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隽琪主席视察北京昌平农家女实用技能培训学校
严隽琪主席代表民进中央向农家女学校捐赠1000册图书
7月20日,应吴青女士邀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严隽琪视察了北京昌平农家女实用技能培训学校(简称农家女学校),与师生们亲切交流,发表了讲话,并代表民进中央向学校捐赠一千册图书。
农家女学校创办于1998年10月,是一所专门面向农村妇女的公益性、非营利性、非学历培训学校。学校的资金、物品全部来自国内外爱心人士、社会群体组织,民主党派、公司企业和基金会的无私捐助。十年来已培训学员8000多人次,覆盖全国26个地区,22个少数民族。
这所学校的第一笔创办资金来自近、现代著名作家冰心先生捐出的稿费,现由冰心先生的女儿吴青女士任理事长。建校以来,学校一直秉承冰心先生“有了爱,就有了一切”的信念,强调爱心和社会责任感,把做人和做事结合起来,为贫困地区农村妇女和大龄辍学女青年提供短期就业前的实用技能和综合素质培训,帮助她们自立于社会,改写自己的命运。
在吴青女士的陪同下,严隽琪主席在计算机班观看学生操作
在吴青女士的陪同下,严主席视察了农家女学校,观看了幼师班、计算机班、美容美发班、月嫂班的教学,并饶有兴致地询问了师生们的学习生活情况。了解到学员们来自全国各地,通过短期的学习培训确实学到了一技之长后,严主席点头赞叹不已。一位计算机班的学员欣喜地说,“在家乡时我从没摸过电脑,现已学会简单的编辑和排版了”,一位月嫂班的学员掩饰不住内心的感激:“我们从来没有参加过这样的培训班,不收一分钱学杂费,吃住都免费。”
经过10年的艰难探索,农家女学校形成了独特的办学模式,即农村社区妇女骨干培训项目与农家女助学金培训项目。多年来,学校竭力做好对农村社区妇女骨干培训,使农村妇女广泛参与到参政议政、市场经营、扫盲学习、社区妇女骨干能力建设、妇联干部能力建设等活动中来,还针对受到严重地震灾害的四川地区,开设了灾区卫生防疫及心理辅导培训,共有151期5600多名妇女成为受益者。
与此同时,学校施行了农家女助学金项目,专门资助农村贫苦地区和贫困家庭16岁至20岁的大龄辍学女童或女青年,为她们开设有计算机操作、电动缝纫机操作、美容美发、餐饮服务、幼师等课程培训。仅2008年一年,就开办了37期培训班,受训学员达1250人次。截至2009年4月底,共培训101期学员2679名,其中大半由学校推荐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就业。达到每户走出一个农家女,基本实现一家脱贫,使大批农家女学员改变了生活轨迹。
在严主席与学校师生的座谈会上,吴青女士动情地说,“要改变中国,就要改变农村;要改变农村,就要改变妇女”,“在世界人口中,妇女人口占了一半,如果妇女得不到发展,世界就缺少了50%的发展智慧和潜能。更重要的是,妇女得到发展,会带动后面几代人”。农家女学校“花骨朵儿”合唱团为严主席一行演唱了“我们是自豪的农家女”等歌曲。严主席说:“学员们接受的教育在她们的歌声和精神风貌中得到了体现,使人感受到教育的真谛,就是使每个人能够自尊、自立、自信,使人类的文明得以传承”。严主席深情缅怀了学校的创始人,以真善美影响了好几代人的冰心先生,她说:今天再次回忆学习冰心老的教诲,使我们感受到了爱的传承;学校的建设者们直面社会需求,明知困难重重,仍然愿意付出真心和爱心,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朝着“团结、自立、分享、共建”的目标不懈努力。
听了吴青女士和罗兆红校长对学校情况的介绍后,严主席说,民进是以教育为主要界别和特色的参政党,始终关注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在当今社会大变动,信息化、工业化加快的形势下,构建一个现代化的教育体系,为任何人,在任何时候,提供一个最合适的入口,使其通过接受教育改变自己的命运,是十分必要的。而且这种体系应该是开放的、包容的、灵活的,决不能只有一种模式,一种评价标准,要让一切有志于教育的人都能找到途径,一切投入给教育的资源都能得到最佳的应用。这一体系的建立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严主席指出,“三农”问题是民进长期关注的参政议政的重大课题。建设新农村,发展新产业,关键在提高广大农民特别是农村妇女的素质和技能。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发展民办教育,通过教育来扶贫,是一个十分突出、迫切的问题。目前学校在招生、考核、经费来源、扶持政策等方面存在一些困难,既有思想观念上的问题,也有体制机制上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多个部门合作。我们愿意对此做进一步深入的调查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
严隽琪主席与教职工合影
视察结束后,严主席与学校教职工合影留念。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秘书长赵光华,宣传部部长高保华、研究室主任高友东、研究室副主任左延珠、社会服务部负责人刘文胜一同参观了农家女学校。
(责任编辑:张政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