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昆明市委会一件集体提案助推教育创新与城市发展
在2025年初召开的昆明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期间,民进昆明市委会提交题为《关于推动昆明市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建议》的集体提案,得到昆明市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昆明市将人工智能教育作为撬动教育改革、培育创新动能的关键抓手,通过系统性布局、突破性实践,助力构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生态体系,以教育创新赋能城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提案提出“制定专项规划”的建议,昆明率先出台《昆明市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工作措施》,构建“目标—举措—保障”三位一体的实施框架。明确“小学启蒙、初中普及、高中探究”的学段递进目标,设定2030年全学段覆盖的远景蓝图,通过附件责任清单将十项重点任务分解至教育、科技、发展改革等多部门,打破条块分割,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家校社协同”的推进机制,为人工智能教育落地提供了制度保障。
提案提出“普及通识课程”的建议,昆明创新打造“必修+选修”的人工智能教育课程体系。自2025年秋季学期起,在义务教育阶段将人工智能纳入相关课程,明确四、七年级每周1课时地方课程,要求各校开设每学期不少于4课时的学段化校本课程,形成“基础课程打底、校本课程特色、课后活动拓展”的三维架构。同时,积极组织人工智能竞赛、社团活动和研学实践,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中提升创新思维,为昆明培育未来科技创新人才播下种子。
提案提出“强化师资建设”的建议,昆明实施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将人工智能列为必修内容,通过信息素养大赛、课例展示以赛促教;制定《骨干教师AI赋能新质教学力提升培训方案》,计划培养一批懂技术、善教学的骨干教师。创新师资补充机制,通过招聘专业人才、鼓励教师转岗、聘请高校专家和企业工程师担任兼职教师,构建“专职为主、兼职为辅”的师资队伍。这种“培训+引进+共享”的模式,既解决了当下师资短缺问题,更打通了高校、企业与中小学的人才流动渠道,为昆明产教融合探索新路径。
提案提出“完善资源与评估”的建议,昆明加速推进人工智能教育支撑体系建设。建设市级人工智能实验室和课程资源库,推动校际资源共享、高校实验室开放和校外实践基地建设,让优质资源流动起来;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教学全流程,利用省级平台开展教学监测,鼓励学校生成教学诊断报告,实现“精准教学、个性发展”。同时,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和伦理教育体系,在技术应用中坚守育人初心。这些资源的整合与应用,不仅服务于教育本身,更带动了本地科技企业参与教育信息化建设,形成“教育需求拉动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从提案落地到实践深化,昆明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已从“规划图”变为“实景画”。下一步,民进昆明市委会将持续关注人工智能教育,通过卓有成效的意见建议,助力人工智能教育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赋能”跨越,以教育创新激活城市发展内生动力,为昆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智”造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