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创造人类政治文明新形态的基本路径
如何从政治学角度解读中国式现代化,认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在创造人类政治文明新形态中的地位和作用,构建中国政治学的理论体系,进而构建中国的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中国政治学研究的重大任务。
一、新型政党与新型政党制度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注重发挥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从比较政治学视野看,中国共产党是不同于西方利益型政党的使命型政党,不同于西方精英型政党的群众性政党,不同于西方选举型政党的治理型政党,不同于西方竞争性政党的领导型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既不同于传统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也不同于西式竞争性的资本主义政党制度,而是一种将一党领导与多党合作、一党执政与多党参政有机统一的新型政党制度。它是符合中国国情并与中华传统文化相适应的一种新型政党制度,具有特殊的制度优势。
二、新型国家与新型民主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这种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虽然具有国家的一般特征,但它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国家,而是一种新型国家。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国家建设是一种新型国家建设,推动国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有机互动。与这种新型国家建设相伴随的是新型民主的发展。这是一种与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完全不同的新型民主。与一些西方国家把民主简化为选举民主相比,中国的民主政治通过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推进公共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确保全体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推动中国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民主理论,为政治学理论研究积累了新的知识、开辟了新的路径。
三、新型国际关系
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丰富的国际政治学内涵,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与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大国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老路不同,中国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近年来,我国已经举办了多次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强调不同国家的政党应该增进互信、加强沟通、密切协作,探索在新型国际关系的基础上建立求同存异、相互尊重、互学互鉴的新型政党关系,搭建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国际政党交流合作网络,汇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大力量。
四、新型政治文明
中国共产党全面领导的国家治理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结合,创造了新时代中国政治文明发展的新形态。具体而言,在政党制度上,创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新型政党制度。在国体和政体形式上,创造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型国家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新型民主制度,坚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国家结构形式上,形成了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发挥地方积极性与创造性的新型国家结构形式。在民族关系上,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础上构建一体多元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在对外关系和全球治理上,既坚持中国特色,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中国式现代化超越传统的大国竞争与对抗逻辑,倡导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推动构建世界各个民族和各种文明交流互鉴、和合共生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作者系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政治学系主任、教授,上海市政治学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