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我教育”到“履职增效”:民进吉林省直联合四支部主题教育实践路径探索
民进吉林省直联合四支部坚定不移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深入贯彻落实民进中央和吉林省委会关于“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的各项决策部署,深刻领悟“以党为师”这一关键政治要求的内涵,积极探寻将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宝贵经验转化为民主党派“自我教育”实践的有效路径。
支部聚焦城市更新痛点问题组织会员到长春市规划馆开展调研。
一、紧扣“深入学习研讨”,筑牢思想根基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同样需要推进作风建设和廉洁建设,让作风建设在自我教育中实现政治品格与履职能力的同步提升。
聚焦核心内容系统学。作风建设的前提是思想上的清醒。支部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中共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等作为必学内容。建立固定领学机制,每逢支部会议,至少安排2名会员围绕核心内容领学,其他会员分享学习体会,形成“领学+研讨”的互动模式。
发挥骨干作用带动学。骨干会员是支部活动的“领头雁”,也是作风建设的“排头兵”。一方面,建立“培训-分享-辐射”的学习传导链条。每年选派2名骨干会员参加省直工委组织的专题培训,随后将学习材料转发到支部群以带动全体会员共同提升;另一方面,创新“线上+线下”的互动参与模式。在支部微信群征集作风建设“金点子”,积极运用到工作实际中,营造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结合履职实践深入悟。“求真务实”是作风建设的核心要求,也是民主党派履职的生命线。支部始终坚持“学习与实践一体推进”,引导会员将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参政议政、社会服务的实际行动。让会员深刻认识到民主党派成员的“自我教育”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体现在服务大局的“含金量”和助力发展的“贡献度”上。
二、立足“弘扬优良传统”,凝聚作风共识
作风建设的“根”在传统,“魂”在传承。支部以民进成立80周年、吉林省委会成立40周年为契机,将优良传统教育作为作风建设的“源头活水”。
活化会史教育载体,让“自我教育”有迹可循。会史是作风建设的生动教材。支部创新会史学习形式,一是组建“支部宣讲队”,围绕马叙伦等老一辈领导人“坚定不移跟党走、严于律己作表率”的事迹开展专题宣讲;二是升级会员之家建设,打造“看得见、摸得着”的会史课堂;三是结合省委会开展的“我为民进送祝福”“我在民进这些年”视频录制活动,增强组织凝聚力。
传承前辈作风基因,让“自我教育”融入日常。老一辈民进人的优良作风,是“自我革命”的精神富矿。支部以“学先贤、强作风”为主题,开展家庭廉洁小故事分享活动,将作风建设的要求融入家庭日常,形成“工作守纪律、生活重品行”的双重约束,推动作风建设从“工作层面”延伸至“生活层面”。
厚植合作共事情怀,让“自我教育”锚定方向。多党合作历史是作风建设的重要指引。一方面支部引导会员与所在单位中共党组织保持密切的联系;二是支部坚持“党的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民主党派作用就发挥到哪里”,多次组织会员赴基层党组织学习,重温“与党同心、服务民生”的初心。
三、着眼“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明确下一步方向
作风建设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支部在主题教育中紧抓作风建设这条主线,一以贯之,步步深入。
深化学习实效,推动“学用转化”再升级。继续推进“会史中的作风故事”专题学习;同步开展“作风建设大家谈”活动,推动理论学习向“解决实际问题”的履职能力转化。
巩固整改成果,推动“制度约束”再强化。对已整改的“会议流程繁琐”“调研准备不充分”等问题开展“回头看”,确保整改措施落地。重点破解“软性权力约束”难题,制定《支部会员行为规范》,从细节处筑牢作风防线。
创新载体赋能,推动“实践成效”再提升。策划“节约型公益行”活动,将省下来的经费用于“开明书包助学”项目,让“勤俭节约”的作风在公益实践中扎根。
风正济时启新程,实干扬帆再出发。民进吉林省直联合四支部将始终以“自我革命”精神为指引,以“自我教育”为内生动力,持续深化“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以过硬作风、良好形象履行民主党派职能,为推动民进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基层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