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水清波 同心守护
——民进湖南省委会对口郴州市、永州市开展湘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工作五年纪实
湘江,长江的重要一级支流,湖南的母亲河。近年来,湖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广泛凝聚各方面力量,全力“守护好一江碧水”。

湘江郴州段。湘江永州段。
从2021年7月开始,中共湖南省委委托7个民主党派省委会对口9个市开展长江(湖南段)、湘江、洞庭湖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并委托无党派人士开展专项督查。这是中共湖南省委赋予湖南各民主党派的一项光荣的政治任务,是践行新型政党制度的生动实践。五年来,按照中共湖南省委统一安排部署,民进湖南省委会肩负参政党使命,既从上一轮脱贫攻坚民主监督的实践经验中提炼智慧,又学习借鉴民进中央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解题之道,对口郴州市、永州市开展湘江生态环境保护专项民主监督。

2021年9月,民进湖南省委会湘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工作启动会在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召开。
“民进湖南省委会在民主监督工作开展过程中,不仅将其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落实,也将其作为加强自身建设、提升履职能力和水平的重要契机来推进,全面体现了‘为执政党助力、为国家尽责、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正如湖南省政协副主席、民进湖南省委会主委潘碧灵所说,这五年来,民进湖南省委会以“做诤友挚友,不当过客看客”的作为担当,以脚步丈量江湖山林,聚智慧破解生态难题,用心用情书写了多党合作助力生态文明建设的“同心护江”答卷,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湘江两岸扎下深根、结出硕果。
一幅幅生态蝶变画卷映照初心
从郴州高椅岭的丹霞映碧水,到永州零陵锰矿区的荒坡变绿洲,从潇水河畔的候鸟翩飞,到舂陵江畔的良田沃野……近年来,一个个生动案例见证着参政党民主监督带来的可喜变化,湘江两岸的生态变迁,是民主监督成效最直观的注脚。
郴州,“中国有色金属之乡”,曾因长期矿产开发留下一些生态问题。高椅岭,这片距离郴州市中心仅18公里的丹霞地貌区,以前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当地坚持“生态修复+产业转型”双轮驱动,一方面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将尾渣转化为新型建筑材料,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另一方面实施地貌恢复、覆土植绿、河道清理等工程,引入专业资本打造生态旅游项目。

2023年7月,民进湖南省委会向郴州市反馈2023年上半年湘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意见。
民进湖南省委会联合民进郴州市委会,组织动员广大会员开展系列民主监督行动,并建议郴州市紧抓承办湖南省第二届旅游发展大会机遇,打造郴州旅游靓丽名片,还提出具体可行的意见、建议,为郴州实现文旅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贡献了智慧。

“生态修复+产业转型”后的郴州高椅岭。
如今的高椅岭,红岩碧水相映成趣,栈道蜿蜒穿梭于绿意之中,每年吸引数十万游客慕名而来,昔日的环保“痛点”已然变成旅游 “亮点”,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在永州市零陵区,曾经的“湘南锰都”因无序开采导致“无风三尺土,有雨一身泥”,山体塌陷、重金属污染等问题突出,周边群众生产生活深受影响。

2023年3月,民进湖南省委会向永州市反馈2022年湘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意见。
民进湖南省委会联合永州市、区民进组织等多次深入矿区调研,形成《零陵锰矿区生态修复亟待系统性推进》专项报告,提出“整合矿山、一体推进、生态赋能”等治理建议,助推当地政府出台“4+1”专项整治方案,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

生态修复后的永州市零陵锰矿区。
经过数年治理,矿区从“黄土坡”变成了“绿满园”。现在的零陵锰矿区,五里牌生态红枫园游人如织,石岩头高效油茶基地硕果累累,梳子铺田园综合体生机盎然,10 多万群众共享生态治理成果,真切感受到“山绿了、水清了、日子美了”的幸福变迁。
五年间,这样的生态蝶变在湘江两岸不断上演:郴州三十六湾甘溪河告别“污水横流”,实现“清水长流”;永州双牌潇水流域通过禁捕退捕,重现“鱼翔浅底、白鹭翩飞”的美景;祁阳250多个入河排污口整治达标,国控省控断面水质优良率100%……
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见证着参政党民主监督的实践力量,也让群众的生态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升。
一程程跋山涉水踏察展现担当
民主监督,非坐而论道,须起而行之。必须走到河边,踩在泥里,才能看到真实情况。
接到相关工作部署后,民进湖南省委会随即出台了《关于对口郴州市、永州市开展湘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工作的实施方案》,成立了民进湖南省委会对口郴州市、永州市开展湘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特邀专家组,并明确工作要求:高质量完成民主监督工作任务,高质量撰写调研报告和社情民意信息。

2025年7月,省政协副主席、民进湖南省委会主委潘碧灵(前排左三)率队赴永州市道县、宁远县,郴州市安仁县、桂阳县开展湘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调研。
只有走进田间地头,才知道群众真正需要什么。眼睛向下,沉到基层一线,真找问题,找真问题。在此轮民主监督中,民进省委会对郴州、永州每个市均开展了约20次实地调研,汗水洒在湘江两岸,问题发现在第一线。截至目前,已经分别形成4份市级年度民主监督反馈意见,针对部分重点县也形成了民主监督反馈意见。

2022年5月,民进湖南省委会专职副主委黄铁华(前排右二)率队赴郴州市桂东县、汝城县开展湘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调研。
用脚步丈量,是最有力的监督。民主监督工作推进之中,既有实地调研和座谈,也有访谈以及问卷调查和随机访问等,还有沿着湘江河道的暗访。同时,每年除了市级层面开展面上监督外,民进省委会每年还会选取4个以上县(市、区)进行深入调研和深度访谈。
2025年7月,省政协副主席、民进省委会主委潘碧灵率队赴永州市道县、宁远县,郴州市安仁县、桂阳县开展湘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工作,并分别向四县反馈2025年上半年民主监督意见;8月,民进省委会专职副主委黄铁华率队赴郴州市临武县、永州市蓝山县,采取实地考察和座谈交流等形式开展湘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调研;作为民进省委会分管此项工作的领导,省政协常委、民进省委会副主委、湖南师范大学评建办常务副主任秦建新连续多次前往郴州市、永州市的湿地公园、江河大坝、污水处理厂、矿山修复现场等地,详细了解两地工业污水治理以及湘江水系重要支流、水库生态环境保护情况;民进省委会副主委雷鸣强、李平、袁运长、潘安练等分别结合实地考察情况,提出具有前瞻性、针对性的意见建议……
到目前为止,已实现了对两市下辖所有22个县(市、区)民主监督调研的全覆盖,全面、深入了解掌握了郴州市、永州市整体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

2024年7月,民进湖南省委会副主委秦建新(右三)率队在永州市江永县开展湘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调研。
民主监督不是挑刺,是真心帮忙;不是走过场,是并肩作战,监督的目的在于促进工作、推动发展。无论是民主监督工作启动会还是监督情况反馈会,都是民进省委会主委、副主委带队,郴州、永州两市党政主要领导参加,取得较好实效。
民进湖南省委会开展民主监督始终坚持不搞大而化之,坚持小切口、深挖掘。针对郴州作为“有色金属之乡”的产业特点,监督聚焦尾矿库治理、重金属污染防控等难点,提出了“一库一策”风险管控、推广绿色矿山建设等系列建议。针对永州农业大市的实际,重点关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建议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生态养殖模式,减少化肥农药对水体的影响。

2021年11月,民进湖南省委会副主委李平(右四)率队到永州市零陵区开展湘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调研并召开座谈会。
民进湖南省委会主动加强与省、市两级发改、生态环境、水利、农业农村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建立常态化联系机制。联合开展调研、共同会商问题、协同推进整改,形成了“发现问题—共同研判—提出建议—助力落实”的闭环。这种“寓支持于监督之中、寓监督于服务之中”的方式,使得提出的建议精准、可行、管用,广泛凝聚了“共抓大保护”的共识与力量。
五年来,民进湖南省委会根据深入调研了解到的真实情况,共计向郴州、永州两市指出近百项问题和不足,并一一提出了相关意见、建议,涉及湘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15个方面,既有湘江水系生态环境保护的根源性、结构性、趋势性问题,也有相关的潜在性、前瞻性问题。
时间的书页不断掀开,发展的命题日新月异,山一程、水一程,务实担当在征程。五年的同心同向、携手同行,民进湖南省委会湘江生态环境保护专项民主监督工作结出了累累硕果。
一套套靶向监督组合拳彰显实效
五年来,民进湖南省委会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实效,真正在民主监督过程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推动解决问题。创新探索出一套“政治引领、全域覆盖、专业赋能、精准发力”的联合调研、共同研判、协同推进专项民主监督组合拳,让民主监督的成果从“纸上”落到“地上”,融入绿水青山之中。
强化政治引领,筑牢思想根基。在此轮民主监督工作中,民进湖南省委会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守护好一江碧水”殷殷嘱托贯穿民主监督全过程,把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摆在首位,始终强调开展湘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工作是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的坚决行动。
坚持全域覆盖,织密监督“一张网”。湘江生态环境保护是系统工程,需统筹兼顾、全域推进。民进湖南省委会创新推行“全域化”监督模式。针对湘江流域特点,构建“点面结合、上下联动”的监督网络,在重点流域、矿区、饮用水源地设立监督监测点,采用“四不两直”、随机暗访、蹲点调研等方式,既看“示范点”,也看“非示范点”;既听“成绩汇报”,也听“群众反映”,全面掌握生态环境保护的真实情况,确保民主监督无死角、无盲区。

2022年8月,省政协副主席、民进湖南省委会主委潘碧灵(前排左三)率领专家调研组赴郴州市开展湘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调研。
突出专业赋能,擦亮民主监督“透视镜”。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民进湖南省委会着力打造“懂生态、会监督”的骨干队伍,主抓民主监督工作;每次调研都邀请湖南工商大学、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参与,组建涵盖环境、水利、经济等多领域的专家团队。同时,民进湖南省委会于2022年10月,率先出台了《民进湖南省委会对口郴州市、永州市开展湘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工作规程》,让民主监督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每年还专门制定年度民主监督计划,根据长江生态环境专项民主监督总体要求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新形势、新任务,调整民主监督的工作重点与调研焦点,确保了民主监督工作的连续性与灵活性。
针对农业面源污染、重金属治理等专业问题,联合科研机构开展专题研究,形成的《以疏为主,三方协同破解秸秆露天焚烧难题》等建议,为精准治污提供了科学支撑,让监督建议既接地气又有底气。
深化协同联动,凝聚监督“合力军”。民主监督的成效,离不开多方协同发力。民进湖南省委会主动加强与中共郴州市委、永州市委的沟通协调,建立日常工作联系机制。加强与省生态环境厅、省水利厅等部门的对口联系,争取专项资金支持,共享监测数据信息,形成“民主监督+行政监管”的协同效应。
省政协常委、郴州市政协副主席、民进郴州市委会主委曹暇,省政协常委、永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进永州市委会主委陈丽萍等纷纷立足工作实际,组织动员民进市委会广大会员,当好“联络员、调研员、服务员”,引导基层支部深入一线收集社情民意。
这五年,全省民进系统发挥上下联动优势,形成“中央有部署、中共省委有要求、民主党派有行动、地方有落实”的工作格局。同时,注重将民主监督与参政议政、社会服务相结合,报送的《关于有效应对极端气候变化和洪涝灾害的建议》得到省领导肯定性批示。
一份份沉甸甸的调研报告,既有泥土气息,又有科技含量;一个个金点子变成金钥匙,打开了生态环境保护的一把把锁;开展的“湘江生态环境保护进校园”等活动,不但凝聚了全社会共同护水的共识,也让监督者和被监督者变成了同行者。
五年,是一个结点,更是一个起点。民进湖南省委会对口郴州市、永州市开展的湘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工作,是一场浸润着汗水与智慧的“同心”行动,是一曲激荡着责任与担当的“护江”赞歌。它书写了多党合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精彩篇章,也见证了湘江日渐焕发的生机与活力。
湘江潮涌,风帆正劲;同心同行,未来可期。湘江生态环境保护是一场持久战,民主监督需久久为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民进湖南省委会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新时代湘江保护的‘潇湘交响曲’里,继续发扬一锤接着一锤敲的行动力与韧劲,总结运用好五年监督实践积累的宝贵经验,持续聚焦湘江生态保护的重点难点问题,不断创新监督方式、提升监督效能,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更优作风,持续做好民主监督工作,为推动湘江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建设美丽新湖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民主监督的实际行动守护好一江碧水,让湘江的清波永远荡漾着时代的回响,承载人民的幸福与希望,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篇章。”潘碧灵表示。
(本文图片均由受访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