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作风建设是建设高素质参政党的内在要求
——以民进的作风建设为例
【编者按】2022年,民进中央开展理论研究机制探索,由民进中央主席蔡达峰任组长,机关从事思想政治、组织发展、宣传教育、参政议政、会史研究等工作的部分干部为组员,成立“加强民进的作风建设”课题组。课题组成员分工合作,针对民进当前作风建设的需要,围绕“如何理解作风”“如何理解民进的优良作风及建设历程”“如何理解参政党作风建设的要求”三个方面的问题,梳理相关资料,提出意见建议,形成了6份专题报告。本文系专题报告之一。
作风建设是民主党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自身建设的长期任务。进入新时代,新的使命、新的定位、新的任务,对民主党派加强建设、发挥作用、履行职能提出新的要求,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大力加强作风建设,践行《关于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的意见》对作风优良的要求。
民进继承优良传统,弘扬高尚风范,树立先进榜样,以民主、团结、求实、清廉为一贯的价值取向。民进始终“以党为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改革开放后,特别是中共十八大以来,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明确目标任务,建立规章制度,丰富了作风建设的实践,也积累了更多有益经验。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不断加强作风建设是建设高素质参政党的内在要求,民进会内也一直对加强作风建设有更高要求、更多期待。
加强作风建设是参政党适应新时代的内在要求。作风问题本质上反映的是理想信念、政治站位、价值取向问题。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坚持以思想建设为根本,出台了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和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的规定要求,深入开展了“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及“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不断推进党的作风建设。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作风建设,对于民主党派具有引领作用和示范效应。
十年来,民进把加强作风建设作为推进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一体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将其写入历年民进中央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先后制订近二十项规定办法,加强理论学习、强化思想作风、改进工作作风、推动民主决策、密切联系基层等,从引导提倡、示范引领到制度执行、内部监督同步推进。
加强作风建设是参政党发挥制度优势的内在要求。参政党作风是参政党组织及其成员在从事或参与组织活动以及开展各种履职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行为,作风建设的成效表现为“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解决自身问题能力”是否有新提高,直接影响着参政党作用的发挥,关系到“四新”“三好”建设目标的实现。中共中央先后发布《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白皮书》《中国共产党政治协商工作条例》,不断巩固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同时也为民主党派发挥作用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十年来,民进扎实推进作风建设、切实提高履职水平,坚持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爱国、民主、团结、求实,坚持立会为公,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建章立制规范工作,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联系增进团结,积极搭建履职平台,在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社会服务、海外联谊等各方面履职尽责,发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应有作用。
加强作风建设是参政党发挥统一战线重要法宝作用的内在要求。作风决定形象。“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同样,民主党派的作风决定了它是怎样的民主党派,能否在发挥作用的同时展现民主党派良好形象,保持民主党派的生机活力并提升自身影响力,从而将本界别成员和所联系的群众,紧紧团结在中共中央周围,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动员力,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在中国共产党提出统一战线政策10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召开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十二个必须”中强调要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对在统一战线中更好发挥民主党派的作用提出了更高要求。
十年来,民进深化政治交接,开展主题教育,坚定“只有跟着共产党走,才是在正道上行”的信念,357个地方组织、9248个基层组织、19.4万余名会员(注:截至2022年底)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进一步增强。民进坚持议政建言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既“心怀国之大者”为民发声,推动科学决策、有效施策,又注重在履职中做好政策解读、答疑解惑、化解矛盾、联系群众的工作。
好的作风是民主党派的精神之钙,是民主党派更好发挥参政党作用的前提和重要支撑。民主党派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需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久久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