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进网站 > 网上学苑 > 理论研究

民进做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工作的工作机制研究

【字体: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新的社会阶层人数日渐增多,素质逐步提高,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十八大报告指出,要“鼓励和引导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更大贡献”。由此可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做好新的社会阶层工作,不仅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关系到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巩固,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也关系到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发展和壮大。

  一、新的社会阶层相关理论分析

  (一)概念界定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阶层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这些新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通过诚实劳动和工作,通过合法经营,为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其他事业做出了贡献。由此可知,新社会阶层特指以下六类人士: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阶层 ;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 ;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 ;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 ;自由职业人员 。

  其中,私营企业主、个体工商户和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被统称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管理技术人员、中介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被统称为自由择业知识分子。

  (二)主要特征

  概括起来新社会阶层有如下八大特征:1、许多人是从工人、农民、干部和知识分子分离出来的;2、他们中相当部分是知识分子;3、主要集中在非公有制领域;4、聚集了中国大部分高收入者;5、职业和身份具有较大不稳定性;6、政治诉求逐步增强;7、绝大多数是非中共人士;8、具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三)社会属性

  新的社会阶层不是社会主义的消极力量,更不是异己分子,而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依靠力量。从新的社会阶层的人员构成来看,很多人原来就是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下岗职工,党政部门和事业单位的机关干部,高等院所、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复员和转业军人等,其中有一些人本身就是共产党员或共青团员,与原有的社会阶层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些不是党员的新的阶层人士,大多数也都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成长起来的,是爱岗敬业的好公民。他们在党的政策的指引下,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里,为国家做出了重要贡献。既然国家认为多种所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理所当然,新的社会阶层作为从事多种所有制经济活动的组织者和当事人应该具有和工农阶级相当的政治地位,新的社会阶层和工农阶级在人格、政治地位上都是平等的。新的社会阶层的政治环境决定了他们是作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而存在,因此,毫无疑问,新的社会阶层的社会属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二、民进做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工作的必要性

  (一)优势

  民进做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工作,有着自身的条件和优势。首先,从历史渊源上看,民进与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有着天然的联系,曾经作为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参加国家政权,虽然民族资产阶级与现今的私营企业主不是一个概念,不能等同而论,但新的社会阶层主要是建立在非公有制经济基础之上的。民进与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历史联系,是他们做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工作的有利条件。其次,民进自成立以来一直联系着一部分知识分子,而新的社会阶层的构成以知识分子为主要来源,知识分子的属性是民进与新的社会阶层联系的天然桥梁。新的社会阶层是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中间阶层,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具有高学历、高层次、代表性强的特点,符合民进发展高层次代表性人士的要求。再次,民进作为政治联盟,具有进步性与广泛性相统一的特征。民进在政治上的广泛性,有利于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把更多新的社会阶层代表性人士纳入到体制中来,发挥团结、包容、教育和引导的作用。

  (二)必要性

  1、有利于拓展利益表达的渠道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中应运而生的新的社会阶层,伴随着经济上的发展,其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政治权利、价值体现等都要求得到表达、尊重和保障。民进作为我国的参政党,有着制度化的政治参与渠道,发挥着不同于一般社会团体的作用,能够通过与共产党的政治协商、参与人大和政协等多种制度化渠道,表达其成员及所联系群众的合法权益和合理要求。目前,有些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已经加入了一些社团组织,民进发展新的社会阶层中的代表性人士,将会进一步拓展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利益表达渠道,把他们的利益诉求有效地纳入到体制中来。

  2、有利于扩大有序的政治参与

  随着新的社会阶层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必然要求更多的政治参与,这就对我国政治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进一步增强制度的弹性和开放性,建立相应的平台和政治渠道。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经济上的独立性决定了其政治态度和人格的独立性;而在市场经济中所具有的流动性和不确定性特征,使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处在体制之外,缺少参与政治性组织的机会。新的社会阶层的代表人士如果能够通过参政党的组织形式参与政治活动,既有利于扩大有序的政治参与,又有利于有效遏制各种非正式交往平台的孳生,减轻非常态政治参与对社会秩序的危害。

  3、有利于加强对新社会阶层人士的教育引导

  从总体上看,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思想状况是好的,但由于所处的环境和成长经历不同,缺乏组织化的思想教育渠道,少数人受到西方政治意识形态不同程度的影响。民进吸收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有利于在思想政治上给他们以积极引导。民进作为我国的参政党,具有政治参与和政治培训(政治思想教育)的双重功能,通过民进的政治活动和思想教育机制,能够有效地发挥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疏导功能,给予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以积极的引导,增强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强化他们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集体主义的理念和社会责任意识。

  三、民进开展新社会阶层工作的现状调查

  2016年7-8月份,民进滁州市委面向全省民进组织及滁州市小微企业开展“民进如何做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工作”的问卷调查工作,在民进省委的支持下,在各地市民进组织的协助下,滁州民进共回收调查问卷260份,其中包括民进会员120份,党员90份,群众50份,现将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1、处于社会中上层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基本属于社会中产阶层,有稳定的收入,较高的学历(72%是本科以上学历),大多处于管理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对社会有一定的影响;对自身状况比较满意,幸福指数较高。

  2、有政治诉求,缺少参与的平台和渠道

  从问卷分析可看出,75%以上的新社会阶层人士从未担任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在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等社会组织担任领导职务的也只占10%;50%以上的人关注社会热点,对中国未来五年经济发展持积极乐观态度,对现阶段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比较满意。而他们参与民主政治的渠道主要是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缺少更为有效的平台。

  3、对参政党了解不多

  除了民进会员,在问卷中,中共党员和群众对中国民主促进会及其他各民主党派了解得非常少,分不清民进和民进党的区别,更不知道我国除了中共还有8个民主党派的存在。

  4、所在企业或团体与政府相关部门联系紧密

  问卷结果显示,新社会阶层人士所在社会组织主要属于教育、文化、法律、卫生、公益服务、社会服务等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他们向政府提供的服务主要有围绕党和政府中心开展工作,向政府反映意见和要求,提供行业调研报告、开展协助政府政策宣传活动等,其中98%的人所在社会组织参与过社会公益活动,44%的社会组织经常组织参加。

  5、思想受网络思潮影响较大。

  问卷显示,当前,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思想48%受网络思潮影响,受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及周围人的影响比例分别为28%、26%。

  6、对完善社会制度有迫切需求

  问卷调查显示,64%的新社会阶层人士认为制度不完善是当前企业和社会组织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存在政事不分、政企不分,腐败问题,管理混乱的分别为30%、28%、24%。

  7、对加强组织建设认识高度一致

  88%的人认为加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组织建设非常有必要,有利于加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组织发展。

  8、对统战工作充满信心

  问卷显示,70%的人认为统战工作对发挥党外人士积极性、创造性、促进社会组织创新发展有积极推动作用,且效果较好。

  四、民进做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工作的路径整合

  (一)制度机制的有效整合

  1、建立健全新社会阶层人士工作的目标责任管理制度

  针对新社会阶层人员分布分散流动的特点,应该充分发挥民进统战工作的天然优势,通过参政议政的渠道向政府建议,明确统战部门代表同级党委作为开展新社会阶层人士六类人工作的唯一总牵头部门,在体制内理顺机制,确立其指导牵头的地位。比如将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由工商联具体牵头负责,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由社会工作党委具体牵头负责。

  2、建立新社会阶层人士工作的分工协调机制

  鉴于六类新社会阶层人士人数众多,分布广泛,职业多样,联系和归属部门、组织多头,如果在思想上不清醒,工作上不注意,又缺乏必要的工作机制和制度,是很容易搞散或者交叉重复,使人无所适从。建立新社会阶层统战工作的分工和协调机制成为当务之需。最好能建立由统战部门牵头,党政有关部门参加、社会有关团体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座谈会、信息交流会、工作协调会等,分工不分家,逐步形成重大决策和文件精神的通报制度、工作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交流制度、教育安排的统一协调制度、重大活动的分工协作制度等。

  3、建立新社会阶层代表人士培养选拔机制

  新社会阶层人士工作的重点是做各个方面代表性人士的工作。为了加强对新社会阶层中党外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整合,必须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工作手段、工作载体,改革创新新社会阶层及其代表性人士的培育机制。要积极创造条件,选择合适时机,定期举办新社会阶层代表人士培训班,加强对他们的政治培训和统一战线知识的集中教育;举办一些他们普遍感兴趣的涉及政治、经济、管理、法律等课题的专题论坛,为他们搭建交流沟通和研讨的平台。

  4、加快相关政治制度的改革

  建立由各新社会阶层代表人士参加的重要情况通报制度和重大事项重要决策的恳谈会、座谈会、听证会制度。通过这些形式,可以为新社会阶层代表人士提供参政议政、知情出力的有效载体,提供他们直接向党和政府反映诉求、提出建议的正常渠道。

  (二)网络媒介的有效整合

  1、发挥主流媒体作用,完善代表性人物的培育宣传路径

  加强与新闻单位的联系与沟通是形成统战宣传合力的条件。一是宣传部门在日常工作中要加强与新闻单位和记者的沟通与联系,经常通报近期的宣传工作重点,收集提供宣传素材,提高民进宣传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二是保持与联系统战条线的各媒体记者相对稳定,经常向他们宣传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新发展,打造一支既懂得宣传又懂统战的新闻记者队伍。三是经常向条线记者征求统战宣传的金点子,为民进专刊、期刊、网站征求改版意见和建议。

  2、充分发挥好主流传媒树立典型的作用

  一方面向社会介绍新社会阶层中的典型企业代表人士,扩大新社会阶层代表人士及其企业的社会知名度、影响力,扶持其发展与成长。另一方面,通过有关会议和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对他们为社会做出的贡献给与宣传、鼓励;对其中的突出分子,给与表彰奖励、大力宣传,树立典型。

  3、增强网络意识,加强重要阵地引导

  增强网络意识,通过网络及时掌握和了解新社会阶层的政治态度、民主和利益诉求的动态等;应对网络对社会热点问题、民主政治敏感话题聚焦的趋势,充分发挥导向功能,在网上推动正面声音、引导中间声音、化解负面声音,更加真实地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凝聚民心。

  4、完善实施快捷的网络参与路径

  网络参与是新社会阶层人士工作的重要机遇,是网络参与主体以网络活动试图影响和推动政治过程的行为。通过网络邮箱、网页跟帖留言、BBS、微博、MSN、QQ和微信平台等新型的信息交换方式,网络参与能够使得新社会阶层的建言献策及时反映出来,从而增强和改善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形成优势;能够使新社会阶层通过网络建言献策、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等进一步践行乃至扩大民主,在一定程度上也满足了他们的政治参与要求。网络舆论及时表达新社会阶层的情绪和要求,成为缓解或解决社会矛盾的“减压阀”,防止“言塞湖”。突出做好网络参与工作,主要包括网络民主、建言建策、民主监督、民意反映、网络群体性事件防范和化解等方面。

 

  

课题组组长:潘国安

课题组成员:赵振华 李静 撒后余 郭韬 王冬梅 张珂

 

作者:民进滁州市委会课题组
责任编辑:qichunl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