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教育团队赴黔西南开展“同心彩虹——教育
改变家乡”系列帮扶活动
辞旧迎新之际,民进北京四中支部代表民进西城区委会,组织教育专家团队,前往黔西南地区,落实民进北京市委会布置的“同心彩虹”系列帮扶工作。专家们为学校送去了有关学校五育规划和授课能力提升等方面的建议,并为部分学校捐赠了图书和教学设备。
为落实民进中央乡村振兴帮扶决策部署,助力黔西南地区教育改革发展水平的提高,巩固拓展安龙县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基于以往在黔西南地区社会服务工作的基础,民进北京市委会自2021年期规划了系列的社会服务工作,此次“同心彩虹——教育改变家乡”活动系相关工作中的一次具体落地。
两年来在全民防疫的大背景下,民进西城区委会组织中小学教师会员通过网络方式,为兴义及安龙县的中小学,提供了40余次线上听评课活动,接受点评和参与交流的教师累计数量达3000余人次。通过两年的交流积累,双方共同们汇总了当地教学工作及学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西城区委组织团队前往黔西南地区,开展村、镇、县、市四个层次的系列交流指导工作。
专家团一行在万峰湖镇中学考察
在坝盘村和万峰湖镇,老师们了解了撤点并校后村教学点和镇中心中小学的教学情况。老师们与镇上中小学校长就劳动教育、特色学校、核心素养、教学方法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希望村镇中小学保持特色,注重素质教育与丰富活动的合理融合。
专家团一行在安龙县开展分项主题交流
在安龙县,专家团队先后在四个会场开展了不同主题的交流。中国教育学会时俊卿教授为县中小学骨干教师做了题为“新时代教育与校本教研”的报告,强调新时代教育要注重五育并举,教师要善于思考,善于自身学习。北京十五中邢冬方老师为县初中语文老师做了题为“提升自身素养、提高教学效率”的报告,建议教师们首先要关注自身素养,其次才是具体工作;通过案例分享了如何明确教学目标,如何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在课堂上要训练学生思维而不是简单灌输。山东省教育厅李红婷主任和北京三中原副校长蔡丽娟与以安龙五中为主的中学教师交流了如何开展教研、如何进行学期整体备课规划,建议区分备课组、教研组,开展校本教研,拿出重点课程集体打磨,共同提高。北京什刹海小学李秉芳主任与深圳育才二小龚振校长为县里小学数学教师进行了具体课程的点评,分享了跨学科协调教育及班主任工作的相关经验,强调学期教研活动要有完整、具体的方案,备课中要增进对教材的理解,各学科之间也要有相互认知。
专家一行还在兴义市昌文中学与学校中高管理层进行了交流。学校各年级的自然班和教师数量较多,只有基于年级组的备课组建制,缺乏学科的专业引领及专业研究、初中三年整体学科系统性的研究;如何提高成绩中等或成绩偏科孩子的学习能力,如何提高年轻教师的能动力,都是学校较为关注的问题。专家们建议学校成立学科从各备课组中抽取骨干教师形成教学研究组,加强本学科的校本教研制度机制建设,明确教研组的工作职责,充分发挥教研组在本学科的教学改革、教学诊断、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希望学校增加学生心理情绪的关注与疏导,从而共同促进教学效果。
民进四中支部为相关学校及幼儿园捐赠书籍及教学用品
民进四中支部李斌代表支部和四中基金会,根据前期沟通的需求,为以上学校及安龙县的幼儿园,捐赠了价值4万元的图书及约20万元的教学设备,希望能够为学生们带来学习帮助。安龙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马宪、教育局副局长何俊代表相关学校接受了捐赠。
随后专家们还参加了同期在兴义市开展的“加油计划——乡村校长培训”,为来自赫章县的60余位村小校长进行了旨在提高乡村校长领导力的经验分享。专家们指出,校长需要站在管理高度明确目标,不能总忙于事务性工作,急于完成非事务性的工作,而丢掉了教书育人这个实质内容。在村镇小学,更要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和细致的岗位职责,尽力注重教研,五育均衡,相互渗透,奖罚分明,使学校具备自己的学校文化,形成一种团结向上、积极努力的氛围。
专家们一致认为,乡村振兴,教育先行!乡村学校办得有活力,乡村教育就有活力,乡村振兴就有了文化支撑。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抓好校长领导力的提升,就抓住了乡村教育的关键。希望青年校长、教师不断努力,结合东部给予的助力,注重教育本质,推动城乡一体化中教育工作的建设,五育并举,打造朴素而富有生命力的乡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