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中央机关干部赴张家港等地学习考察
考察团一行参观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
提高机关干部的素质,是近年来民进中央开展机关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重要目标,也是民进中央建设高素质参政党机关的一项重要举措。4月20日至23日,民进中央首次组织机关全体干部赴苏南地区进行学习考察。这次考察活动是在许嘉璐主席的倡议下成行的,将围绕什么是历史的新起点、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等主题展开。
4月20日至21日上午,考察团取道无锡进入张家港市,先后参观考察了暨阳湖生态园、梁丰生态园和三利农业科普园,沙钢集团、东海粮油集团和银河电子集团,东湖苑社区、元丰社区、韩山社区和巨桥村等项目。当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建设者与环境资源的和谐共处,特别是市委和市政府以人为本、富民优先的执政理念,使考察团成员大开眼界、大长志气、大增信心,特别是参政党机关干部的责任心。
正如考察团团长、民进中央办公厅主任吴新秋在全团听取张家港市委副书记、市长王翔的市情介绍后所说的:“张家港如何能从一个经济不发达地区迅速崛起,是需要深入思考、挖掘和学习的。另一方面,张家港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更是为江苏乃至全国作出了典型示范。”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实现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是张家港市的一条重要经验。
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是张家港发展的一个缩影。从1975年靠45万元贷款起家到现在拥有总资产约450亿元,沙钢集团从一家制作螺纹钢的小厂发展为目前国内最大的电炉钢和优特钢材生产基地,在中国制造业500强中名列第十六位,在全国民营企业中名列第三位,去年铁、钢、材的产品销售收入达588亿元。在轧钢车间考察团成员看到巨大的钢锭被轧成钢板,填补了国内制作船舶特种钢板的空白,同时生产过程中95%以上的“三废”实现了循环利用。沙钢又快又好的科学发展思路和打造“绿色钢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获得了考察团的一致好评。目前,张家港已经形成了民营经济、规模经济、外向型经济三足鼎立的良好格局。
张家港的经济社会发展贯彻了以文化为内涵、以育人为根本的指导思想。首先是形成并发扬光大了张家港精神,考察团成员认为“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十六字张家港精神已经深入当地干部群众的心里,成为张家港的发展之魂、力量之源。考察之中,大家处处感受到文化陶冶情操、塑造心灵和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作用。在社区,“和合文化”是一大特色:“和如桥梁,可以沟通情感的天堑”、“和如纽带,可以维系邻里的亲情”;在城市管理中,以文化促进干部群众的道德自律:“一身正气敢碰硬,两袖清风不染尘”、“礼让海阔天空,争抢飞来横祸”、“除了脚印什么都不留,除了摄影什么都不取”;在对外宣传中,深刻挖掘自己的文化资源,打造了“说长江、画长江、唱长江”系列长江艺术文化品牌。考察团的成员都感到张家港的文化建设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入脑入心,对民进中央机关的文化建设也有很多启示。
张家港发展起来之后,让老百姓得到更大的实惠是当地党委和政府的最大愿望。市委、市政府深入实施富民工程,优化生态环境,促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2006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625元;全市城镇社会保险参保率、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和老年农(居)民享受社会养老补贴覆盖面均稳定在99%。市政府先后投入100多亿资金用于绿化城市、改造环境,在暨阳湖生态园和梁丰生态园,大家看到湖水清澈、林木茂盛、鲜花盛开、游人如织,人们脸上流露出对碧水蓝天的热爱,对建设和谐美好生活的希冀。在东湖苑社区、元丰社区和韩山社区,考察团目睹图书馆、信息港、民主议事室、人民调解室、卫生服务站、健身中心等各种社区服务设施一应俱全,并且各具特色。现在,张家港的特色社区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双拥社区、外来务工人员社区、学习社区……都在为当地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扮演着自己不可或缺的角色。
考察团的成员普遍认为,这种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的考察活动,对促进机关干部了解国情和民情,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刻理解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十分有益。吴新秋团长向大家提出,作为参政党机关的干部,在中国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该了解的东西还很多,该思考的领域还很多,该做的事情也还很多。
江苏省苏州市副市长、民进苏州市委主委朱永新,张家港市人大主任彭建平,副市长王雅方,人大副主任顾树柏,市政协副主任刘会荪参与陪同考察。民进中央机关部门负责人赵会、高保华、高友东、刘志奇、韩杰、王智萍参加了考察。
(责任编辑:张政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