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朗生:中华名山咏(词八首)
(一)水龙吟·泰山
磅礴壁立万仞,岱顶极目接青天。凌驾齐鲁,毗邻沧海,黄河西观。旷野俯瞰,群峰环抱,云托玉盘。览旭日东升,霞晖普洒,长松笑傲霄汉。
静穆雄浑明丽,华夏魂、问鼎国山。琳琅石刻,雅士墨痕,遥想当年。秦皇封禅,玄宗纪铭,汉武情绵。历史画卷展,五岳独尊,风光无限。
注:①岱顶:从南天门到天柱峰一带的山峦景致称之为“岱顶”。在此有天街、极顶、仙人桥等景点。极目四望,众山若丘,真有“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之感。②始皇:即秦始皇,他在建立秦王朝的当年,就不顾鞍马劳顿,亲赴远在山东境内的泰山,举行了隆重的封泰山,禅梁父大典。③玄宗:怀揣中兴大唐梦想的唐玄宗(李隆基),他曾亲手撰书千字文《纪泰山铭》,镌刻于泰山之顶上。此举创立了帝王摩崖之最,现仍清晰可见。④汉武:指汉武帝刘彻。他对泰山的崇敬之情是达到了极致的,曾八次登临泰山祭祀,且大赞泰山风光最美、灵气最盛。
(二)高阳台·华山
横空出世,南接秦岭,危峰巧夺天开。悠悠白云,苍龙暖意泛彩。长春室外长笛闻,杜道士、逸情自来。露棋亭,高手对决,胜算谁裁?
劈山救母赞歌唱,英雄少年出,孝心永在。金锁连心,情归恋人怀。长空栈道云涛里,仙气绕,魂飞天外。红叶绚、江山多娇,太华豪迈。
注:①苍龙:指五云峰里从都龙庙到韩愈投书处一段山脊,青松拥翠,象一条昂首的苍龙。②杜道士:指唐代道士杜怀谦,他隐居在华山长春石室,尤喜吹长笛,自号“长春先生”。③棋亭:又名“博台”,先为铁亭,毁后改为石亭。现在石亭中棋盘上的残局,传说是当年赵匡胤与一道士对奕时留下的样子。④英雄:是指劈山救母的少年刘沉香。他的母亲三圣母(华山三娘)被狠心的舅二郎神压在华山下。为了救出母亲,他克服了许多困难,苦练功夫,最后劈开华山救出母亲,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赞颂。⑤金锁:通往西峰和东峰的分道处,有一处关隘名为“金锁关”。这里金光灿灿的各种锁组成了好几条锁链,爱情美满、富贵荣华、平安吉祥等多种寓意都可以在此寄托之。
(三)贺新郎·衡山
诗仙佳句传,回飙吹,花落洞庭,五峰飞雪。祝融化着祝融峰,赤帝风骨不灭。赵氏御题今犹在,寿岳长照南山月。天地稳、能把轻重度,苍生福,心相贴。
七十二峰苍涛涌,修竹翠、鸟鸣花灿,秀美作绝。条条溪流湘江去,瀑帘高奏韶乐。仙境里、依依惜别。登高遥祭思乡愁,先祖迹、梦里若追寻,血脉连,情切切。
注:①衡山:指南岳衡山,在湖南省境内,由72峰组成。传说是二十八宿之轸星化着的,它主管人间苍生寿命,象一杆称可以称出天地之轻重,也能保持天地间的平衡。②诗仙:指唐代大诗人李白,他游览衡山后写下“回飙吹散五峰雪,往往飞花落洞庭”的名句。③祝融:传说他以火施化,号赤帝,后尊为火神、水火神、南海神,古时三皇五帝中的五帝之一,他死后葬于衡阳市南岳区祝融峰。④赵氏:指北宋皇帝宋徽宗,他为衡山亲笔手书“寿岳”,现此巨型石刻仍留在衡山金简峰皇帝岩中。⑤先祖:我们四川营山何氏一支系南岳衡山何氏大族的后裔,《何氏族谱》里有详细的记载。我们的老祖是清朝乾隆年间随“湖广填川”迁徙而来的。
(四)石州慢·恒山
脉系太行,东连燕山,西跨雁门。五百里峰峦秀,巍峨耸峙翠屏。虎啸龙吟,磁峡烟雨弥漫,云路春晓听鸟声。危岩映夕照,送我入梦境。
壮美,国之瑰宝,悬空古寺,举世闻名。三教合一,绝壁镶嵌阁影。狼烟叠起,杨门赤胆卫国,铁马金戈逞豪英。骚客逸兴起,仁者乐登临。
注:①恒山:也称为常山,即北岳。它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是闻名天下的道教名山。且始于太行山,横跨塞外,东西绵延五百里,号称108峰。②古寺:即国内少有的“三教合一”的悬空寺。它在恒山翠屏峰中的金龙峡内,紧贴在半腰峭壁上,鬼斧神工的构造天下独有。李白曾游此地,题“壮观”为叹。③杨门:指宋代杨家将的杨业父子。他们带领军队曾在此据守恒宗天险,顽强抵抗外族对大宋朝的侵入,并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五)念奴娇·嵩山
阅世三千,将军柏、翠云涌动苍穹。程朱理学蕴华夏,书院跨越时空。传奇古刹,大唐社稷,秦王封昙宗。御寨山上,莫笑思古情浓。
逐鹿中原豪杰,一代天骄,雄心千古颂。峻极峰顶放眼望,黄河如带似虹。洞天福地,东西横卧,挺立天地中。朝霞挥洒,层林尽染无穷。
注:①将军柏:在嵩阳书院内,有几棵古柏,汉武帝曾封此处古柏为“大将军”、“二将军”和“三将军”。赵朴初也曾为其提赞诗句“嵩阳有周柏,阅世三千岁”。②程朱理学:即程灏、程颐和朱熹的学说。他们共同把儒学推崇到一个新的高度,而嵩阳书院也正好成为了他们对理学的重要传播基地。③书院:即位于嵩山太室山麓的嵩阳书院,它是中国古代的“四大书院”之一。④古刹:即嵩山少林寺,号称天下第一名刹。它位于五乳峰下,由于其坐落在嵩山腹地的少室山茂密丛林之中,故而得其名。⑤秦王:即唐太宗李世民。在唐初年,少林寺十三僧曾舍身救了他,其昙宗和尚后来被李世民封为“大将军僧”。⑥天骄:指元太祖成吉思汗。他曾率大军与金宣宗完额列激战于少室山上的御寨山,蒙古人最终统一了中原,建立了庞大的元帝国。
(六)望海潮·黄山
金龟望月,灵石飞来,莲花峰峦含羞。蟾宫玉树,素裹银装,看五海云涛稠。前川飞瀑挂,山间流泉响,千岩锦绣。文殊台边,迎客松恋玉屏楼。
梦笔生花如画,始信水墨韵,秀甲九州。霞客妙语,诗仙三呼,醉石生辉消愁。雅士胜迹留。明皇黟山改,名垂千秋。轶事难忘,攀绝顶逸情心头。
注:①五海:黄山自古云成海状,按云海形成的区域,人们将全山云景划分为五大块,俗称五海,即东、西、南、北及后海。②文殊台:在玉屏楼宾馆正前方,传为五台山僧人梦见文殊菩萨在此跌坐的地方。后几经曲折,他一路询访到这里,修建了此文殊院而得名。③始信:即黄山一处佳境名为始信峰。④霞客:指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他对黄山的评价是“薄海内外无如徽州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后人将其概括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⑤醉石:传说是诗仙李白来游黄山所留胜迹。他酒醉后曾绕石三呼,故而得此名。⑥明皇:指唐玄宗李隆基。黄山原名叫黟山,唐天宝年间,李隆基根据《周书记异》中的一个神话传说故事,下令改黟山为黄山,自始未变。
(七)满庭芳·庐山
一山飞峙,峰峦叠翠,斜视万里长江。直下瀑流,银河九天降。五老峰闻松涛,水色艳、岚影霞光。夕晖照,仙人洞掩,天池阅苍茫。
奇秀,甲天下,匡庐画卷,东偎鄱阳。丹青妙手品,伯虎抒放。西林壁上诗韵,子瞻情、意味深长。夏都留,别墅绿荫,谈笑忆沧桑。
注:①仙人洞:传说是八仙中的吕洞宾修道成仙而居的天然石洞,均是诗景交融,名扬四海的绝境。毛泽东曾有“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的诗句以吟唱。②匡庐:又名匡山,即庐山。它因古时一位姓匡名俗的高人在此山中修炼成仙而得名。到了宋朝,又为了避宋太祖赵匡胤脱“匡”字讳,而改称“庐山”。国民政府又称其为“夏都”,许多大国都因政治目的,在此山上大建别墅。③鄱阳:指江西婺源鄱阳湖。④伯虎:即著名画家唐伯虎(唐寅),他创作了颇具影响力的山水画《庐山图》,并成为传世佳作。⑤子瞻:即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他游历庐山时写的七言绝句《题西林壁》,高度概括了庐山的特点,并充满了无尽的哲理,给人以启示和遐想。
(八)永遇乐·天山
碧绿草甸,滴翠云杉,雪峰屹立。和煦春风,成群牛羊,果香千万里。倒影似幻,瑶池如镜,谁织丽景相依?彩虹挂,雪海弄姿,天成画廊随意。
世界遗产,诗路花雨,巍巍昆仑情系。西部奇葩,傲寒独放,精灵冰心寄。祖庙典雅,王母仙韵,池畔演绎神奇。欢歌起,民族和睦,万家欣喜。
注:①瑶池:指天山博格达峰北侧山腰上的天池,属天然高山湖泊,它的水源主要来自天山山脉的冰雪,且源源不断地供给了天山南北万顷田野的生命之甘泉。②奇葩:指天山雪莲,又名“雪荷花”,当地维吾尔族称其为“塔格依力斯”。人们把它奉为“百草之王”,它长在终年不化的冰雪悬崖陡壁之上。③祖庙:位于天山天池东岸,是这一带唯一的修道庙宇。传说是王母娘娘在此修道成仙的佳地,故称之。
作者:何朗生,民进西华师范大学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