并未给她温柔的起点——出生仅三天,母亲因病离世。生活的艰辛如影随形。初二那年,不幸再次降临:远在广东东莞打工的父亲突发重病,被送回钦州抢救。噩耗如惊雷,击垮了年迈体弱的奶奶。不久,奶奶在病痛与悲伤中辞世。仅隔半年,卧病的父亲也未能战胜病魔,永远地合上了双眼。

  一年之内,接连失去两位至亲,即便是成年人也难以承受如此重击。然而陆思凤却以近乎倔强的坚韧,把所有的悲痛默默深埋心底,转化为奋发向上的力量,将所有希望寄托于书本。最终,她在高考中取得了580分的优异成绩,被广西医科大学录取。

  合上书页,那些十万大山深处的身影却愈发清晰——杜鹃的坚韧、鲜花的执著,还有现实生活中陆思凤那双从在家禽摊上拔毛到最终捧起医学课本的手……她们不再只是书中的人物,而是千千万万追梦少年的缩影。

  《瑶山梦》书写的不只是“梦”,更是一种“信”。它让我们相信:再贫瘠的土地,也阻挡不了种子发芽;再沉重的大山,也压不垮渴望飞翔的灵魂。教育,不仅是改变个人命运的途径,更是一个民族走向未来的灯塔。愿每一粒倔强的种子,都能迎来破土而出的春天。

作者:黎忠稳
责任编辑:叶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