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中央:关于扩大我国居民体育消费的提案

发布时间:2025-03-31
来源:民进中央
【字体:

  2022年6月修订通过的《体育法》,为新时代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也为促进体育产业发展、扩大居民体育消费提供了依据。我国是人口大国、制造业大国,居民体育消费有巨大潜力。发展居民体育消费市场,以体育消费促进改善型消费,既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对扩大内需、带动就业、拓展国内市场等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我国居民体育消费还存在诸多短板,主要表现为:

  一是居民体育消费习惯有待培养。居民的体育消费意识相对传统,比较倾向于物质型体育消费,对参与型和观赏型体育消费关注较少,特别是未养成观赏型体育消费习惯。相关统计显示,当前体育消费支出呈现一定的集中度,主要集中于男性居民、青年居民和高学历居民,大众体育消费习惯尚未形成。

  二是优质产品服务供给结构性不足。体育行业结构相对失衡,专业体育场地建设、高端体育用品及其装备,以及优质体育赛事产品供给不足,体育竞赛表演、健身休闲等本体业态总体规模较小。体育消费空间以传统专卖店、体育场馆为主,缺乏运动健康促进中心、体育服务综合体以及体育特色小镇等新兴体育消费空间。体育产品和服务同质化严重,与消费者需求适配度不足。

  三是发展体育消费的体制机制有待完善。市场在体育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还未充分发挥,社会力量投资体育产业还存在一些制度障碍,体育服务综合体的运营等市场化程度较低,政府的相关产权和管理权有待调整释放。体育行业高质量发展所需的创新平台、金融服务、行业统计等配套机制尚不健全。体育消费环境建设薄弱,体育消费者利益保护机制和体育消费维权力度亟待加强。

  为此,建议:

  一是积极挖掘居民体育消费潜力。丰富公共体育活动供给,发挥体育明星带动效应和运动达人示范作用,促进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相结合,开展面向不同居民群体的体育竞赛活动;以民族传统节日和重大体育赛事为契机,举办地域鲜明、特色突出、项目多样的全民健身活动。提高居民体育消费的支持力度,促进各级政府与场馆服务、健身培训、体育用品零售等市场主体企业之间的定点合作,发放体育消费券;提倡将体育健康、运动保健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大力推行优秀运动员体育养老金、职工体育健康补助金发放等制度;完善大型体育场馆低收费或免费开放补助政策。

  二是促进体育行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体育行业多元化发展,加快发展体育服务业尤其是体育竞赛表演业和健身休闲业,深化“体育+文旅”“体育+商超”“体育+卫健”等融合,催生体育旅游、体育购物、体育康养等新兴体育服务业态。丰富优质体育赛事供给,促进体育赛事运营企业和赛事俱乐部承办线下体育赛事,培育新型观赛型产品,提高职业体育赛事质量,丰富小众职业体育赛事供给。加快产品与服务创新,推动体育用品制造业生产模式向创新型驱动、服务型制造转变,增加智能化、家庭化、品质化体育用品供给,推动城乡体育消费新场景、新空间建设。

  三是完善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制度建设。增强体育产业要素支持,破解体育项目融资困难、保险产品短缺、用地供给不足等问题,改善地区体育产业发展的全环境建设。重视体育服务行业人才培养,通过实施“人才强体战略”等措施,发挥全国各级体育院校的育人优势,加快管理型、服务型等多维度体育产业人才培养。优化体育消费环境建设,积极借助物联网、互联网技术以及大数据发展窗口期,设立数字化消企互动平台,提高体育产品服务供给与消费者需求的适配,完善体育消费者线下线上投诉热线与商品售后纠纷处理机制。

作者:
责任编辑:叶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