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民进中央机关公务员法系列培训安排,2007年6月7日上午,机关邀请天津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刘耀臣,围绕公务员沟通协调能力,做了题为“沟通力与沟通艺术”的专题讲座。赵光华秘书长出席了讲座。讲座由徐德骁副秘书长主持。
刘耀臣教授首先向大家介绍了有关沟通的基本知识。他指出,沟通是一个双向、互动的反馈和理解过程,有效的沟通并不一定是双方共同达成协议,而是准确的理解信息。在沟通的过程中,表达方要做到精确、简单、标准化,受话方要认真倾听、重复要点并适时确认,这是沟通的要诀。沟通可分为“知、情、意、行”四个层次,即传递信息、交流情感、影响态度、引起行为。
沟通能力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表达力,即能够清晰、准确、逻辑地表达头脑中的意思;二是倾听力,即能够准确理解与判断,吸纳借鉴别人的能力;三是概括力,即能够概述别人的能力。
刘教授指出,在沟通的过程中,听、说、读、写是我们最主要的沟通方式,而倾听是首要的沟通技巧,是取得智慧的第一步,因此要让聆听成为一种习惯。要实现有效的积极倾听,需要注意使用目光接触,展现赞许性的点头和恰当的面部表情,避免分心的举动或手势,适时进行提问与复述,但不要多说,避免中间打断说话者,使听者与说者的角色能够顺利转换。
刘教授强调,与人沟通是一门艺术,在沟通的过程中,应做到以下几点:要知晓别人的优点和长处;与人交谈时,微笑是最好的语言,倾听胜过长篇大论;别探听别人的私事,无意中知道了,也要放在心里当成秘密;别人的赞美好比香水,闻闻可以,若当了真,喝下去可就惨了;坦然承认别人指出你的不足,这样,他们只会更尊重你而不是轻视你;当朋友悲伤失意时,一定要靠近一些,而朋友高兴得意时,不妨稍微离开一点;与人同行,不要走得太快,不要离得太近,给别人一些进退的空间。
结合行政机关工作特点,刘教授重点介绍了与上级沟通的艺术和工作执行中的沟通等内容。他指出,与上级沟通时,应注意事先整理好要谈的话题,并选择好沟通的时机;沟通过程中,要能够准确理解和领会上级的意图,并能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当与上级意见不同时,要尊重上级做出的决定,并积极执行;完成工作或解决问题后,要提出报告向上级汇报。
而工作执行中的沟通,首先要尊重指令传播环节,切记不要越级或绕过上级去报告工作,要遵循指挥—汇报链;其次要遵循行政执行的一般程序,即接受任务、分析并拿出办法、实施并办理、总结并反馈。同时要注意,不要加入到说三道四和流言蜚语中去;要直接与他人沟通;冲突时,焦点要针对问题,而不是个人;当处于错误的情况时,千万不要试图顽固到底,而要向人致歉以结束争论;同时,还要学会换位思考。
有效工作沟通的基本流程一般是,一要确定告诉别人的是什么信息;二要确认对方是否收到了信息;三要对方给出一个明确的理解信息,最好是让对方把理解的意思用不同方式反馈回来,以进行验证;四是对方在理解了信息之后,是否认同,是否接受这个信息(比如一项工作),如果接受,就需要给出一个承诺,比如什么时间完成,让工作进展有一个相对的可控性;五要在接近任务完成日期的时候提醒对方,让对方知道完成任务的时间快到了;六是在完成日期那一天不管对方是否完成了任务,都要给相关人员一个汇报总结,即包括对方当事人,也包括自己的上司,对方的上司及其他人员。如果对方完成了任务,就要表示感谢;如果未完成,就要把这件事告诉自己的上司和对方的上司,把事情的原委写清楚,并对接下来如何做提出建议。
徐德骁副秘书长对刘耀臣教授为大家带来这样一堂精彩、生动、全面的讲座表示感谢。他指出,沟通协调能力是公务员必备的重要能力之一,我们的工作中时时都需要沟通协调。讲座中,刘教授不但引用了大量沟通实例,还引入沟通能力测量与沟通类型调查等训练内容,形式活泼、内容丰富,为大家提供了很多好的沟通协调方法,对机关干部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切实提高沟通协调能力有很大帮助,启发深刻。希望机关各级干部认真学习,仔细揣摩,不断提升自身的沟通协调能力。
机关各部门负责人和全体工作人员参加了此次培训。
(责任编辑:朱悦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