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进网站 > 民进新闻 > 民进要闻

教师节 | 这个民主党派连续14年举办教师发展论坛,今年有什么新观点?

发布时间: 2021-09-11
【字体:

  “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今天是第37个教师节,让我们向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教师节快乐!

  据教育部最新统计,我国教师总数已经达到1792.97万人,比上年增加60.94万人,增长3.52%。其中,特教教师增加6.11%,幼儿园教师增加5.44%,高校教师增加5.34%,有力支撑了教育改革发展。

  三尺讲台上,教师们传递着知识的能量,点燃着思想的焰火。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未来,一个肩膀挑着民族的未来,值得我们永远尊敬。

  但你们知道吗?新中国教师节的设立还与一个民主党派有关,这就是以教育为主要界别的中国民主促进会。

民进17位政协委员1981年11月提交全国政协五届四次会议的《建议确定全国教师节日期及活动内容案》(扫描件)。

  1981年11月,在全国政协五届四次会议上,民进17位政协委员联名提交了《建议确定全国教师节日期及活动内容案》。提案指出:“教师担负着培养四化建设人才的重任,应当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现在儿童有儿童节,青年有青年节,我们认为培养他们成为社会主义宏伟事业接班人的人民教师也应该有教师节……”

  1983年6月,全国政协六届一次会议上,民进19位全国政协委员再次联名提交《为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造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建议恢复教师节案》。提案指出,在建设社会主义两个文明的战略任务中,教师肩负着培养一代新人的重大责任。在这种情况下,提出恢复教师节,将进一步激发教师的光荣感和责任感,对调动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有着深远的意义。

  在中央领导的关怀和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最终,1985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议案,确定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

左图为1985年叶圣陶为第一个教师节题词。右图为赵朴初为第一个教师节题词——《金缕曲》。

  作为以教育为主界别特色的参政党,不仅是教师节,民进也始终将关注教育、投身教育、参与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作为履行参政党职责的重要方向。从2007年开始,为秉承和发扬民进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关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关注教师队伍建设,民进中央创办了中国教师发展论坛,至今已经连续举办14届。

  2021年,由民进中央主办,东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承办的“第三十七个教师节暨2021·中国教师发展论坛”在吉林长春东北师范大学举行。此次论坛的主题为“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建设”。

  论坛上,50余位参会者围绕“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建设”进行研讨,其中近20位专家进行专题报告。在一天半的时间里,专家学者们积极发言、深入研讨,共同为推动教师队伍建设献计献策。

  就“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建设”主题专家学者都说了啥?有哪些精彩观点?团结妹就此整理了部分精彩观点,分享给读者: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副司长 宋磊

  大力提升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吸引和稳定优秀人才从教。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政策,扩大高校工资分配的自主权,健全完善高校工资水平决定和正常的增长机制;维护教师尊严和合法权益,关心教师的身心健康;健全完善国家教师荣誉表彰体系;开展尊师活动,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尚。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教师发展中心主任 潘春雷

  教师培养要考虑的三个因素:培养怎样的教师,为谁培养,怎样培养。道德、情操、理念、信念这些看似空洞的概念,却是提升教师成就感、幸福感的关键。因此,我们应当以人为本,要真正建立“看得见人的”教师培养体系,要以科学精神超越科学思维窠臼,更多关注教育过程中的价值实现。在培训中充分满足教师内在的需求。

  广西师范大学副校长 孙杰远:

  我们不仅要关注乡村教师的经济地位、社会地位,还应当关注他们的文化境遇和文化生态。

  “文化境遇”就是在特定的文化场域中个体文化生活、物质生活所面临的综合的文化特征。没有一定的优质的生态文化境遇,乡村教育的文化认知将会发生偏移;没有可靠的、良好的生态文化境遇,教师的教育情怀就会走向消极。

  因此,第一要“正意”,要校正、端正乡村教师在乡村教育中应有的地位,并且对乡村文化,对乡村教育和乡村教师的价值进行合理的确认;第二要“提炼”,依托教育发展的要求,教育现代化以及乡土文化及其现代化发展的要求,提炼出积极有效的现代元素;第三要“重理”,把这些元素重新建构树立,形成一个现实而实用的、理想而又可操作的一个现代化的乡村文化链条;第四要“嵌入”,把这乡村文化链条重新嵌入到乡村、嵌入到乡村学校、嵌入到乡村教育。

  吉林省教育学院中小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 张岩:

  教人者先教己,我们教师也需要终身学习。教学相长是源远流长的古训,但是从来没有一个历史时刻比当下更加需要我们从教者向时代学习、向世界学习、向生活学习、向学生学习。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第四中学校长 马景林:

  在新时代我们教育人需要坚守教育规律,努力促进教育内涵发展,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最终目的还是以教育引导社会,以教育现代化作为国家现代化的先导。

  作为在一线工作的教育工作者,我深知在教育过程中总会有令我们灰心失望的时候和令我们失望的人。但我们的信心来源于日常努力,无论面临什么困难,只要我们对教育有正确、清晰、深刻的认识,我们就能很好地兼顾政策和规律这两方面的问题,把工作做得更好。

  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 金永伟:

  某种程度上我们教师队伍的素质是推动教师改革不断走向深化的关键力量,也是决定我们教育质量的关键性因素,甚至也可以说是决定我们教育改革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

  要深化基础教育改革,需要一大批未来教育家来引领示范、创新实践。其中,“未来教育家”指的是在五到十年之内有希望成长为教育家型教师的教育工作者。

  如何培养未来教育家?首先应把基础教育改革深化与未来教育家培养的工作结合好;其次,要把实践当中的成功经验和典型案例宣传好、应用好。最后,要把利于教育家成长发展的环境氛围营造好、建设好。

  延伸阅读·历届论坛主题及举办地

  2007年:

  “提高教师素质,推进教育公平”·杭州

  2009年:

  “科学发展观和教师队伍建设”·北京

  2010年:

  “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政策制定”·北京

  2011年:

  “推动教育家办学,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潍坊

  2012年:

  “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服务城乡统筹发展”·重庆

  2013年:

  “新形势下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邯郸

  2014年:

  “城镇化进程中教师队伍建设的体制机制与政策创新”·呼和浩特

  2015年:

  “助推乡村‘好教师’建设”·徐州

  2016年:

  “教师教育的供给侧改革”·芜湖

  2017年:

  “教师队伍建设与中国教育现代化 2030”·武汉

  2018年:

  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教师队伍建设·南昌

  2019年:

  教师教育振兴与师范院校的使命·长沙

  2020年:

  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的体制机制改革·西安

作者: 邱凌
责任编辑: 张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