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进网站 > 民进新闻 > 民进要闻

王佐书为西北民族大学师生作系列讲座

发布时间:2009-06-17
【字体:

    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切实提高高校管理水平、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早日成才,受西北民族大学(甘肃兰州)邀请,2009年6月8日至10日,民进中央副主席王佐书为该校师生作系列讲座。

    6月8日下午,王佐书在该校城关校区为全校教师作题为《为教师育人及专业发展提供研究线索》的专题讲座。讲座共分三部分,一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社会背景,二是教师育人的基本要求及完成教学目的的方法,三是教师如何做好专业发展。

    王佐书首先对我国的教育方针、教育方针的基本功能、教育方针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作了介绍,分析了当前社会最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提出了做好学生教育工作首先要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看法,并详细分析了思政工作的基本规律、学生思想所受的影响、学生成长的环境和大学生的主要特点。

    针对我国高校教师实际,他提出“智慧需要智慧的启迪,人格需要人格的教育”的观点,并对教师教书育人的基本要求进行了阐述:一要寓育于教,二要以身作则,三要言传身教,四要因人施教,五要诲人不倦,六要润物无声,七要渗物无痕,八要持之以恒,九要遵循规律,十要与时俱进。王佐书详细介绍了完成教学目的的方法:一是注重学生知识结构的培养;二是注重学生技能结构的培养;三是教师要努力提高表达能力、诊断学生学习困难的能力,不断提高教学行为的条理性和逻辑性;四是教学中要考虑学生智力因素;五是加强对学生非智力因素(艰苦奋斗精神等)的培养;六是不仅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给其学习方法;七是要教给学生科学的方法以及产生方法的方法;八是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九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态度;十是培养学生的情商;十一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十二是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在教师如何做好专业发展中,王佐书指出,教师要从定位、目标、特色看发展,从人才、器材、教材、科研成果看发展,从发展趋势、社会需求、国内外形式、区域特色看发展,从关键时期、关键问题、关键决策看发展,从承担的任务看发展,从改革的角度看发展。最后,王佐书满怀期待地对全校教师讲到:“在科学研究的地图上,去探索从来没有人走过的足迹即科学研究的空白点,常常是创造发明的沃土。”

    6月9日晚,王佐书在该校榆中校区作题为《为大学生早日成才助力》的专题讲座,校党委副书记王扎西及学生处、校团委、就业处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各院部同学聆听了本场讲座。讲座由党委副书记王扎西同志主持。

    王佐书首先由学习的过程是全人格参与的过程引入,指出工作、生活同样需要全人格的参与,强调大学生在从学校到社会转变之前培养“全人格”的重要性,并就此提出八个问题帮助大学生早日成才:一是社会需要什么样人才;二是如何提高社会竞争力;三是大学生学习的努力方向;四是要脚踏实地,树立远大目标;五是保护好身体;六是培养素质;七是做事要诚实守信,讲究原则;八是孝顺父母、报效祖国。

    在谈及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时,王佐书说,“社会需要有竞争力的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可持续发展的人,要充分发展非智力因素,在发展智商时更要注意情商的发展。”同时,强调了学习作风、终身学习、创新精神等素质对大学生成才的重要性,要求新时代大学生们要具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在谈到如何提高社会竞争力时,他指出现代社会竞争力主要是软实力的竞争,即人品、作风、素质等“全人格”的竞争,而作为硬实力的技能已失去原先的“魅力”,“一次充电,终身放电,一项技能能吃一生的时代结束了,新时代大学生应自觉培养自己提高竞争力”。

    在谈到学习的努力方向时,他建议大学生朋友们要逐步完善知识结构,不断提高抽取本质抽象概括能力、处理信息能力、创新实践能力、表达能力,发展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尤其是自信心),掌握学习方法,培养科学思维方式,注重社会价值观体系和团队精神。

    讲座举例生动,语言幽默,内容丰富,多次被同学们的热烈掌声打断。讲座临近结束时王佐书送给在座的大学生朋友们六字箴言“铸志、铸业、铸人”共勉,希望大学生朋友们早日成功成才。

    6月10日下午,王佐书作题为《为学校有效管理机制的建立与实施提供研究线索》的专题讲座。讲座共分学校的实力、体制、机制、制度、作风五部分。他把学校的实力分为硬实力和软实力两种,指出研究学校的实力实际是规划学校的蓝图,是比规划图更为实际的一种“规划”,是领导学校发展的领导,是指挥学校领导的指挥。

    他指出体制是不同部门之间权利责任的划分,体制决定机制,体制决定活力,体制决定工作效率;机制是同一部门内部的工作方式以及由工作分工形成的相互之间的关系,机制决定能否有效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责任心,决定工作的成本;制度是调节工作机制最有效的工具,是看干部的工作是否到位、到位而不越位的起点、终点和关键点,体现了一个单位的管理水平、管理思路。

    他强调了工作作风对于个人和集体的重要作用,指出工作作风不仅反映了一个人的基本素质,更反映了一个单位的风气和精神面貌,下级人员的工作作风常常是上级领导工作作风的一面镜子,一个单位的工作作风常常是合作伙伴想不想、愿不愿、敢不敢与之合作的重要背景。

    王佐书在讲座最后对该校行政管理干部提出了几点殷切希望:一是做好“三关三切”,即看准关键时期、关键问题、关键决策,决策要切合时宜、切实有效、切实可行;二是凡事要找准时机;三是凡事要注意场合、态度;四是做四“力”干部,即有体力、脑力、耐力、魄力;五是做四“劲”干部,即会储劲、借劲、合劲、用劲;六是做四“机”干部,即能识别机遇、抓住机遇、利用机遇、发展机遇;七是做三“镜”干部,即看得高远的望远镜、看得清楚的显微镜、看出本质的广角镜;八要做三“到”干部,即责任心到位、人到位、措施到位;九是要做好“龙头”干部工作,即确定龙头、打扮龙头、发展龙头、利用龙头。

    校长赵德安对王佐书的讲座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讲座高屋建瓴、内容翔实、范围广泛、指导性强,不仅对学校今后管理队伍的建设发展有重大启示作用,更为西北民族大学不断提高行政管理干部综合素质、建立科学有效管理机制、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全校师生员工尤其是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要深刻领会讲座精神实质,做好学习实践活动各项工作,做好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为不断突出办学特色、提升发展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民族大学继续努力奋斗。

 

(责任编辑:温迪)

作者:王强综合
责任编辑:qichunl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