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银川市委会:开门教育三维聚力 改进作风可感可及
当贺兰山下的民进银川市委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迎来首批研学会员,当“墨香民进”的热情温暖群众的心田,当廉洁诗词朗诵会的余音在雷锋纪念馆回荡——民进银川市委会坚持“开门办教育”,构建起“专题学习筑根基、主题活动淬作风、社会服务树形象”的三维立体主题教育体系,让每一位会员在“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实践中,将规定要求内化为精神追求,将作风建设外化为行动自觉,展现了新时代民进自身建设新面貌。
5月28日至30日,民进银川市委会在银川市委党校举办“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培训班。
专题学习筑根基:让“规定”入脑入心
“民主党派要始终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我们要逐字逐句学深悟透”。5月28日,市委会“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培训班的教室里,市委会专职副主委马占山正带领会员认真学习《中国民主促进会章程》,会员们一边听一边在自己的会章上做记录。投影屏幕上,市委会主题教育实施方案的重点条款被红线标注。培训通过“原文领学+案例解读+分组研讨”模式,让抽象的“规定”变成可感知的行动指南。
7月25日,在市委会举办的读书会上,青年会员各自领学《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选段,“要重视调查研究,坚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了解基层群众所思、所想、所盼”,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导让与会人员深受教育。结合学习体会,会员仇丽娜围绕市委会“智汇田园·乡村振兴科技行”调研经历,提出“调研报告要‘沾泥土’‘带露珠’”的观点,引发大家的热烈讨论。在会史宣讲活动中,在手写的老会员档案的泛黄纸页上,“严守纪律、廉洁自律”的字迹,让大家深刻体会到民进前辈的优良作风。像这样的学习分享活动,今年以来市委会已开展了14次,覆盖会员150余人次,学习的深度在一次次交流互动中得到延伸,让“学规定”从“文件要求”变成“思想自觉”。
6月19日,民进银川市委会组织会内书画、剪纸、古琴、围棋、朗诵等领域专家,在银川市民大厅开展“同心·助力文化传承”服务活动。
主题活动淬作风:以“行动”砥砺初心
“这面墙的每一块砖,都刻着‘纪律’二字。”5月23日,宁夏女子监狱警示教育基地内,会员们盯着服刑人员忏悔录展板,神色凝重。在“以案为鉴筑防线”活动中,服刑人员现身说法,高度还原违纪场景的舞台剧,让会员们攥紧了拳头:“原来‘小节失守’真的会‘大节不保’。”市委会通过走出去接受教育,将“高墙内的法治课”转化为“心墙外的自省镜”。走出基地时,每个人都认真签下廉洁承诺书,将纸上誓言变为心中戒尺,以自觉承诺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堤坝。
文化浸润助推作风建设走深走实。7月1日,在市委会“红心向党 薪火传承”朗诵会上,民进西夏区支部的《红船,从南湖起航》刚刚诵毕,退休教师李老师便戴着老花镜登台,用沙哑的声音念出原创诗句:“民进人的心,永远向着五星红旗飘扬。”台下自发亮起的手机闪光灯,像一片闪烁的星海。在“传承非遗薪火”活动中,剪纸艺人张云仙的剪刀在红纸上游走,转眼间,“莲(廉)洁有余”的图案引起大家的惊叹——廉洁教育,就这样在指尖流转中悄然生根。
7月1日,民进银川市委会举办“红心向党 薪火传承”主题朗诵会,用深情的诵读和鲜活的演绎,表达民进人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向同行的坚定信念。
社会服务树形象:用“实干”赢得口碑
5月的银川市民大厅,市委会“传承非遗薪火”活动中,国家级非遗“宁夏花儿”传承人杨雪一曲《小阿哥》唱醉全场,中药香牌、漆扇体验区排起长队,年轻人在社交平台晒出“非遗手作”,让传统文化以新潮方式融入生活。7月,市委会在灵武市职业技术学校举办徐公正魏碑公益班暨师生作品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徐公正握着小学员的手,在宣纸上写下“浩然正气”四个大字。“魏碑的‘方笔’就像做人的骨气,教书法也是教做人。”
截至目前,“墨香民进”品牌已开展文化惠民活动20余场,服务群众5000余人次。在闽宁镇文化站,移民群众捧着《籽籽同心》书法作品说,“这字比年画还喜庆”;在金凤区第六小学,学生们用毛笔写下“爱我中华”时,眼里闪着光。这些瞬间,正是市委会用实干擦亮“开明”底色的生动注脚——当主题教育的成果化作民进会员的履职实践,“树形象”便有了最生动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