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进网站 > 民进新闻 > 地方要闻

同心抗疫 南昌民进在行动

——民进南昌市委会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剪影

发布时间:2022-03-31
【字体:

  在近期突发的疫情中,民进南昌市委会积极响应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指挥部公告,迅速成立了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全体机关干部为成员的防疫领导小组,并第一时间通过南昌民进网站、工作群发出《关于积极参与疫情防控的倡议书》,动员民进各基层组织、广大会员,为我市快速狙断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打赢防疫攻坚战,贡献自己的力量。

民进组织为疫情防控全力以赴

  本轮疫情爆发后,民进市委会一方面号召广大会员积极响应机关干部下沉社区志愿参与基层防疫,另一方面发动基层组织开展1%工程志愿服务。此外,还携手爱心企业捐资捐物,助力全市防疫阻狙战。

  民进南昌县支部携手江西展宏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赴向塘镇通站路社区三风广场,为一线疫情防控工作人员送上暖心慰问。

  民进进贤县支部协同国宝李渡联合开展“携手防疫,共克时艰”爱心捐赠活动,助力中山路、农夫路和贤士等12个社区疫情防控阻击战。

  民进东湖区总支会员筹集抗疫物资、参与防控调度、参加志愿者服务,大家用实际行动勇挑重担、扎实工作、无私奉献,充分展现了应有的作为和责任担当。

  民进西湖区总支、民进市委会“1%工程”西湖区志愿者服务站,积极组建民进会员志愿者突击队,投身到防疫最前线,筑起一道防疫保护线。

  民进青山湖区总支会员,来到南大北院家委会社区参加防疫志愿者服务。

  在打赢疫情“围剿清零”攻坚战的关键时期,民进青云谱区支部通过区红十字会积极捐款捌仟元整,用于支援一线疫情防控工作。

  新建区人民医院、中医院、疾控中心的医卫界近20余名民进会员,自疫情以来,连续半个多月日夜坚守在本职岗位上。其余在职会员全部下沉社区做志愿者。

  民进经开区支部的会员们,自从本轮疫情起,一直坚守在抗击疫情的岗位上。

  湾里管理局支部闻“疫”而动,医卫界别会员自疫情开始,就不曾离开过工作岗位,其它界别的会员到社区支援疫情防控工作。

民进模范为社会传递温暖

  南昌民进会员积极投入疫情阻断,有坚持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有下沉社区的政府机关干部,有主动报名参加志愿者的教师,还有筹集捐赠抗疫物资的企业家。期间,涌现出一大批勇于争先的模范人物。

邹飏

  面对疫情,选择冲锋在前。七天七夜,转战多个新冠疫情封控小区开展入户医疗,即使气温骤降,也浇不灭他上阵拼搏的热情。

  3月12日,随着中兴和园小区一对返昌夫妇确诊新冠肺炎,南昌的宁静被打破。邹飏接到医院通知后,行李都来不及收拾,便以最快的速度投入战斗,开始了封控小区的驻点医疗工作。他耐心地解答患者的各种疑问,细致地收集分析病情信息,给患者专业的治疗建议,想尽办法满足患者的诉求,不断安封控小区抚患者的情绪。

  第二天,真正的战斗开始了。邹飏接听着一个个问诊电话,记录下病情和楼栋号,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开始一家家上门诊治、给药、换药、拆线……。一个出生才75天的婴儿精神萎靡、吐奶、发热,双肺满布湿啰音,肺炎情况严重;他毫不迟疑,立刻联系上级部门,通过省市级专家评估后,全程封闭、马不停蹄将患者转入定点医院救治。一名学生从高处坠落,足跟疼痛;他对患者进行了石膏固定,保护伤处……。密不透风的防护服,紧锣密鼓的工作,身上的汗水打湿了衣服,脸上的汗水滴落在眼镜上,他习以为常,上门诊治了30多名患者,每天要接到150-200个电话,直到半夜,电话的铃声都没有停歇过。

  接下来几天,邹飏奔波于多个封控小区:给一位面部肿物切除后的患者撕开胶布,清洁切口,消毒换药包扎;给一位手术后的年轻小伙换药;帮一个顽皮小女孩取出吸入鼻腔的玻璃珠;给年轻二胎妈妈注射黄体酮;给一位患者进行石膏浸润,拧干白浆,固定患肢,绷带捆扎;给一位切伤了手的妈妈缝合伤口;给一个患乳腺炎的妈妈联系定点医院,安排车辆;处理因狗咬伤人的两家人的矛盾纠纷;照顾行动不便的老人;将高烧不退的儿童转送至定点医院……特别是季节交替,天气忽冷忽热,感冒发烧病人激增,他不断地联系医院,安排患者转运事宜。

  直到现在,邹飏仍默默地坚守在抗击新冠疫情第一线。他视疫情如命令,关键时候挺身而出;他视患者如亲人,危急时刻暖人心怀;他就像一缕阳光,给封控小区的患者带来健康和温暖。“大医精诚,医者仁心”,作为一名民进会员和政协委员,邹飏用他的仁心、仁术履行着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济世苍生的医学誓言。

余丹

  “即刻启动新建区全员核酸检测,器械科全力以赴,保障一线防护用品!”自3月16日接到命令以来,她夜以继日,恪尽职守,按照医院制定的应急医疗物资分配方案,全力配合抗击新冠状肺炎。

  3月16日,从早上7点,一到科室就开始着手为60个采样点准备采样管、咽拭子、N95口罩、防护服、乳胶手套、酒精、84消毒液等物资,一直到凌晨2点多,连续7个小时,没有喝一口水,连晚饭也忙得没时间吃,就这样连轴转了3天。

  3月20日,江西省中西结合医院驰援部队来到新建区,停诊3天的新建区中医院重新开诊,余丹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又开始忙着为开诊做准备,每天为各临床科室准备防护用品和患者所需医用耗材,除此之外,她还要每天盘点防疫物资储备量,上报防疫物资需求量,积极筹备各项物资,保证采样点及临床科室正常运转。

  随着疫情发展,南昌市多处实行交通管制,物流停运,厂家供货不足,数个难题加在一起,让筹措物资难上加难。为保障一线防护用品供应,余丹克服一切困难,多方联系生产厂家供货,每天不分昼夜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与商家对接沟通,竭尽全力调配物资,多次驱车到交通管制卡扣取货,连续几天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咽喉充血说不出话,手和脚也因为搬运物资磨起了泡。

  到现在,余丹已经连续9天没有回家了,一直坚持守在岗位,近在咫尺却不能与家人团聚。想到即将高考的女儿,她的眼睛有些泛红,心里充满愧疚,只能偶尔给家里打个电话,鼓励女儿,并跟女儿约定娘俩各自为战,一起加油!她坚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必然能打赢疫情防控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

邓芳

  在新建区这场疫情“围剿清零”攻坚战中,领导供销联社干部职工一直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既是“指挥员”也是“战斗员” 以柔肩挑起重担,让巾帼不让须眉的风采在战“疫”一线熠熠发光。

  “大妈,您先打开昌通码,我一扫就可以了,跟紧前面”“老熊,你到那边把警戒线拉好”“新到一批防护服,建华你叫人一起搬进社区”……在乌沙河社区疫情管控点位上,邓芳一直有条不紊地忙碌着。为缓解社区工作压力,她亲身参与核算检测信息录入、物资调运、现场秩序维护、出入卡口人员管控,同时不忘为特殊困难群众送温暖,积极为老弱病残孕群众开辟绿色通道,解决急难愁盼……用热心和耐心为大家坚定战胜疫情的信心。她既是在前线抗战的“暖大白”,也是主动靠前凝聚民进力量的“急先锋”,既是亲自指挥四处奔走的“大忙人”,更是满怀热忱无私奉献的“志愿红”…….

  闪睡闪醒,随叫随到。这是邓芳自从当妈妈后练就的特殊技能,如今在这场攻坚战中,她又重启了这项技能,冲锋号角一响,三分钟就能整装到场。为了更快更好地打赢这场攻坚战,连日来她与同事们吃住都在办公室,没回过一次家,“想家人想孩子怎么办?”在记者问及两个年幼的孩子的时候,原本平静的她眼眶止不住泛红,她说自己已经有一个多星期没见孩子了。“昨天读一年级的儿子跟我视频的时候说:‘妈妈,我上网课很认真,作业也及时完成得很好,弟弟也很乖,我们都会听奶奶的话,你在外工作要保护好自己!’当时听了真的很心酸。”邓芳内疚地说,家人对她的理解和支持也是她工作的动力。

  尽管饱受思念家人之苦,防护服里闷热难耐,尽管每天忙得马不停蹄,但她依然甘之如饴。“小家”放心上,“大家”守身边。“爱岗敬业是一种责任担当,无论什么工作内容,全身心投入去做,必然收获坚定的内心和理想信念!”朋友圈里,她如此鼓励自己、激励大家。

余洪瑶

  3月25日,是学校停课的第9天,也是汇海社区第六轮核酸检测时间。早上7:00,天下着小雨,冷风阵阵,吹得人直打哆嗦,南师附小红谷滩校区一部核酸检测点,余洪瑶副校长早早的来到学校,她对参加志愿服务的老师说:“前面几个批次的服务大家表现特别优秀,社区和指挥长对大家非常满意,现在正是疫情防控最关键的时候,希望大家再接再厉。我知道很多老师和我一样,已经非常疲倦了,但是我们能为南昌的抗疫工作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尽绵薄之力是很有意义的!”

  测温、引导、排队、录入,遇到扫不出昌通码的居民,还要耐心指导他们重新登录扫码,或者作好解释安抚工作……哪里忙碌,余校长就出现在哪里。因为连续佩戴口罩,她的脸上起了非常严重的疹子。有人问她说:疫情这么严重,大家能躲就躲,你怎么还每天都来参加呢?她总是温和而坚定的回答,谁让我们是干部呢,干部不带头,老师们会怎么看。疫情防控上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教学上她也一点儿不放松,每天在志愿服务的空隙她就抓紧批改孩子的作业,回家后扒拉几口饭马上又是批改作业,准备线上课。

  明天又是新一轮核酸检测,余校长在群里了解哪些志愿者能参加服务,工作群里所有老师踊跃报名,因为大家知道,现在正是疫情当前的关键时刻,特殊时刻,“铿锵玫瑰,风雨中绽放”,我们每个人都有应尽的义务,应负的责任。当我们与病毒如此接近的时候,我们要拿出中国人的勇气和力量,团结一心来战胜它。相信我们这些“南昌拌粉”和“瓦罐汤”一定可以在各级领导的带领下获得抗击疫情的全面胜利!

王振兴

  南昌德学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振兴,已经于3月19—25日,分别向东湖区、青山湖区、新建区捐献了多批抗疫物资,包括口罩、面包、牛奶、水果、矿泉水、方便面等,价值十万余元,用于慰问一线防控人员,特别是医护人员和社区工作人员,感谢他们在疫情防控期间的辛苦付出,激励更多医护人员,克服一切困难,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另外,他还向南昌市东湖区红十字会捐献了一万元现金,用于疫情防控!同时积极动员公司20多名员工投入到抗疫志愿者队伍,为社区核酸检测维护秩序,搬运物资,用爱心之举让疫情防控更有度更有力度。

  面对江西都市2频道和南昌电视台采访,王振兴说:“作为民进会员,受民进“1%工程”——捐献1%,爱心100%理念的影响,看到医务人员为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不分昼夜,始终坚守在疫情防控前线,我很受感动,能为疫情防控尽一份绵薄之力,是我应尽的责任,在这抗击疫情关键时期能献一点爱心,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采访结束时,王振兴表示:企业的小小善意为坚守“疫”线的工作人员和封控管控区的群众带来了无限的暖意!“你在前线奋战,我在背后支援”,越是危难时刻,越显责任担当;越到艰难险阻,越显人间大爱。大家众志成城,团结协作,共同防疫,聚力抗疫,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卢谨萍

  3月24日,凌晨三点,黎明前红谷滩格外安静,红谷滩区政府一楼的会议室却是灯火通明,异常繁忙

  “请各单位尽快将数据报送过来!”

  “好的,好的,卫健委这边立刻安排。”

  “本轮全员核酸检测数据汇总完成!”

  “封控区的防疫物资十分钟后送到……”

  这是红谷滩区卫健委副主任卢谨萍的战场,她的工位上一份只吃了一两口的盒饭已经变得冰凉。这间临时被改造的“战疫”办公室,成为了红谷滩区疫情防控的“战时中枢”。疫情防控期间的上传下达,物质调配,防疫管控从这里辐射全区。黑夜中的这间房的灯,是让我们最安心的光亮。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自3月10日开始,卢谨萍就一直扑疫情防控岗上,汇总数据,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排查密切接触者。面对不断变化的疫情形势,抗击疫情的工作在摸索中艰难行进,对于她来说肩上的责任重于泰山。顶着一头枯乱的头发,睁着通红的双眸盯着电脑上大数据排查、报送、各个点位的信息收集统计工作。截止到今天,红谷滩区已经进行了五轮全员核酸检测,随着防疫措施升级,南昌开展突发疫情社会面“清零行动”,已经十多天没有睡过一个完整觉的卢谨萍,靠着一杯杯的咖啡熬过一天又一天,有时候实在扛不住了,就打开折叠床眯一会,但双手离不开手机,手机离不开耳边。

  “明天核酸大数据大家要及时报送,条形码、防护服要充分利用,避免浪费。”一道沙哑的声音顺着廊道而来。

  “你还撑得住吗?”伙伴们担忧地问她。

  卢谨萍看了看会议室墙上那面鲜艳的党旗,舔了舔干涩的唇,笑着说:“我可以。疫情不散,战斗不止,信念不移,坚守不断!”沙哑的嗓音传递着坚定的信念。

  “我们都可以!疫情不散,坚守不断!”虽然口罩遮住了这一群娘子军的面容,却挡不住她们坚定的眼神,一声声铿锵有力的誓言久久回荡。

  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我们把爱当作勇气,平凡的你我披上铠甲,哨声嘹亮,舍命相撑,像磐石一般坚毅,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守平安的生命线。如果信念有颜色,那么,一定是党旗下的中国红!

  半个月在指挥部吃住,趁着空隙卢谨萍跑回家拿了一些换洗衣服,还没出小区门,后面就传来熟悉的声音,白发苍苍的老人迈着焦急的步子向她跑来

  “阿萍,等一等,再带上这个外套。” 年迈的父母手中抱着衣服气喘吁吁地站在她面前。

  “照顾好自己,我走了。”忍了忍眼中的泪水,卢谨萍笑着从父母手中拿过衣服,却发现,轻飘飘的外套,怎么都拉不动。父亲布满皱纹的双手紧紧地抓住衣服不肯松开。

  “要好好吃饭,要好好休息,你是工作人员,是政协委员,是民进主委,也是爸妈的孩子。” 父母伸手抓住她的手腕,声音哽咽地叮嘱女儿一席话。

  “妈妈加油!我们等你回家!”丈夫带着两个稚儿站在门口不断的挥着手为她加油鼓劲。

  手上不断响起的电话铃声催促着卢谨萍离开的脚步,

  “放心,放心,我走了”匆匆跳上车的卢谨萍噙着泪水不敢回头,她知道,后方有她爱的人在等她,守她。而前方有人在等她,。

  曾经,有一群不凡的人赋予这座城英雄之名,今天,有无名英雄赋予了英雄城新的意义。 在齐心抗疫的路上,医护工作者、志愿者、社区工作者、警察、企业每一个人都将满腔的热情倾注于疫情防控工作中,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朴素的家国情怀,我们将最清澈的爱,献给脚下这片坚实的土地。

民进艺术家以“艺”抗疫

  有一群民进会员以“艺”抗疫,为南昌市本轮疫情防控狙击战,默默地贡献自己的力量。

【词】

蝶恋花 壬寅南昌抗疫

正是春归风景好,柳醒莺啼,疫疠偏来扰。春色满园熏绿草,只能高阁窗前眺。

自律出行烦恼少,万众同心,毒雾清除掉。和煦东风人又笑,洪城逐梦阳光照。

商调?梧叶儿 壬寅春遇疫情

寒风劲,疫疠狂,野兽想脱缰。心齐挡,怪可降。大南昌,春更美人人飒爽。

【歌曲】

守候春天的阳台

刚度过了一个寒冬

又迎来疫情的阴霾

我徘徊在这城市的阳台

这疫情突如其来

我们难以置身事外

勇敢面对 心怀未来

踏着诗和远方的节拍

盼望着春的到来

守候春天的阳台

用笑声驱赶阴霾

笑迎坚守的人群和逆行的大白

守候春天的阳台

用笑声装满期待

美好的生活就要到来

刚度过了一个寒冬

又迎来疫情的阴霾

我徘徊在这城市的阳台

这疫情突如其来

我们难以置身事外

勇敢面对 不再徘徊

踏着诗和远方的节拍

盼望着春的到来

守候春天的阳台

用歌声取代悲哀

歌唱英雄的城市和山河的豪迈

守候春天的阳台

用歌声唱响未来

守护的春天就要到来

  此外还有书法、板画、指导学生美术画等。

【徐菁老师的抗疫日记】

  书写日记的初衷:豫章三月花如锦,却因为新冠疫情,整个春天都失去了往日的光彩。面对这场战“疫”,红谷滩的教师志愿者们,放下粉笔,穿上马甲,逆行而上成为“大白”,用言传身教践行着教师的初心使命,用身体力行书写着这个时代的师德精神。

  “我”是这场战“疫”的参与者,也是见证者。我和我的同伴们邂逅了太多的第一次,从白天到深夜,从大雨到暖阳……“我”见证了疫情下的伙伴们炽热的信念,学生家长们的鼓劲呐喊,社区居民们的有序配合,南昌速度乃至江西抗疫速度诞生……这里,总有一些举动让“我”泪流满面,总有一些瞬间让我们难以忘怀。

  为此,“我”以笔为援写下抗疫日记六篇,以笔为镜头,展现疫情防控中的一个个感人事迹。“我”还将继续记录下去,直到花开“疫”散。因为这些记录,是一盏灯,是一束光,文中的这些人、这些事、这些话语、这些感动,终将成为我们紧张繁忙中照亮心灵、温暖肺腑的星火,也正是因为这样一颗颗“不起眼”的螺丝钉立足岗位担当奉献,才谱写了英雄城全民战“疫”的感人乐章。

  你的付出,终有人会看见,你的爱,也终会被记住!

  请坚持!

  战役第1天:突如其来迎疫情

3月16日 晴

  春天的校园,处处是春意盎然,黛瓦白墙中,玉兰枝头笑,燕子风中舞,“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的朗朗书声随风飘荡至操场上,催促着孩子们在暖暖的春风中肆意奔跑追逐。

  3点,“紧急通知!紧急通知!请各班立刻排查班级家居住在新建县的学生及家长。”滴答滴答,此起彼伏的短信声打破办公室的宁静,抄起手机一看,我们瞬间从椅子上蹦起来,马上就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从而没有像这一刻意识到疫情离我们如此之近,拎起班级簿就往班上跑。

  疫情就是命令。短信群发,微信接龙,摸排住址,核对信息,带领区域学生到操场进行核算检测……一切工作都在学校安排下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7点,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小儿蹒跚学步摇摇晃晃抱着我腿,看着稚子纯真的笑脸,正想哄哄他,手机短信接连想起“通知,明天全区暂停线下教学,各位老师做好线上教学准备。15分钟后线上教学安排会......”接连不断的通知和信息,今晚,注定是个不眠之夜。

  一手大口扒饭,一手不断滑动手机,了解班级那些学生上网课,统计涉疫家长数据,电话声、短信声声声入耳,等我放下碗,才惊觉:餐桌上只剩我一人、一碗,早在我“三心二意”用餐时,他们早已转移了阵地,默默地看着眼前的碗,有些心虚的我悄悄地抱着手机去了书房,继续我的线上教学大计。

  十一点,一切线上教学准备工作安排妥当,舒展着懒腰正准备躺平,陡然发现:还有一打明天早上上网课教学要用的资料在学校。再累不能影响学生上课,于是又把爱人从背窝里拉起来送我去学校。一路上想着待会上楼梯去办公室一定要打开手机音乐壮壮胆。哪知,十一点的校园行政楼却依旧灯火通明,一个个熟悉的面孔抱着作业本或材料穿梭来往“嗨,你在这里!”

  “你也在呀!”

  “在!我们一直都在!”不知是谁接了一句,大家轰然一笑,各自挥挥手,转身离去。

  孩子们,无论线上线下,无论风雨朝暮,我们一直都在!在你们的身后。

  战役第2天:披星戴月战疫情

3月17日 阴

  晨曦微亮,工作群里的信息就不断在闪烁,各个学科都在紧锣密鼓进行线上教学前的最后线上测试。一早就抱着手机电脑噼里啪啦扰人清梦的我,被很客气的请出了卧室。上午的线上教学,一边督促孩子们上课,在班级群讲解教学内容。一边普及防疫知识,统计班级数据,眼睛长时间聚焦在屏幕上,已经有点朦胧。

  “红谷滩下午5点开始第一轮全员核酸检测,任务重,时间短,急需志愿者,志愿报名请接龙......”一个个名字在接龙群闪烁,一条条留言直抵人心:

  “我可以!”

  “我也可以!”

  “不要抢哦,还有我。”工作群里大家争先争先恐后的报名,义无反顾的逆行。疫情就是命令。2点整学校的报告厅已经座无虚席,除了在疫情管控区的个别同事出不来,不管是校长,还是普通老师,不管是即将退休的老教师,还是拖家带口的年轻教师,在这一刻都排除万难志愿报名入队。在这一刻,我们不分彼此,同心战疫情。

  学校成了临时的核酸检测点,简短的会议后,教师们齐心协力、高标准、严要求完成核酸场地的布置。夜幕逐渐降临,寒风也越来越大,我们身穿厚重的防护服,在街头、在路口、在操场,寒风中一群高矮胖廋不一的“大白”们一遍又一遍耐心指引群众保持一米线,一次又一次提示大家打开赣通码,一趟又一趟跑居民楼劝导居民前往检测点进行核酸检测,一爬就是30楼,一跑就是40多栋。大家克服气闷、全身湿透、身体不适等困难,毅然决然地奋战在抗疫第一线。全校200多名志愿者,当天共计服务上万群众完成核酸检测。

  当最后一个群众离开校园检测点,此时已经接近凌晨2点,摘下面罩的那一刻,才知道自由呼吸的珍贵,脱下防护服的那一秒,才知道平安健康的重要,遥望着校园操场上还依稀闪耀的灯光,心中涌上的是无限的感动。

  这就是我们的老师!他们既能自信地站在三尺讲台上挥斥方遒,亦能奋战“疫”线,做最美的“大白”。他们用行动为孩子们作出了最好的榜样!我们用最硬核的力量,齐力构筑坚实可靠的“疫情防火墙”。

  南昌,加油!

  战役第3天:心意相通迎挑战

3月18日 阴

  “叮铃铃......”刺耳的电话声音打破了清晨的宁静,睡眼朦胧摸到枕头底下的手机,挣扎着从床上爬起来,奋力撑开耷拉的眼皮,一看才六点,身体就想倒下去,再看是学校电话,身子立马坐直了,任务来了!

  匆匆洗漱后,拖着犹如灌了铅一样重的腿往核酸检测现场集合。一切准备就绪后,趁着群众还没前来检测,疲惫不堪的我们就在操场的跑道上就地而坐,从昨晚到现在才睡了4个小时不到,大家都是身心疲惫,穿上防护服,戴上志愿帽,隔着面罩,彼此背靠着背,养精蓄锐,等待即将开始的核酸检测人群。

  相对于昨晚的忙乱,今天上午的检测显得更为井然有序。检测人群都能在我们引导下有序扫码进入。突然,人群中传来一个不一样的声音。

  “老师,老师,这个给你吃!”长长的队伍里,一个小女孩使劲挥舞着她手中的棒棒糖向我们跑来,在一米线的位置停下。

  “你给哪个老师吃呀?”我们问小女孩。

  “我给我的数学老师!”二年级的小女孩棒棒糖的方向一转,准确指向站在中间的“大白”,眼神中充满喜悦。

  “你怎么知道这个是你数学老师?”忍不住逗趣笑问她。

  “虽然你们都穿着一样的衣服,但我记得我老师的声音,刚刚她一说话,我就知道这是我的老师。”小女孩坚定而执着,大眼睛里满是骄傲。被学生点名的老师,眼睛里满满是快乐与满足。不管你是讲台上文质彬彬的样子,还是身穿白衣战疫情的样子,只要你开口,我就记得你。

  “老师,加油!你就是我心中的英雄!”小女孩鼓足勇气大声呼喊。特殊时期,师生两个隔空比心的样子温暖着我们一群人。

  曾经有一群不凡的人,让这座城市有英雄之名。如今,生活在这里的人,用平凡赋予它全新的意义。关键时刻,我们都会暗暗发力,汇聚一点点光热,萤火虽微,汇聚成河便是万丈光芒,温暖天地。南昌是我,南昌是你,南昌就是你和我!

  星光不问赶路人,同心抗疫,我们共奔赴希望

  岁月不负有心人,齐心协力,我们共守望相约。

  战役第4天:齐心协力杠疫情

3月19日 阴

  “请大家迅速到各自点位集合!”冲锋的号角再次吹响,全区第二轮核酸检测开始,全体教师志愿者又一次站在核酸检测的前线,以身躯筑起守护“英雄城”的钢铁长城。

  这次我们教师志愿者分在多个不同的社区,协助各个社区完成第二轮核酸检测工作。连续奋战三天,身体是疲惫的,心是火热的,信念是坚定的。我和我的同事们或是维持队伍秩序,或是搀扶老弱病残,或是帮忙扫码登记,或是担起现场指导的工作,为核酸采样的顺利进行提供条件。

  “小姑娘,做志愿者你怕不怕呀?”等候期间,一位老爷爷问我。

  “怕的,但事情总要有人去做。”我沉默了一会,抬头回答。

  面对不可知的人群,面对不可知的风险,我们怕!揭开面罩,脱下防护服,我们也是家里的娇娇女,是孩子的家长,是贤惠的妻子,也是一个凡人。穿上防护服,套上红马甲,责任与使命就担在肩膀,与怕自己被感染相比,我们更想以自己的血肉之躯为这座英雄城的平安筑起防火墙,让洪城万家灯火亮,校园书声响赣鄱。

  这,是我们志愿之声!

  战役第5天:风雨同舟盼春归

3月21日 雨

  一天天增加的确诊人数,24小时不停筹建的方舱医院,一场场的核算检测,气温骤降,阴雨绵绵,一场疫情的倒春寒来势汹汹。3月的南昌,正在和疫情赛跑,与病魔抗争。

  今天,我所在的芳菲社区检测点设在户外广场,我们这些志愿者穿着薄薄的雨衣,不断在风雨中来回走动,引导市民有序排队。许多居民冒着大雨前来检测,一把把雨伞仿佛一个个移动的彩色蘑菇,给这紧张的检测现场平添了几分美丽。

  几轮核酸检测下来,居民们早已习惯整个检测流程。然而,多天的居家办公、多次上下楼的核酸检测,再加上今天大风大雨,许多居民的情绪多有波动。服务主动一些,语言亲切一些,话语贴心一些,就可以缓解他们焦躁和怨言,也有利于提高核酸整个工作效率。今天我们除了给现场等候人员进行引导分流、有序排队维持现场秩序,协助医护人员登记信息之外,更多的是心理的疏导,鼓劲打气,疏导劝慰,每一个志愿者,不仅仅是工作人员,还担负起心理咨询师的职责。

  一下午久站,刺骨的寒风早已吹透心窝,冰凉的雨水顺着防护面罩流下,僵硬的双脚已经冷得没知觉,只能在原地不停地蹦跳踱步以此取暖。突然,头顶移来一把雨伞,抬眼望去,是一位小区的居民,隔着口罩,我们不曾言语,我们不曾相识,却犹如久别重逢的朋友,相识一笑。渐渐地一把把雨伞,慢慢地绽放在一身白的医护工作者的头上,开放在一身警察蓝上,怒放在一群群红马甲上。

  风雨同舟战疫情,我们从而就不是孤军奋战,我们的每一分付出,这座城知道,南昌人知道。每次志愿服务餐饮店送来的爱心餐暖心暖胃,爱心企业送来的物质解我们的燃眉之急,爱心人士的凡人善举总能让我们热泪盈眶。

  “一朵云能载多少思念的寄托,在忽然相遇的街头,当我们擦身而过的那短短一秒钟……”聆听着好友发来的助力MV,听着听着就哭了。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想替别人撑把伞。人生的路从来都不好走,但哪怕暂时身处黑暗,也不要忘记,我们也可以让自己活成一束光。 你付出几分爱,爱就因你而圆满了几分。照亮别人,亦是成全自己。

  期待我的大南昌,春暖花开疫情散,不负春光不负卿。

  战役第6天:倒春寒中的暖阳。

3月23日 晴转阴

  结束志愿服务回到家,已经是6点,一天没喝一口水,嘴唇干裂的发烫,喉咙感觉要冒烟了,端着水杯大口大口的吞咽,温热的开水自喉咙顺滑而下,瞬间五脏六腑的干涸和枯纹都被慢慢烫平了。连着喝完4杯水,满足的打了个饱嗝,才觉得自己活过来了。

  窗外,曾经这个红谷滩最喧嚣鼎沸的万达广场,此刻静悄悄的,几处微弱灯光仍倔强地亮着,曾经车水马龙的马上上,只剩下偶尔疾驰而过的车辆,匆匆的来,匆匆的走,留下的又是一片寂静。

  从3月16日以来, 7天过去了,核算也进行到了第四轮。南昌的疫情牵动人心,在全面清零的公告中,我们看到了南昌力量,也看到了南昌速度。在一轮需要八个小时才能全部完成核酸检测,四轮核酸只要三个小时。全程戴口罩,保持一米线,有序来排队,扫码张嘴测,这些被我们变成现场检测口诀的提示语,已经成为居民们行为习惯,一股“你在守护我,我来温暖你的”的“双向奔赴”的暖流,让这场疫情“围剿清零”攻坚战温情慢慢,爱意浓浓。

  中午时分的检测点,是我们快速解决午餐的“卡口”,我们拎着快餐盒到广场旁边的草地上,大家熟门熟路的席地而坐,各地埋头解决温饱。端在手里的热饭,挑出来被风一吹,送到嘴里时已经感觉不到温度,想到下午还几个小时的站岗任务,一上午滴水未进的喉咙使劲吞咽着。

  “老师,老师,你在哪?”一个焦急的声音从广场那头传来

  老师这个字一响起,我们的神经立刻就敏感起来了,大家不约而同的放下碗筷,朝广场走去。

  一个小女孩双手小心翼翼地提着一个袋子, 站在广场的中央到处张望,被风吹杨的头发遮住了她的双眼,双手却紧紧拽住袋子不肯去轻屡一下头发。

  “晚清,我在这里,你怎么来了”三六班的王翠老师立刻就认出了那个孩子。小女孩听到声音,惊喜地想冲过来,跑了两步又停下,紧张地看了一下袋子,才慢慢地向我们走来。

  “老师,我和妈妈今天包了饺子,煮了一碗给你吃。”红红的脸蛋上,一双大眼睛满是期待的目光。接过孩子的袋子,揭开裹着层层保鲜膜的饭盒,一碗还冒着热气的水饺呈现我们面前,汤汁已经撒了一半,小女孩看着汤汁四溢的饭盒,笑容有些呆滞。

  “这水饺包的真好看,这水饺肯定很好吃……”大家七嘴八舌地说着。

  “来!来!来!我们大家一起吃!”王翠老师吆喝着大家一起分享美食,一个个白白胖胖的饺子躺在葱绿的葱花中,是那么的引人垂涎。公筷转动之下,一群人一人一个,一碗饺子瞬间见底。温热的饺子一口咬开,鲜美的汤汁与肉馅在口腔中炸开,暖暖的敷贴着我们的胃,我们的心。

  “好吃吗?”“好吃!这是我们吃过最好吃的饺子。”小女孩看着我们呼哧呼哧吃得不亦热乎的样子,窃窃地笑了,大大的眼睛里都是满足和喜悦。

  一碗水饺,温暖了我们疲惫的心灵,一份感恩,牵动着感人师生的情怀。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战疫路上,你的付出,终有人会看见,你的爱,也终会被记住。

民进市委会为疫情防控建言献策

  本轮疫情爆发以来,民进市委会为抗击疫情积极建言献策,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已向市委办公室信息科、市政协、民进省委会投稿社情民意信息11篇。分别是:《关于组建三级抗疫人员库的建议》《关于进一步完善我市市民第三轮核酸检测排队风险防控工作的建议》《关于加强疫情期间农村红白喜事管控的建议》《关于核酸检测时设置特殊通道的建议》《关于机关干部就近辅助社区做好疫情防控的建议》《关于紧急叫停部分中小学在疫情防控“清零行动”期间要求教师值班的建议》《关于加强中高风险地区来昌来赣人员落实疫情政策精准管控的建议》《关于农村疫情防控期间不耽搁春耕生产的建议》《关于进一步加大对疫情影响下企业招工用工保障力度的建议》。

  虽然全市范围开展的南昌突发新冠肺炎疫情社会面“清零行动”已近尾声,但南昌民进组织及会员们,依旧坚守在疫情防控的工作岗位上,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为守护人们群众的安全健康筑起坚不可摧的生命之墙。

作者:胡琨
责任编辑:叶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