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到一争”激活主题教育新动能

——民进吕梁市委会“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特色实践

发布时间:2025-08-26
【字体:

  “到基层去,到线上来,争当履职排头兵”——民进吕梁市委会以“双到一争”活动为创新抓手,让“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在基层扎根,在云端结果,极大地推动了作风建设常态长效,职能履行提质增效。

民进吕梁市委会举行“全民读书月”暨五四青年节专场读书活动,主分会场联动“云端共读”。

  深入基层:让理论学习在支部“生根发芽”

  主委讲堂与专家讲堂、红色学堂并称“三大讲堂”,是民进吕梁市委会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主题教育启动以来,市委会部署开展“三大讲堂”进基层活动,让政策宣讲更接地气。市委会领导班子成员带着“三个一”任务清单沉下去:到基层支部参加一次集体学习,围坐长桌与会员共读规定;做一场专题宣讲,把“大道理”拆成“家常话”;啃一块“硬骨头”,帮基层解决活动场地不足等问题。市委会主委李媛所作的《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要做好“六个统筹”》宣讲,为市委会开展主题教育明确了工作思路。

  会史教育在这里变得可触可感。吕梁民进会史宣讲团的6场会史宣讲和7位“身边的先进”分享,让民进的光荣历史和会员的奋斗故事成了最生动的教材。高标准打造的吕梁民进教育基地,集会史展览、同心书屋、开明书画院、会员之家于一体,成了常态化实训的“主阵地”。而《吕梁民进40年》编纂现场成了“活课堂”,引领年轻会员读懂“初心密码”。

  连线云端:让思想引领在指尖“开花结果”

  “屏对屏”也能心连心。市委会把学习阵地搬到云端,“线上知识问答”成了会员指尖的“必修课”——60岁以下会员98%参与,98%正确,数字背后是“碎片时间学理论”的自觉;“同心悦读・云端共读”让相隔百里的会员同步翻开一本书,“书香民进”飘进千家万户;“每日金句”“会史工作主题年”等线上专栏,定期推送学习资料、会员感悟,让学习像刷朋友圈一样自然。

  廉政教育搭上了“云快车”。23期廉政课堂,3次廉政提醒,3次现场教学,“线上课堂讲纪律+线下基地受教育+现场参观悟初心”的模式让“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警钟长鸣。会员手机里存着廉政故事,微信群上晒着学习心得,连退休老会员都学会了用手机看廉政短片,“指尖上的教育”实现了全覆盖。

民进吕梁市委会开展“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大走访”“大调研”活动,图为7月16日在文水支部调研督导。

  双向发力:让作风建设在实践中“淬火成钢”

  “走下去”查问题,“线上来”解难题。市委会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带着问题清单进支部,开展会员思想大调研,意见建议大征集。查摆出的问题全部“上台账”,解决一个销号一个,确保市委会工作在基层有落实,基层问题在市委会有回应。

  基层会员也动了起来。专委会委员带着“政策解读包”进企业,线上收集问题,线下对接部门,把企业呼声变成履职建议;教育、文化、医疗界会员组成“同心服务队”,下乡带教案、带药品,线上则开起“云课堂”“健康咨询群”,让服务“既走心又走新”。结对服务15个乡村旅游重点村,会员们既当线下讲解员,又做线上推广员,手机镜头里的乡村美景,成了乡村振兴的“活广告”。

  争当排头兵:让履职答卷在实干中“写满精彩”

  “双到一争”最终要落到“干成事”上。市委会议政建言有了新高度——《推进养老服务人才队伍扩容提质》获省领导批示,《关于加强对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和发展的建议》被市政协作为1号提案。社会服务亮出新名片——“法治巡讲进校园”使学生在情景讲述中学会了自我保护,“书画笔会”“文艺创作”使履职故事成歌成画,《黎明前的抉择》等作品成了朋友圈的爆款。

  从田间地头的“家常话”到云端课堂的“指尖学”,从问题整改的“清单”到履职答卷的“成绩单”,民进吕梁市委会用“双到一争”的生动实践,让主题教育既扎得深、又走得远,在吕梁大地上写下了“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的鲜活注脚。

作者:民进吕梁市委会
责任编辑:邵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