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素娟:新时代如何更好践行中国新型政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制度化、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在制度设计、程序安排、监督机制等方面更加完善,实现了从“制度”到“机制”再到“实效”的转变,为多党合作提供了更为坚实的制度保障。
参与决策的深度和广度持续加大。各民主党派通过民主协商的形式参政议政,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成为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创新活力得到有效激发。中国新型政党制度鼓励各民主党派创新组织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理论研究等方面工作,以适应新时代的新任务、新要求,这不仅增强了民主党派自身的活力,也丰富了多党合作的内涵。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坚持这一制度,是摆在参政党面前的重要课题。
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多党合作的领导者。各民主党派要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政治方向,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中共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同时,中国共产党要支持民主党派依照宪法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
强化制度建设。完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制度机制,为民主党派发挥作用提供制度保障。通过协商民主,让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有更多的参与机会,使他们在决策过程中能够充分表达意见,提出建议,形成共识。
提升政党协商的实效性。政党协商是多党合作的重要形式,要充分发挥其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协商议题要广泛,协商过程要公开透明,协商结果要得到落实,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协商民主的价值。
加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各民主党派要不断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和解决自身问题能力,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全社会要尊重和支持民主党派的工作,形成尊重政党制度、支持民主党派的浓厚氛围。同时,各民主党派也要积极作为,敢于发声,敢于担当,为国家发展和人民福祉贡献力量。
新时代更好地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需要我们不断探索:既要坚守原则,又要与时俱进;既要强化制度,又要提升能力;既要加强领导,又要尊重协商;既要自我革新,又要社会支持,以此推动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不断完善与发展。
(作者单位:中国人口与健康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