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进网站 > 民进新闻 > 地方要闻

苏州民进“江南文化行”:持先贤之灯,行规矩大道

发布时间:2025-08-08
【字体:

  苏州民进以“江南文化行”为创新载体,将主题教育“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的核心要求与深厚的地域文化基因深度融合,通过寻访先贤足迹、传承精神谱系、践行履职担当,让主题教育内容深入人心。

  文脉溯源:在先贤足迹中筑牢初心根基

  “只有跟着共产党走,才是在正道上行。”这沉甸甸的政治嘱托,镌刻在民进苏州市委会机关会史展陈馆马叙伦铜像的大理石基座上。市委会开启主题教育的第一步便是创建了会史馆、进一步深入研究了会史,更丰富了会史展陈。在这里,市委会领导班子成员、机关干部、会员代表们反复品读先贤遗训,重温民进创建、发展的历史……这,是主题教育启程的号角,也是苏州民进“江南文化行”融入主题教育内核的起步。

  在上海民进成立旧址复原场景中,会员们穿越时空,触摸1945年12月30日马叙伦、王绍鏊等先贤创立民进时“发扬民主精神”的滚烫初心。

  苏州大学博物馆,江苏省属高校第一个历史系创办者、民进苏州地方组织筹创者,曾任民进中央委员的民进苏州市委会首任主委柴德赓纪念展厅里,先生后人捐赠的手稿与信函,无声诉说着苏州民进创立之初的筚路蓝缕与坚定信念。机关干部们翻阅着刚出版的《柴德赓日记》对话这位民进市委会最早的领导人,仿佛听到他的谆谆教诲:廉洁自律、奉献开拓、立会为公……

  “茧庐”——程小青故居,在这里,追寻这位以“霍桑探案”闻名的早期会员心系民生的双岗担当故事,激励着当代会员在讲台深耕教育“双减”,在笔端守护“江南文化”。

6月18日,纪念周瘦鹃先生座谈会暨《周瘦鹃诗词集》发布会在苏州市公共文化中心名人馆举行。

  文心铸魂:以先贤风范校准作风坐标

  “以诗入景,以景传情”——周瘦鹃先生盆景艺术中蕴含的“淡泊名利、服务人民”品格,在纪念其诞辰130周年之际被提炼为“树形象”的鲜活教材,深深浸润会员心田。这种文脉滋养在“江南文化行”中处处开花:

  学习传承:承办市委统战部“周五学习会”,组织各民主党派干部赴甪直叶圣陶研究中心沉浸式学习;吴中区委会创排中篇评弹《叶圣陶》,以艺术再现教育情怀。精心制作王绍鏊、叶圣陶纪念馆专题视频,让会史教育基地以其一馆一场、一图一影,生动诠释先贤“立会为公”“履职为民”的一生追求。吴江青年会员成立会史讲解团,拍摄会史讲解视频,将民进人永恒的精神标尺传扬践行。

  课题研究:苏州民进会史、谢孝思人物事迹等课题立项。档案典籍成为思想富矿。《中国民主促进会史》等文献与地方志馆、教育博物馆的丰富馆藏,共同构筑了主题教育的立体教科书,让先贤精神穿越时空愈发清晰。

民进吴中区委会积极响应苏州民进“江南文化行”活动号召,于5月30日下午,联合吴中区教育局,在区教师发展中心成功举办中篇评弹《叶圣陶》专场演出。

  文以载道:用规范履职书写时代答卷

  从王绍鏊创会的赤诚,到谢孝思为保护苏州古城与园林奔走疾呼的壮举,先贤用行动昭示:作风建设的生命线在于“为民服务”的实效。

  这份实效见于文化深耕的微光:“书香民进”“会员大讲堂”“文化大讲坛”“我与大师有个约会”名家汇聚,思想激荡;44年如一的“书画拥军”墨香不断,“翰墨丹青绘军魂”情暖兵心;“同心筑梦八十载”书画巡展线上线下辉映,“墨韵江南”活动深入社区,“同心书画室”翰墨飘香;于洁、尤苑、严西平等榜样教师分享传递志愿精神,让双岗建功的薪火代代相传。

  这份实效更凝结于精准建言的智慧。谢孝思先生保护古城的远见卓识,激励着新一代会员。成立会史研究中心,重走留园修复路、访谈亲属、深挖档案,在“一砖一瓦皆较真”的研究中体悟“调研实、履职精、建言准”的真谛。如今,这份严谨已化作“问题清单+整改台账”的闭环管理机制:领导班子下沉基层,深度参与、查摆问题;常熟市委会强化警示教育;高新区教育支部建立常态学习制度。

  从民进创会旧址到吴江同里小桥、吴中甪直讲堂,从苏州古城首个修复园林到名人馆、会史馆、会员之家,一路行走,一路追寻。王绍鏊、叶圣陶、柴德赓、谢孝思、范烟桥、周瘦鹃、程小青……先贤群星璀璨,其风骨文章、调研手迹、书画佳作,在行走与研究中交相辉映。

  当江南文化的温润底蕴遇上主题教育的淬炼要求,当先贤的明灯化作今日的行动坐标,那盏由文化、教育、出版先贤点燃的精神灯火,必将在新时代的征程上,照亮更多苏州民进人“强作风、树形象”的履职之路,在正道上行稳致远。

作者:民进苏州市委会
责任编辑:邵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