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进网站 > 民进新闻 > 民进要闻

教师队伍建设的体制机制改革

发布时间: 2020-10-19
来源: 中国教师报
【字体:

《中国教师报》整版报道2020·中国教师发展论坛

  由民进中央主办的庆祝第36 个教师节暨2020·中国教师发展论坛近日在西安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围绕“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的体制机制改革”主题,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落实、智能时代培养卓越教师、加强教师教育资源融合、加强师范生能力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梅国平 钟志贤:智能时代如何培养卓越教师

  人工智能的发展与教育的融合促进了教育系统各要素的重组。人工智能正在赋能和形塑教育新图景,全方位赋能“环境、学校、课程、学习、教师、教学、管理、服务、评价”等教育教学要素,形塑教育生态体系。

  人工智能背景下教育的特点发生了如下变化:学习环境智能化,为学生提供泛在的、自由的、建构的、协作的智慧生态环境;学校虚实融合化,学校成为实体学校与虚拟学校无缝融合的综合体。课程变革结构化,AI背景下的课程变革是结构性的,包括课程目标、内容、形态、服务等方面。课程目标更加关注高阶能力,课程内容注重从标准化教育向个性化教育转变,课程形态将支持全时空、全受众的泛在教育,课程服务的专业化将让课程外包常态化。教师人机双师化,教师的工作形态将发生巨大变化,AI将代理教师重复性工作,承担烦琐、机械、重复的知识性教学。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设计者、督促者、激励者与陪伴者。教学人机协同化,教学形态走向人机共生共存,人机协同成为教育教学的新常态。学习凸显个性化,学习变成一种自组织的课程与活动,AI推送面向人人的个性化学习,从而使大规模个性化培养(因材施教)成为可能。评价多元数据化,包括多模态数据、多维度监测、发展性多元评价机制等。教育治理智能化,智能学情监测体系的逐步建立使校务管理、学习支持和校园管理变得更加智慧。

  总之,在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推动下,教育组织必然发生剧烈变革:以教学为链条的专业化分工;以课程为单位的教学体系重构;以服务为导向的组织机构变革;以技术为基础的学习环境再造;以数据为基础的教育评价变革。

  人工智能正在创造教育的诸多“无边界”融通,推动教育走向结构性变革。AI对教育的变革是“大无大有”的状态或境界,从而形成一种“学校无虚实、课程无边界、课堂无内外、教学无上下、学习无时限、教师无校籍、学生无学籍”的新型教育新生态。

  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教育变革新图景,当下的教师教育面临着一系列结构性挑战。外部挑战包括:综合大学试水教师教育;企业巨头抢滩教师教育;人民群众首选优质教育;社会用工选择双一流教育;许多互联网教育企业大举切入教育培训服务,等等。内部挑战包括:传统师范大学的教师教育在课程结构、教学范式、资源供给、质量意识方面存在一些顽疾,在现有模式下难以有效根除。更重要的是,现代社会对教师和教师教育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

  能力标准迭代。教师的能力标准要随着时代和社会需求不断迭代优化,教师的能力标准包含信息素养与学科能力“双核要素”。

  教师角色重塑。教师的工作形态正在发生变化,在智能技术赋能下,教师要成为“终身学习者、思维设计者、学习促进者、问题研究者、活动合作者、数据分析师、数字公民”。

  人机协同机制。未来教育是人与人工智能协作的时代,人工智能一方面对教育提出了结构性变革的需求,另一方面又将赋能教育,让教育能够发展得更好。这些都需要教师学会与机器合作。

  专业自主发展。人工智能+教育的发展态势,倒逼推动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自主发展,而这又主要是基于自主自觉的“自助式学习”。

  课程教学变革。人工智能+教育或智能时代对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范式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与挑战,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教学重心、知识升级及其教学范式。

  教育服务业态。走向大规模社会化协同的教育服务方式,需要发生根本性变革,包括服务空间开放化、教学服务社会化、服务分工精细化、服务供给协同化、教师身份交叠化等,对当下的教师教育提出了新挑战。

  面对这些新挑战,我们一定要培养智能时代的卓越教师。

  建立新型发展愿景。教师教育是教育改革的关键,师范大学是智能时代卓越教师培养与成长的摇篮。面对人工智能+教育的新时代、新图景、新挑战,针对时下教师教育存在的弊端或不足,我们要积极探索构建人工智能+教师教育新体系,培养智能时代卓越教师,造就适应新时代教育现代化需求的“大先生”。

  建设教师教育学科。立足新时代,以问题导向为旨要,重点开展新专业或新方向、新模式、新课程、新理论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凝练人工智能时代课程与教学话语体系;明确新时代教师教育学科的核心素养,比如人机协作、批判性思维和问题求解、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等能力;从学校、课程与课堂发力,推进人工智能真正走进教师教育。

  构建人工智能素养框架。明确教师应该具备的人工智能知识、人机协同思维、数据思维、人工智能教学应用能力等。同时,在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中,着力开展AI教学应用关键技术、AI与教学融合形态、教师AI教学应用素养等系列研究探究。

  培养智慧教师。面向教育现代化,教师教育必须明确以培养智慧教师为使命。教师教育要从技术应用取向转变为设计思维方法取向,助力教师成为具有融合创新力的教学设计师。

  重构教师培养模式。以现实问题为导向,正视教师教育发展面临的挑战。重构教师教育环境,创建虚实融合的智能教学环境。融合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推动教育教学环境的大规模升级改造,构建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相融合的新型学习环境,教学支持更具适切性,教学实训更具临场感和沉浸感。优化教师教育资源,形成多元开放的资源形态和供给。从学习环境到教学资源、师资队伍,创新教师教育资源供给形态,实现多元协同参与的供给模式。创新教师教育的教学模式,实现未来教师个性化精准培养。以学生为中心,在学情大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实现定制、精准的学习干预。以智能技术为依托,推进资源配置精准化、模式选择差异化、教师管理精细化、培训服务科学化。变革教师教育评价方式,建立综合性过程化评价机制。探索确立智能时代教师能力标准,提供更加多元的过程化教学评价。创新教师教育体制机制,探索新的管理体制、放权机制、用人制度、治理模式等。

  未来已来,将至已至。让我们携手推动教师教育的现代改革,探索构建人工智能+教师教育体系,更好肩负培养智能时代卓越教师的新使命。

  (作者分别系江西师范大学校长、教师教育高等研究院院长)

林松柏:推动基于能力范式的教育改革

  对师范教育而言,加强教师教育能力建设有助于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能力范式的高等教育要求采用新思维培养能够解决现实世界真问题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当然,能力范式也要求从学科课程论转向活动课程论,即从由理论到实践的知识获取方式向实践到理论的知识获取方式转变;要求突破传统的教师与学生“主客二分”的思维定式,更加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推动基于能力范式的教育教学改革,根本是转变教育理念。能力范式与知识范式教育理念的主要区别在于:

  一是制定人才培养标准的逻辑起点不同。知识范式是基于学科知识的系统性来制定人才培养标准,而能力范式是基于能力来确定人才培养标准。

  二是制定课程体系的技术路线不同。知识范式是按照知识的逻辑演进和难易顺序设计课程体系的;而能力范式是先按照能力标准进行知识解构,反推出培养既定能力标准所需要的知识范围,然后确定课程体系。

  三是教学方法不同。知识范式下的教学方法更多是课堂讲授,而能力范式下的教学方法则强调工作导向、项目贯穿式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交融的一体化教学。

  四是考核评价方式不同。知识范式的课程考核一般是通过试卷,重点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能力范式则更多采用过程考核、项目测试等多元考核方式,重点是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倡导知识范式向能力范式的转换,第一是转变教育目标和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方法,把能力培养作为组织实施教学的目标和主线,而不是单纯地把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当成目的。

  第二是能力标准的确定。基于社会需求和学校自身发展定位确定人才培养定位,在此基础上制定人才培养标准。这种能力标准的维度和基本内涵可以建构模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全球行动计划(2015-2019年)》,强调教师专业行动能力在可持续发展教育中的重要意义。诸多国家达成共识,将教师专业行动能力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并合作建立了《以可持续发展教育为核心的教师专业行动能力框架》。这个教师专业行动能力框架为能力范式的实施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方案,但具体的能力标准则要根据社会需求、体现各自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特色。

  第三是重构课程体系。新的课程体系不是基于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建构的,而是基于能力标准派生出来的。这与师范专业认证要求的根据毕业要求设置课程体系逻辑主线是完全一致的。

  第四是确定课程培养目标。根据培养目标重构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第五是改革课程考核评价方式。与能力范式培养内容、教学方法相适应的考核评价,知识范式下的以考核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对问题的解答这种静态的评价方式无法评价课程目标是否达成,必须建立多元考核方式,突出能力标准,强化过程考核,增加非标准化考试,彰显实践与创新能力的考核。

  第六是健全保障措施。包括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水平、建立闭环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实现机制,更换固定桌椅、改善教学条件等。

  总之,能力范式的提出,既可以促进师范院校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实现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师范生培养,又可以在实践层面为师范生的教师教育能力培养提供路径。

  (作者系齐鲁师范学院院长)

舒志定:探求资源融合发展的密码

  如何整合优质教师教育资源,满足优秀师资培养的需要,是地方高校创新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

  把优秀文化资源融入师范人才培养全过程,释放立德树人教育的新动能。坚定文化自信,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积极探索工作路径,把区域优秀文化资源融入师范生培养全过程,让师范生对优秀文化不陌生、愿意接受,从而使区域文化资源成为师范生人格教育、教育情怀培育的强大动力。构建蕴藏传统文化智慧的教师教育文化。将“四有”好老师的培养融入实践,开发系列课程与教材,建构文化资源育人的课程体系。建构一批师范生传统文化研修基地,创建特色平台涵养教师情怀。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文化活动,如成立具有特色的教育思想研究社团、设立书院论坛,举办“师范生文化艺术节”,让学生在参与中体悟文化内涵;打造师范生为社区中小学课外文化教育通道服务的志愿服务项目,有效推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培养一支热爱优秀文化教育的教师队伍,为文化育人提供师资支撑。组织青年教师走近习近平总书记蹲点调研的区域,让教师和村民同吃同住感受生态文化的力量,之后他们再回到学校、回到课堂向学生传授绿色生态文化的生命力;与教育局、中小学合作共建教师发展学校,组织教师挂职教师发展学校,协同推进基础教育迈向教育现代化,协同开展师范生培养工作,实现职前职后教师教育一体化发展。

  实现学科与专业、教师与学生的互融通道,活化专业建设的学术与师资资源。建立学科专业互相贯通机制,把专业建在优势学科上,做强学科带动做强专业。由学科负责人担任专业负责人,博士、高级职称教师做课程、课改项目负责人;支持优势学科申报新专业、增加招生指标;实现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向学生开放,鼓励重点实验室指导师范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加强教师教育实验中心建设与学科协同建设,提高教师教育实验设施设备的前沿性、学术性;协同推进本硕课程改革建设,实现本科教学与研究生教学共同发展新格局。

  创新师生互促共进机制,建立学习成长共同体。组建一个“班”,尝试导师制新模式。面向若干师范专业学生进行二次选拔,重组新的班级,创立书院制教师培养模式;创新教师教育跨境交流与人才培养新局面;邀请教授博士为师范生提供科研领航、就业指导,特别是在疫情期间建立课程思政云课堂。拓展“师资通道”,聚集双师型师资资源。在中小学建立“博士工作站”,聘请中小学名师来校建立“名师工作室”,通过中小学、教研员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协同教研”“双向互聘”“挂职锻炼”等方式,盘活师资资源。加强师范生与中小学名师建立一对一学习关系;为教育硕士配备理论导师、教学技能导师和实践导师,发挥不同类型导师的重要作用。

  推进校地融合、教育短板问题融合及多要素融合,为教学模式改革拓展空间、集聚资源。加强学校与地方政府、基础教育业界及省内外高校的互动、合作,打造教师教育协同联盟,完善教师教育师资队伍与基础教育融合发展的机制。全面推进和解决教师教育短板问题的融合。学校紧盯新师范发展中的短板、弱项,聚焦乡村教育、聚焦初中及以下优质师资培养、聚焦长三角一体国家战略的湖州发展需求,谋划社会有需求、政府有要求、百姓有需要的师资培养计划,参与这些师资培养计划,使职前师资培养工作融入和服务于国家、省市教育发展战略之中。开展招生改革、实施小教定向培养、学前专科师资培养、3+4中职本科一体化人才培养(学前教育专业)等工作。加大对教师教育平台建设的投入,创造性地落实“互联网+”教师教育新理念,创建智能化的教师教育实验教学中心。重点建设“未来教室”、虚拟课堂、云教育平台,使之成为特色鲜明、受益面广、职前与职后一体化、虚拟与真实相互融合的国家级示范实验教学中心。

  拓展师资培养的国际化资源,借助国际平台求发展。以建设孔子学院打开国际交流一扇窗,主动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与阿塞拜疆语言大学共建孔子学院。积极探索学生境外交流之路和国际学生来校学习之路,创建中美合作本科教育项目。通过这些举措,在师资培养中逐步融入国际化元素。

  (作者系湖州师范学院副院长)

王越群:加快名优共享教师培养力度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基础教育责无旁贷。新时代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一定要注重:

  明确新时代教师的发展方向。教师队伍建设要注重“四有”好老师内涵和落实师德为先的要求,建议进一步明确教师的国家公职人员身份,为教师指路子、压担子。

  创新教师的准入与退出机制。建议打破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观念和教师队伍编制补充办法,一是淡化公办学校教师的刚性编制概念,实行教师准入退出的柔性编制,即实行人编分离、人在编在、人走编离的教师准入与退出机制;二是加快优化事业单位改革及编制优化步伐,确保教师队伍的公职人员身份地位,将尊师重教落到实处;三是优化完善教师交流轮岗制度,确保城镇学校、优质学校每年交流轮岗教师的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10%,其中骨干教师不低于交流轮岗教师总数的30%。

  加快名优共享教师培养力度。建议按照党和国家对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在继续实施省市县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和教学名师“三级三类”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上,加快骨干教师、卓越教师和教育家型教师等名优教师的培养力度,构建全国统一的新“三级三类”(骨干、卓越、教育家)名优教师体系,形成带动教师全员提升和教育发展的名优共享教师队伍,快速改变优质教师资源不均衡的现状。

  调整公共财政教育投入重点。建议按照新时代义务教育发展新要求,对以往政府公共财政的教育投入绩效进行科学分析,在保障学校建设等硬件投入的前提下,要更加注重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素质能力提升等软件建设,可将投入重点向教师队伍建设倾斜,加大教师培养力度,提高教师培训质量,落实专项岗位计划。

  强化教师标准意识和能力水平。要改变长期以来教师队伍和校长队伍素质能力提升不对标的现状。加大教师和校长《专业标准》、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标准》的落实,守住教师能力底线,改变以往经验性、苦劳型、随意型教师现象,使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而非行政化水平和能力,即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等都得到快速提升。

  加大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培养。建议在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2.0进程过程中,充分认识教育信息化与智能时代教师素养提升的重要性,不仅要将重点放在到2022年基本实现公办中小学数字校园全覆盖方面,更要将关键落实到全面提高教师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和信息素养上。既要树立“教育信息化优质资源和平台”共建共享的意识,又要强化教师的信息化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意识和实践探索,真正树立人工智能+教师发展的思维,而不是教师发展+互联网的简单思维。

作者:
责任编辑: 张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