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进网站 > 民进新闻 > 民进要闻

全国政协十届二次会议民进组关于《加大三北防护林工程投资力度的建议》(摘要)

发布时间:2004-03-08
【字体: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以下简称三北工程)于1978年启动,是我国最早由国务院批准上马的林业生态建设工程。三北工程的治理对象包括我国90%以上的风沙危害区和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黄土高原,是我国最为重要的生态屏障。

    按照总体规划,三北工程的建设范围包括我国西北、华北、东北13个省、区、市的551个县级行政区,总面积406.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42.4%。规划从1978年开始到2050年结束,历时73年时间,分三个阶段、八期工程进行建设,使区域内的森林资源增加3508.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由1977年的5.05%提高到14.95%,使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根本好转。

    25年来,通过第一阶段的建设,缓解了我国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的趋势,拓宽了人们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工程区内20%的沙化土地得到初步治理;1000多万公顷沙化、盐渍化和严重退化的牧场得到保护和恢复;毛乌素、科尔沁两大沙地林木覆盖率分别达到15%和20%以上;黄土高原40%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了初步治理;区域内64%的农田实现了林网化,使2130万公顷的农田得到了有效保护。

    三北工程还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发展,加快了农民脱贫致富步伐。工程区森林蓄积量由1977年的7.2亿立方米,增加到近10亿立方米,木材供需矛盾得到了缓解。营造薪炭林9l万公顷,解决了600多万户农民的烧柴问题。营建灌木饲料林500多万公顷,为畜牧业提供了饲料资源。营造经济林369万公顷,年产干鲜果品1255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近五分之一,销售收入可达170亿元。经济林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成为地方重要的经济支柱和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三北工程的建设规模、实际持续建设时间都举世无双,被誉为世界生态工程之最。世界银行、联合国有关组织和友好国家将三北工程列为优先援助项目。三北工程已成为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建设的标志性工程,是中华民族生态建设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也是人类建设史上的伟大壮举。

    本世纪以来,我国林业建设进入了大发展、大跨越的新时期,年度投资和造林任务均达到了空前的规模。三北四期工程在这大好的形势下启动,经过三年的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也面临着严重的问题和困难。

    据了解,根据国家批准的规划,三北四期工程从2001年开始到2010年结束,共需投资354.12亿元(其中中央专项投资156.24亿元),完成造林14250万亩。但是,200l—2003年,实际共完成中央专项投资15亿元,三年的投资总和只相当于规划中一年的规模。三北四期工程年均15.6亿元的中央专项投资始终未落实,年度中央投资只占全国林业中央投资的1%多一点,与国家级重点建设项目的地位很不相称。

    为此我们建议,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精神,按照已批准的规划为三北工程安排中央专项投资,考虑到前三年投资严重不足的实际情况,建议每年安排中央专项投资。促进建立多元投资机制,使投资到位,工作到位,人的责任心到位,从而使工程效益尽快发挥出来。
作者:
责任编辑:qichunl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