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达峰:学习自我革命精神,坚持从严要求
——“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体会
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的显著标志、优异品格和历史经验。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以自我革命的担当精神、巨大勇气和强大决心,加强中共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坚持严的基调,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以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思想建设为基础,以作风建设为抓手,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先后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等。中共中央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制定和落实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不断完善实施细则,以此为全面从严治党的切入口和动员令,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不断推进党风政风深刻转变,引领政治生态健康发展、社会风气深刻变革,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为参政党建设树立了榜样。
中共中央高度重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建设,加强参政党建设。2024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外人士座谈会上希望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加强领导班子和队伍建设,从严要求、从严约束、从严监督,发现腐败行为严惩不贷。”在中共中央支持下,民主党派开展了纪律学习教育,取得了良好成效。今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党外人士共迎新春时希望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突出政治引领,引导激励广大成员不忘初心使命,赓续优良传统,汲取奋进力量。巩固深化纪律学习教育成果,持续落实中共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动转变作风,巩固发展良好政治生态。”对民主党派加强作风建设和纪律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在中共中央支持下,各民主党派深入开展“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民主党派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参政党建设等重要论述,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我革命的精神和全面从严治党的经验,立足政治建设大局,担负起维护良好政治生态的责任,以务实的态度、实际的行动,持之以恒贯彻中共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提高正风肃纪能力,切实做到“三个从严”,以全面加强自身建设的新作为,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良好形象。
自身建设是民主党派永恒的课题。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首要的是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和关于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的文件精神,准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政党制度的发展历程、显著特色和重大作用,准确认识自身的性质和定位、特色和优势,切实增强政治意识、组织意识和纪律意识。不断增强“从严要求”的自觉,消除自我“从宽”的思想根源,特别要澄清“党外特殊”的认识误区,包括“党外无权”“法外之地”等错误意识和侥幸心理,这些认识误区容易导致行为作风上的随意、执纪监督的松懈。
(一)准确理解权力地位。公职即公权,行使权力就要防范以权谋私,都要接受约束和监督,并承担违法违纪违规的后果。民主党派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履行基本职能,联系和服务社会,为执政行政助力,这是法定的政治权力和政治责任。民主党派开展自身建设,无论是选举产生领导班子成员、发展成员、实行各种奖惩,还是开展各种政治和社会活动,都承载着组织和成员的寄托,都是政党制度提供的平台、党派章程赋予的权力,关系到国家政治生态和政党作用发挥。如果误以为党派有特殊性,自己不在“权力部门”“权力岗位”,行事可以随意,忽视用权风险,那就不是从严要求。
(二)准确理解政策待遇。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亲密友党。中共重视发挥各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尊重、维护和照顾同盟者利益,有很多感人至深、广为流传的故事。这种极具中国特色和魅力的多党合作优良传统,基于长期患难与共、合作共事的奋斗历程,以共同的政治立场、作用和行为为前提,是对民主党派政治作用和社会影响的高度肯定,而不是照顾私人的各种行为和需求,更不是对违法违纪违规的容忍。如果误以为党派有特殊性,自己只是团结的对象,应该受到照顾,回避自己应有的责任和作用,那就不是从严要求。
(三)准确理解外部影响。任何组织都面临自身与外部的关系。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党的作用和党的建设紧密结合,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变革,积极应对外部复杂环境,严密防范不良影响。事实表明,民主党派同样也时刻面临着这些不良影响,党派领导班子成员、机关部门负责人、公职人员和各界成员中,违法违纪违规案件时有发生,并呈多发态势,后果很严重,影响很恶劣,教训很深刻。党派队伍建设也始终面临新情况新变化,成员的增加,成员中不同的教育背景、从业经历和发展愿望,客观上存在着自律意识的差异。民主党派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增强自身建设的能力,保持自身的进步性和凝聚力,坚持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大力杜绝隐患、守住底线,坚决防止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成风成势。如果误以为党派有特殊性,不必在意外部影响,可以疏于防范,那就不是从严要求。
(四)准确理解纪律要求。行为规则是维护组织职能的产物。纪律是最严明的行为规则,具有禁止性和强制性作用,行为超越纪律的警戒线,不仅有损组织利益,也将面临违法的风险,所以要受到组织的处理和处分。中国共产党以纪律严明著称,始终保持先锋模范作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的政治、组织、廉洁、群众、工作、生活六大纪律,中共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的七大方面的行为规定严密细致,即便犯罪不起诉或免予刑事处罚,也受纪律处分,体现党性对党纪党风的严格要求。在党纪的带动下,民主党派也修订了章程,制定了纪律处分条例,对违纪行为及处分作出明确的规定。党派组织和成员有义务遵守纪律,维护党派的作用和形象。如果误以为党派有特殊性,党派的纪律可以比较宽松,违纪不等于违法,那就不是从严要求。
(五)准确理解优良传统。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最大政治优势,党的性质决定了党纪党风的价值取向和根本原则。民主党派优良传统之所以可贵,根本在于坚定的政治信念和爱国民主精神,基于这种信念和精神,前辈们严格自律,坚持不懈地反对以权谋私,身体力行地克己奉公、淡泊名利、勤俭廉洁,以优良作风赢得了广泛的认同,绝不是因利己而获得尊重,或因尊重而获得特权。如果误以为党派有特殊性,无拘无束就能体现团结民主,轻而易举就能传承优良传统,那就不是从严要求。
民主党派不忘合作初心,担负政治使命,奋进新的征程,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坚持以思想政治建设为核心,以从严要求的自觉,带动从严约束、从严监督的实践,不断深化纪律学习教育成果,扎实开展“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深入领会和严格遵守相关规定,涵养情操品格,弘扬清风正气,更好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