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中央经济委员会、社会和法制委员会赴广东调研
调研组在农村宅基地实地调研
近几年,随着房价的不断攀升,全国各大城市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小产权房和城郊农村宅基地的流转问题,其旺盛的需求背后存在着法律滞后所形成的潜在风险,是一个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
为进一步深入了解和分析近年来农村宅基地和小产权房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切实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7月28日至8月1日,民进中央经济委员会、社会和法制委员会调研组赴广东省,围绕“农村宅基地与小产权房及农村住房保障问题”在广州和深圳进行了调研。
目前国家关于农村宅基地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法律规定和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运行存在哪些矛盾?农户和农村集体管理者开发出售“小产权房”,对房地产市场中的购房者、开发商和地方政府三者利益结构的影响,以及进一步对国家土地宏观调控政策会带来哪些影响?目前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短期效果和长期效果如何?如何借鉴国外土地管理和市场交易的成功经验,以制度创新解决城市化与保护耕地的矛盾,促进城乡统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着诸多问题,调研组先后与广州市白云区、深圳市龙岗区的国土局、规划局、发改委、建设局、税务局、拆违办等单位进行了座谈和交流,并深入两市的郊区、城中村、街道、农户进行实地调研,掌握了大量一手资料。
调研组在调研中看到,在广东地区,导致小产权房问题产生的原因有两个:其一是上世纪90年代初期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受房地产市场热的影响,盲目跟风开发;其二是开发商为压缩开发成本,不足额缴纳有关税费,无法取得合法用地手续。尽管广东省政府和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有效地抑制了该问题的发展,并使该问题在部分地区得到了缓解,但是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存在着如下难点或瓶颈,即小产权房牵涉众多弱势群体的利益,草率处理会引发更多社会多问题;由于前期建设未经审批,其土地利用和建设都不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补办手续存在法律障碍。
针对上述问题,调研组认为小产权房不仅涉及城乡房地产市场管理的政策层面的问题,而且涉及到农民宅基地的产权属性以及城乡土地资源统筹规划等制度层面的问题,问题的解决必须要在立法和政策两个层面寻求突破。当务之急,调研组以为应从解决城镇居民住房问题入手,杜绝小产权房的继续蔓延;同时,尊重历史,针对不同情况,研究政策层面的解决方案。
民进广东省委会、深圳市委会对此次调研给予了大力支持。省委会副主委鲁开垠、市委会主委张效民等亲自参与部署和调研。
民进中央经济委员会主任、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蔡继明,民进中央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委员、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律师、高级合伙人李大中,民进中央经济委员会委员、华夏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付英奇等参加了调研。
据了解,民进中央经济委员会、民进中央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围绕“农村宅基地与小产权房及农村住房保障问题”已经并将陆续在河北、河南、天津、吉林、北京周边地区展开调研。
(责任编辑:张政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