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进网站 > 网上学苑 > 主题学习

人大和政协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发布时间:2021-03-11
来源:人民出版社
【字体:

  中国政治制度和治理体系最显著的特征和优势,就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多年探索实践和发展完善,我国建立起一整套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这三个基本政治制度,以及一系列重要制度。这些制度从不同层面、不同领域、不同途径发挥功效,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具体地、现实地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

  近几十年来,每年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政协会议一般都是3月初在北京隆重召开,这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国外有些人看到中国每年都开两会,想当然地认为中国的人大、政协就是“两院”。这种看法是不对的。

  延伸阅读:什么是“一院制”和“两院制”?

  “一院制”是指国家的议会只设一个院的政治制度。世界上许多国家实行“一院制”,比如西班牙、葡萄牙、希腊、丹麦、新加坡等。“一院制”下,议会通过议案较为简便,具有效率高、民意集中的特点。

  “两院制”是指以两个独立运作的议院组成的国会作为立法机构的政治制度。两院均有立法和监督行政的权力,法律草案一般须经两院分别通过才能生效。两院的名称各有不同,比如,美国、日本等国分为参议院和众议院,英国分为上院和下院,法国分为参议院和国民议会,俄罗斯则分为联邦委员会和国家杜马。实行“两院制”主要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个是为了平衡地区、民族、阶层等利益;另一个是出于在议会内部相互制衡的需要。“两院制”下,立法和决策更加审慎,但也有效率低下、容易扯皮的问题。

  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通过依法行使职权,把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国家意志,把人民利益和愿望体现到国家决策和各项工作中。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的组织、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机构、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通过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让各个方面理解、认同、支持、贯彻中国共产党的主张,把更多的人团结在党的周围。

  人大严格依照宪法法律行使职权,制定的法律、作出的决定决议具有法定效力,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政协依章程履职尽责,通过政协制度的有效运行和协商民主程序建言献策,加强思想政治引领,为党和国家事业广泛凝聚人心和力量。

  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我们实行的就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院制,这最符合中国实际。如果政策正确,方向正确,这种体制益处很大,很有助于国家的兴旺发达,避免很多牵扯。”

  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召开普选的人民代表大会条件尚不具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曾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这个全体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作出关于国都、国旗、国歌、纪年的决议,选举产生政协全国委员会和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人民政协继续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目前每年的全国政协会议,是政协全国委员会会议,与1949年的全体会议不同。在会议名称的表述上,以2018年新一届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为例,分别表述为“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延伸阅读:为什么叫两会?

  两会并不是一个特定的机构名称,而是指历年召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会议。自1978年始,由于两场会议会期基本重合,有些议程的安排也重合,对国家政治生活都十分重要,故被合并简称为两会。从1998年起,除特殊情况,每年全国政协会议在3月3日、全国人大会议在3月5日开幕,这已经成为一个惯例。

  在每年的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列席全国人大的会议,听取并讨论政府工作报告、计划报告、预算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讨论有关法律案草案,并提出意见,但不参与表决。政协委员提出的意见建议,由起草部门在修改相关报告和议案时予以研究体现。

作者:
责任编辑:张宏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