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隽琪主席会见出席论坛的 中学名校校长、教育界官员和专家
9月17日、1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严隽琪在南京会见了出席2009年海峡两岸基础教育论坛的部分省区市和台湾、香港地区中学名校校长、教育官员和教研机构的代表,并与他们亲切交谈、合影留念。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罗富和,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协会副会长朱永新,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全林,江苏省政协副主席、民进江苏省委会主委、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陈凌孚,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秘书长赵光华,中国教育协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王本忠参加了会见与座谈。
严隽琪代表民进中央热诚欢迎全国各地与会嘉宾,特别是来自祖国宝岛和香港特区的中学名校校长和教育界官员及专家。她愉快地回忆了1992年自己首次赴台进行科技交流的情况后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教育为本、教师为先。教育兴、人才兴、国家兴、民族兴,这是中小学教师占会员总数70%左右,拥有一批名师、名校长的中国民主促进会成立六十多年来始终不渝的追求。此次论坛以“教师专业发展”为主题,促进海峡两岸基础教育领域的交流合作与共同发展,“小题目”可以做“大文章”。台湾、香港地区的基础教育工作者、管理者和研究者有很多宝贵经验和研究成果,值得大陆基础教育界进一步了解,相互学习和借鉴。我们相信,通过两岸三地教育界同仁的深入交流和研讨,此次论坛一定会取得具体实在的收获和效果。
陈云林回应了在座的台、港教育界人士对进一步扩大海峡两岸学校和师生间交流的期望,指出近年来大陆方面不断扩大两岸教育领域交流的规模,如邀请台湾学生来大陆参加夏令营、冬令营,每年最高人数达4000人。他充分肯定此次论坛在南京举办的意义,对大陆和台湾、香港地区教育界人士为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作出的积极努力给予高度评价。
台北市教育局副局长林腾蛟说,参加本届海峡两岸基础教育论坛,行前专门做了准备,很愿意与大陆教育界同仁交流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思考和心得。大陆与台湾同根同源,在教育的发展创新中面临很多共同的问题,我希望能在教育的政策与实践两方面进行交流切磋。
台北市立大理高级中学校长谢念慈说,每一次来大陆,无论是学习还是参观,都非常期待。走出台湾岛,对我们最亲的地方就是大陆,让我们有宾至如归的感觉,照顾得比在自己家里还要好。“大恩不言谢”,我们要把这份情感记在心里、带回学校,让台湾的下一代更能了解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以及中国人在世界上需要扮演的角色。
台湾建国中学校长蔡炳坤说,目前两岸的教育文化交流非常密切,以我校为例,一年至少要接待十批来自北京、上海等地的赴台参观考察团队。我们希望这种交流不仅限于这两个大城市,南京这样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教育发展领先的城市也应在交流之列。因此应创造更多机会,两岸学校、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访还需要进一步扩大。
香港国民教育中心总监吕如意博士说,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硬实力已走进世界舞台,而在国际舞台上再发展,软实力是一个重要标志。现在全世界越来越多的人学习汉语,学习中华文化。中国要为世界作出更大贡献,中华教育责无旁贷,校长是重中之重。目前香港和内地在教育方面有很多交流,我们愿意把香港的情况介绍给大家,与内地、台湾的同仁一起为培养我们国家未来的栋梁而努力。
台北县立尖山国中校长刘淑芳说,我父亲是青岛人,公公是湖北人,我是第一次来南京,心情非常激动。希望两岸三地教育界的朋友们借助这样一种学术交流平台,提升教师和教育的水平,让中华文化培养出来的学生在世界上发光发热。
新疆乌鲁木齐市70中校长李志贵说,新疆的基础教育事业在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在全国各地的支援下,有了很大的发展。能参加这次论坛,向兄弟省区市和台湾、香港地区的名校名师学习,机会非常难得。我要把他们的经验带回去,办好自己的学校,更好地服务于新疆的民族团结和经济社会发展。
南京师大附中校长王占宝、台湾忠信学校校长高天极\ 台湾国立中坜高级商业职业学校校长李丽花等也在座谈中发了言。
江苏省政协常委、民进江苏省委会副主委徐菊英,国台办交流局副局长严中洲,民进中央宣传部部长高保华、研究室主任高友东、参政议政部副部长闻连利、社会服务部负责人刘文胜也参加了会见与座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