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尖舞者姚建萍为苏绣“出圈”发声,希望像扶持科技一样扶持传统手工艺

发布时间: 2023-03-15
来源: 上游新闻
【字体:

  说到苏绣,你会想到什么?是唐风宋雨中小桥、流水、人家的烟雨江南;还是独坐在古朴清幽的宅院里,轻挑慢捻着针线的妙龄女子。人们常常惊诧苏绣的精致和雅韵,却不愿去打探背后的故事。

  3月7日,上游新闻记者从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姚建萍的故事里,探寻苏绣艺人如何将传统手艺与时尚结合,并让苏绣艺术以更多姿态再现“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的风姿。

  作为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姚建萍表示,今年她准备围绕传统手工艺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出建议,为非遗文化苏绣创新“出圈”发声。

姚建萍表示,今年她准备围绕传统手工艺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出建议。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苏州姑娘靠刺绣“出圈”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聪慧手巧的苏州姑娘就尝试着把画作描摹到衣袖上,再用五色丝线,将画品绣在衣服、裙子上。云鬓玉簪,绣衣榴裙,配衬着犹如花照水的身姿,轻灵飘逸,婀娜多姿。此后,苏绣便在吴地流传开来,这一传就是2000多年。

  在“户户有棚架,家家会刺绣”的苏州镇湖镇,姑娘们都有一双巧手,出生在苏绣世家的姚建萍自然也不例外。姚建萍说,奶奶和妈妈几代人都以刺绣为生,她小时候就帮着家人种桑养蚕,看着母亲穿针引线,从七八岁开始跟着母亲学习刺绣。“12岁时我就能独立完成一条刺绣领带。一直到现在,也没有放下这根绣花针,可以说苏绣贯穿了我的人生。”姚建萍说,17岁那年,她专心学习苏绣。

  当姚建萍来到苏州工艺美术学校学习,看到大师们的传神绣品,每一幅都让她感到吃惊。“前辈们绣得那么鲜活,我们仅是工,没有上升到艺术精品的高度。想要和大师们一样,就必须要用更多的知识去补充,还要有名师指点。”姚建萍说,在求学的路上,她遇到了苏州刺绣研究所的专家徐志慧。虽然当时已有了8个月大的女儿,她还是当了个“狠心的妈妈”,跟着老师学习。

  在姚建萍的苏绣展厅里,上游新闻记者看到,绣架上色彩斑斓的丝线根根细如发丝,在实际运用中,这些丝线还会被分成比头发丝更细的线,再结合各种针法进行作品的刻画。姚建萍回忆,从各种针法的系统运用到人物肖像绣、双面绣、双面三异绣,在求师学艺的那段时间,生活的重心都放在了刺绣上。将老师口传心授的技法记录整理后,再一次次尝试,她每天刺绣的时间超过12个小时。

  发现美可以是一瞬间,制作美却需要很长时间。学艺四年,她的刺绣功夫终于有了从“像”到“活”的蜕变。1996年,姚建萍用8个月时间完成了第一幅伟人肖像双面绣作品《沉思—周恩来肖像》。姚建萍说,绣品的底稿取自意大利摄影师焦尔乔·洛迪的摄影照片。“在绣眉宇、眼角、嘴角,特别是脸部的表情时,要将丝线的色彩和针法相结合,利用细微的变化起伏,进行肌肉块面转化,侧脸则要注重边缘的虚实变化,这样才能追求人物的形神兼备。”姚建萍说。

  两年后,她带着苏绣作品《沉思—周恩来肖像》与《吹箫引凤》参加中国(国际)首届民间艺术博览会,斩获两枚金奖。这名苏州姑娘第一次因为刺绣备受瞩目。

  自创“融针绣”多幅作品被馆藏

  在苏州高新区镇湖“绣品街”,街道两侧分布着大大小小的苏绣门店,随意走进一家,都能看到绣娘们一边刺绣,一边向来客介绍着自己的绣品。而姚建萍的工作室则“藏在”巷子中最不起眼的位置。并不醒目的门头却内有乾坤。2014年11月,赠送给墨西哥时任总统培尼亚的苏绣作品《培尼亚与里韦拉》、2015年10月被白金汉宫收藏的《岁月如歌》、收藏于中国美术馆的《锦绣河山》……每一件作品都出自姚建萍之手,她也因此获得了“国绣手”的美誉。

  姚建萍说,当时“绣品街”已成为全国开放的绣品市场,在绣娘纷纷开店的时候,她却更想引进及培养苏绣原创人才,并创办了镇湖刺绣研究所。在无数次的尝试中,将“平针绣”“仿真绣”“乱针绣”互用,创新出独具特色的姚派“融针绣”。还提出了“绣随时代”的创作理念。

  “对于一个艺术家而言,其作品的灵魂是植根于传统的创新。融针绣的特点就是将画面思想内容和艺术表达相融合,将江南的含蓄婉约和创新文化的激情奔放相融合。通过原创苏绣作品,让苏绣更贴合时代的脉络。”姚建萍说。

  在姚建萍看来,除了题材创新外,绣法也要适应新的审美。“以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献礼作品《江山如此多娇》为例,首先要解决画面的大构成,采用最具民族代表性元素的长城、长江,以及祖国的名山胜景等作为主要元素。其次在近景、中景的山石构造、肌理、质感和山脉的连绵走势等表现中,须气脉贯通,虚实共生。在色彩的冷暖对比与相互映衬下,形成明朗、清澄的玉宇气象。我以平针夹乱针铺陈大面积的远景;中景以仿真绣结合乱针绣梳理山脉走向,融丝理于石理、树理、云理;近景以乱针绣表现出山石的厚重与坚实。层层递进,在诸绣法的交错运用中表现出墨彩交融、酣畅淋漓、云蒸霞蔚的壮阔景象,又不失江南小景的精致婉约,设计绣制出具有宏大壮美和江南精致相融合的作品献礼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庆。”姚建萍介绍。

  最让姚建萍满意的作品之一,还有在进博会会址迎宾厅展出的《玉兰飘香》。上游新闻记者看到,这幅作品长度12.5米,高4.7米,以500余朵姿态各异的玉兰花为主体,在牡丹的映衬下,玉兰更显纯洁娇羞。九只神态各异的和平鸽象征着爱好和平、期望和平的美好愿望。

  回忆起这幅作品的创作过程,姚建萍记忆犹新。“最初接到这项任务的时候,时间紧,难度也大。经过多番商讨,最终确定主题为上海的市花玉兰花,以表达玉兰飘香,广迎天下客的主旨,同时增加牡丹白鸽等辅助性元素。设计方案确定后,150多名刺绣技师开始日夜赶工累计刺绣约一亿两千万针”。姚建萍说。

  在恢弘的迎宾厅里,这幅精细雅致的作品,显得大气庄重,一针一线都恰到好处。上游新闻记者了解到,除了《玉兰飘香》外,近几年,姚建萍和其团队的作品很多都被收藏。其中《春早江南》陈列展示于人民大会堂,《新辉煌》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丝绸之路-满载而归》被中国美术馆收藏。还有作品远赴重洋,作为国礼走向世界。

展于进博会会址迎宾厅的《玉兰飘香》

  绣品跨界 让苏绣更日常

  在一大纪念馆,姚建萍和团队的献礼建党百年原创作品《初心盛放》被陈列于馆内。相较于以往作品,《初心盛放》在针法技巧上有很多创新。上游新闻记者了解到,在玉兰花的绣法上选用了难度较大的立体刺绣,运用丝缕、韵光、行针、粗细、平针、乱针、打籽等丰富多样的针法,并融入了粤绣垫绣的技法:让玉兰花宛如立在绣布上一般。姚建萍说,《初心盛放》打破常规,突出立体效果,改变了以往一贯用的套色(固有色),每一朵花大致需要用到至少五套颜色。通过不同颜色针线的层层叠加,在还原自然效果的基础上,增强艺术效果,体现出融针绣风格在色彩方面的匠心独运。

  和技法一样,苏绣的运用也要创新。而在姚建萍看来,最好的创新就是让它从艺术珍品,回归到日常。在姚建萍工作室的文创展厅,苏绣丝巾、苏绣耳环、以苏绣为表盘的腕表,激活了苏绣传承的“一池春水”。2020年,在苏州诚品生活展厅,姚建萍和女儿打造的独立品牌“姚绣”第一次在公众面前亮相。苏绣服饰、苏绣软装、苏绣文创等产品,让非遗苏绣以更时尚的方式走进了生活。

姚建萍和女儿创造的苏绣文创作品。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此外,根据不同群体的需求,姚建萍还设置了不同针法和难度的苏绣课程,借助“非遗+文创”“非遗+跨界”等现代方式带给人们更多沉浸式的体验。姚建萍的女儿还带领团队搭建了小程序和自媒体平台,目前在全网累积粉丝量突破了60万,内容播放量破亿,团队创新推出的“苏绣数字艺术藏品”,同时还多次与宝马、花木深、腾讯、百度、阿里巴巴等进行跨界合作,让苏绣有了更多与时代关联的平台。

姚建萍和团队成员正在进行绣品制作。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有了创新的实践。作为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今年姚建萍将加快传统手工艺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建议带上了人代会。她说,数字化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手段。在当下数字化、智能化的背景下,如何能更好地传承和发扬非遗技艺,助推非遗产业化发展是她一直思考的问题。

  姚建萍介绍,苏绣的产业化发展需要更多人才,但学习苏绣的门槛非常高,存在学习周期长、见效慢的问题,这也是大多数非遗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必须面对的现实。以镇湖镇为例。镇湖位于太湖之滨,是苏绣的主要发源地,全镇拥有八千绣娘。1997年,镇湖建立绣品街,让原本零散居家做加工活的绣娘们可以直接在家门口经营刺绣,镇湖逐渐成为了全国刺绣最大的集散地。经过多年的发展,苏绣小镇成长起来一批名家大师,带动产业发展,苏绣得到了很好的创新发展。但是当前科技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变,刺绣从业人员越来越少,经营模式多以个人作坊、个体工商户、大师工作室等小型业态。在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无论从企业载体、创新研发、人才培养、市场营销都急需探索在新时期找到新的模式和路径。

  为此,结合近些年在贵州、内蒙古、新疆、广西等地传授技艺了解的情况,姚建萍建议,要像扶持科技产业一样扶持传统手工艺产业,从国家层面对传统工艺的人才培养、载体建设、品牌培育、市场营销、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给予扶持鼓励,培育工艺美术龙头企业,推动传统手工艺在新时代健康发展,增强文化自信,让传统技艺在新时代发挥更强大的作用。

  (姚建萍系民进苏州市委会企业家联谊会副会长)

作者: 时婷婷
责任编辑: 邵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