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进网站 > 民进风采 > 媒体聚焦

打造高素质青年人才队伍

——民进北京市委会加强思想政治引领与青年会员培养课题研讨会侧记

发布时间:2025-10-16
来源:团结报
【字体:

  “提升思想政治引领针对性实效性”“构建长效机制”“破解基层实践难点”……前不久,在北京市东城区政协委员之家,一场热烈的讨论正在进行。

  近4个小时的时间里,来自北京民进各区(工)委和直属基层组织的代表,围绕品牌打造、分层分类引导、搭建平台等创新思路,结合区域实践与工作实际,分享了特色做法与宝贵经验,为打造高素质青年人才队伍提供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的多元路径。

  坚守政治之魂

  强化思想引领

  “思想政治建设是参政党自身建设的核心,是履职尽责的保障,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民进中央副主席、北京市委会主委庞丽娟表示,青年会员是民进事业发展的生力军,要通过“落地路径”激发内生动力,以“内容建构”筑牢思想政治根基,用“保障支撑”确保常态长效,推动北京民进思想政治引领与青年会员培养工作再上新台阶。

  “调查显示,在‘两个大局’和新媒体时代影响下,青年会员政治认同上信念坚定但存在微观偏差,实践上参与意愿强烈但存在能力短板,价值观念整体向上但存在多元化的信息渠道带来的认知风险等特征,民进各级组织的思想政治引领与青年会员培养工作任重而道远。”研讨会上,民进北京市委会参政党建设理论研究中心副主任、“加强思想政治引领与民进青年会员培养的策略研究”课题组组长李静霞系统梳理了北京民进青年会员思想政治现状。

  李静霞在主旨发言中介绍,课题组立足北京民进实践、结合实证调研数据,总结出品牌引领、精准施策、协同联动、实践浸润、数字赋能五大核心经验,深入剖析当前工作面临的困境与问题,并从制度设计、内容建构、落地路径、保障支撑4个维度提出破解策略,为后续工作开展提供了清晰框架。

  如何让思想政治教育既保持政治高度,又富有吸引力,是各级组织面临的重要课题。研讨会上,与会代表围绕如何深化创新理论武装、发挥会史资政育人作用、筑牢青年会员思想政治根基,分享了各区的实践探索。

  “民进西城区委会尝试用‘沉浸式课堂’上好‘大思政课’,通过情感化的叙事、场景化的体验,实现从‘理论灌输’到‘自觉践行’的飞跃。”民进北京西城区委会副主委于长艺介绍,近年来,通过常用“红色课堂”、善用“文化课堂”、巧用“科技课堂”、活用“故事课堂”,西城民进让思想政治引领从“短期宣讲”变为“长期浸润”。

  民进门头沟区工委主委郑华军分享了门头沟区工委探索“有意义”与“有意思”相结合的思政教育新路径。“我们通过实地教学强化历史认知,通过新老传承活化历史记忆,通过影像记录展现发展历程,让思政工作真正实现入脑入心。”民进密云区总支部副主委杨苗则从参与会史视频大赛中总结经验,提出要打造青年化传播模式,让思想政治引领“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融入青年日常场景。

  “通过高举思想政治引领之纲,实现舒张民进青年工作之目,与时俱进纲举目张,才能更好发挥民进青年思想凝聚者、行动实践者、形象传播者的作用。”民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基层委员会委员萨日娜说。

  创新方式方法

  激发会员活力

  作为全国文化中心核心承载区,东城文化界会员数量较多,许多人具有独特资源和专业特长。根据这个特点,东城民进培育了“品牌主理人”制度。研讨会上,民进东城区委会主委张威分享了东城民进关于品牌打造的经验。“区委会鼓励有资源、愿干事儿的‘超级个体’会员提出关于活动的初步想法,在进行可行性评估后协调各方资源,帮助会员完成项目策划、完善和落地,并由提出想法的会员担任此品牌的主理人。”

  据张威介绍,目前东城区已开发了“进享·悦读”读书品牌、“进行·致远”健步行品牌和“进颂·雅韵”雅集三个可延续、有特色的活动品牌,仅今年上半年就组织了六次活动,160人参与,不仅帮助新会员快速融入组织、增进认同,更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和参与感,为思想政治引领工作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近两年来,民进通州区工委组织了20多次品牌活动,吸引了上千人次参与。”民进通州区工委副主委张丽认为,品牌活动的顺利举行依赖于支部和梯队“两手抓”的策略。“我们根据各个支部的专业特长,提出了‘一支部一品牌’的口号,由支部自发创造活动品牌。同时,依托老会员建立传帮带机制,建好‘老带新、中托底、青储备’的梯队,让每一位会员充分融入思想政治引领工作中。”

  “精准发现人才-系统培养人才-多元推荐人才”则是朝阳民进为激发会员活力、发挥会员专长搭建的工作链条。“通过支部推荐、专项调研等渠道,我们发现了一批优秀青年会员,依托开明画院、青年工作委员会以及支部等多层级平台为会员提供展示舞台,同时向上推荐优秀人才参与全国性会史项目,助力会员更好地成长发展。”民进朝阳区委会秘书长张纯说。

  研讨会上,多位代表提及分层分类管理的工作方法。民进昌平区总支部副主委高铭华介绍了昌平民进实行的会员管理制度,即将会员按热情会员、积极会员、欠积极会员等五级管理与培养,逐步提升不同会员的活力。

  民进清华大学基层委员会委员胡青则分享了如何针对不同专业背景、职业领域、兴趣特长的年轻会员设计差异化学习内容与活动形式,以此提高政治引领的精准度与有效性。“例如,我们为高校界会员重点分享科技发展导向政策与前沿信息,为企业界别会员分析宏观经济政策等。”胡青说。

  搭建实践平台

  提升履职能力

  “北京民进在模拟机关建设等方面的探索极具创新性,有效破解了基层组织人手短缺、工作落地难、人才培养使用等问题。”民进中央研究室主任姜其和在总结中指出。

  近年来,为解决党派组织无专职工作人员的问题,民进北京市委会在区工委、总支部、基层委员会建立模拟机关,参照党政机关机构设置、工作流程和管理机制等,灵活运用机关工作模式,组织会员利用业余时间兼职参与各虚拟部室工作,为会务工作提供支撑。

  研讨会上,民进丰台区工委委员牛立明介绍了模拟机关的实践成果。“民进丰台区工委模拟机关自2021年初开始运行,截至目前已有3个批次40余人参与,已取得工作运转高效化、档案管理规范化、人才储备常态化、会员使用动态化的初步效果。”

  牛立明说,模拟机关运行四年来,不仅解决了专职人手缺乏、各级布置的重点任务无人认领、难以落地的现实困境,同时也为开展会员思想政治引领工作提供了载体,为培养、锻炼、选拔会员搭建了平台,逐渐成为加强青年会员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阵地。

  “我们构建了以主委责任制为核心的垂直管理模式,设立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议政调研部、社会服务部5个职能部门,全面参照党政机关工作流程与管理机制,明确岗位职责。”民进怀柔区工委副主委张久敏说,通过模拟机关可以将抽象的履职要求转化为具体实践,有效提升工作效率与协作能力,从而强化组织职能。

  作为北京民进的人才蓄水池,民进北京市委会青工委承担着青年会员培养的重任。如何打造发现、培养、赋能和遴选青年会员的实践平台?“青年履职小组”是其创新实践。

  “许多青年会员具备专业知识扎实、思维活跃的优势,对行业的最新动态、痛点难点有着真切的体会,却经常面临履职经验不足、资源整合分散、议题切入点模糊等现实困境。”民进北京市委会青工委副主任陈昂认为,成立青年履职小组,既是破解青年会员履职难题的有效抓手,也是民进夯实组织基础、激活履职动能的有效举措。

  “民进北京市委会青年履职小组的活动开展是一个‘学习-实践-产出’的闭环过程。它通过制度化的安排、多元化的形式和实效化的导向,将青年会员组织起来、凝聚起来、调动起来,最终实现在活动中锻炼人才、产出成果、彰显价值的核心目标。”陈昂说。

作者:记者 王佳雯
责任编辑:叶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