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进网站 > 民进新闻 > 民进要闻

新闻背景:中国“两会”历史上的若干“第一”

发布时间:2006-03-03
来源:中新网
【字体:

    中新网3月2日电 一年一次的全国“两会”即将召开。据北京日报·理论周刊介绍了中国“两会”史上的几个“第一”。 

    人民政协的第一件提案 

    人民政协历史上的第一件提案产生于1949年9月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这份由郭沫若、李济深等44人联名提出的《请以大会名义急电联合国否认国民党反动政府代表案》。 

    第一次差额选举 

    1979年7月1日,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将候选人和应选人的等额选举改成差额选举,把直接选举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范围扩大到县一级。 

    人大代表的第一次质询 

    1980年9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北京团的170多名代表就宝钢工程建设中的有关问题,向冶金工业部部长唐克等人提出质询,这是人大历史上首次质询。 

    第一张弃权票 

    1982年,在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在通过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时,第一次出现了三位代表投弃权票的现象。新华社记者李尚志要求对此如实报道,他认为这能反映中国的民主化进程,同时也尊重新闻的真实性。与会的邓小平、胡耀邦、杨尚昆得知后,对记者的做法表示赞同。 

    人大代表议案制度第一年 

    1983年首次实行代表议案制度。当年全国人大代表仅提出议案61件,而至2003年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共收到代表提出议案1050件。20年时间,议案数量提高了近18倍。 

    第一张反对票 

    1988年,在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人大代表黄顺兴这位“立法委员”在人民大会堂投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史以来的第一张反对票,当时他还提出了设立“秘密投票处”的建议。 

    人大代表的第一个联系点 

    2004年初,浙江省义乌市的全国人大代表周晓光,第一个设立全国人大代表联系点,第一个通过电视广告向选民征集议案,从而引起关注。 

    第一次立法听证会 

    2005年9月27日,全国人大就修改个人所得税法在北京举行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立法听证会。此次听证会是立法法规定听证制度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过程中的第一次立法听证会。
作者:鲁述强
责任编辑:qichunl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