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个群体已有很长时间。这个群体中的成员视学术为信仰,视会务工作为责任,视处事低调、对人谦逊为姿态;这个群体因拥有优秀的个体而骄傲,而优秀的个体也因能为群体的优秀添彩而自豪。
——编者札记
民进电子科大支部于1997年10月成立,支部现有会员20人,除1名会员退休外,其余均在职。支部多次被民进四川省委、成都市委评为省、市先进支部,被成都市委统战部评为统战系统“跨世纪,作贡献”先进支部,有6个同志先后被评为省市“先进个人”和统战系统“跨世纪,作贡献”活动先进个人,有4个同志被学校党委授为“双文明服务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6组表格向你提示:这是一个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和代表性的群体
支部的发展情况:
年份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合计
发展人数 5 4 3 1 2 1 0 2 1 20
增长百分比 80% 33% 8.3% 15.4% 13.3% 0 11.8% 5.3%
年龄结构:
年龄段 30~39 40~49 50~59 平均年龄
人数 7 9 4 43.75
百分比 35% 45% 20%
学历:
学历 大学 硕士研究生 博士研究生
人数 8 4 8(其中含1名博士后和2名在读博士)
百分比 40% 20% 40%
职称:
职称 中级 副高级 正高级 备 注
人数 3 13 4 正高级职称中有2位博士生导师,占教授中的66.7%
百分比 15% 65% 20%
会内职务:
职务 民进中央委员 民进四川省委副主委 民进四川省委常委 民进成都市委常委
人数 1 1 2 1
社会兼职:
职务 省人大代表(常委) 省政协委员(常委) 市人大代表 市政协委员 区政协委员 省特邀监察、督导员(省四大员)
区公安局特邀监督员
人数 1 1 1 1 1 2 1
7组数据向你提示:这是一个学术上年轻有为的群体
数据之一——近年来支部成员承担的国家重点研究项目有12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科工委预研基金项目有7项,国家863高技术计划项目有4项,军事电子预研重点项目有1项。每位会员均是所在院系教学和科研的业务骨干。
数据之二——近年来支部成员在国际、国内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完成部省级科研鉴定11项,出版专著6部,获国家自然科学奖1项,及多项部省级科技进步奖,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1项。
数据之三——支部成员1人被评为电子科大“十杰青年教师”,多人获学校奖教金。2002年和2003年一会员分别荣获电子科大第11届“教学质量优秀”和“首届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光荣称号。在学校“211”建设和国防重点工程中,支部会员也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数据之四——2002年由会员主持“等离子体物理学”博士点申报获国家学位办批准,学校“检测技术与仪器”、“生物医学工程”这两个本科专业及其硕士、博士学科点的主要业务骨干均是我会会员,在本科教学和研究生培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数据之五——2002年由尧德中教授参与科研项目《脑电问题的等效分布源理论及相应的脑功能分析技术》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这项科研成果将有助于推动大脑研究进程、揭示大脑活动的新技术,对生物医学工程和信息领域的结合产生一定的影响。
数据之六——电子科大出版社的民进会员也作出了显著的成绩,他们编辑的“爱国主义教育实用大典”获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首届爱国教育二等奖,并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首发式。编辑的多种图书获西南地区协作优秀图书奖,电子部优秀教材二等奖,西南版协优秀图书奖,被中国书刊发行协会评为全国优秀畅销书。
数据之七——支部成员中有1人担任学院院长,8人担任系、所及研究室主任(国家重点实验分室),3人担任编审室主任,1人担任子弟校教导主任职务; 2人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学科评审组成员,2人为四川省学术带头人;有两人是学校教代会委员(其中1人为常委)。
几个实例向你证明:这是一个将荣誉与责任融为一体的群体
如前表所示,支部有2位同志分别担任了省、市人民代表,3位同志分别担任省、市、区政协委员,1位担任省监察厅及区公安局的特邀监察员;1位担任省教育厅特邀督导员和行风监督员。此外还有1位担任四川省统战理论研究会副会长。对于这些政治安排,支部主任钱光弟、副主任陈绍刚曾在不同的场合对笔者坦言,这是一种荣誉,但更是责任。尽力将政治荣誉与政治责任、社会荣誉与社会责任融为一体是支部成员的共识。基于此认识,支部利用各种方式,如组织生活、专题讨论、专访等,汇集会员对社会的焦点、热点的建议,由会员中的省、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执笔修改,在人大、政协会上向党委、政府进言。
——支部会员代表民进市委在市政协十届四次大会上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成都经济腾飞》的发言,时任中共成都市委书记黄寅逵同志亲自批示试点办理,并全文发表于中共成都市委政策研究室主办的《政策与策略》上。
——1997年由会员执笔的《建设成都信息基础设施工程、培育跨世纪国民经济增长点》的建议,由成都市委会作为集体提案提交成都市政协十届 次会议,也受到中共成都市委的重视。
——1998年由会员起草的《建设成都平原经济特区,实现四川经济超常规发展》,经省民进集体讨论修改后,作为民进省委集体提案在省政协大会上博得广泛好评。如今,成都平原经济圈已经建立并迅速发展,该提案不少建议都被吸收进总体规划中。
——1999年初,由会员撰写“加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一文,经省民进集体讨论整理后形成5条提案,其中题为“抓住机遇,突破重点,加速绵阳电子信息产业带”的提案受到特别重视,分管副省长连读三遍后,很快责成相关主管部门认真研究办理。目前绵阳——德阳——成都高技术产业带已经被科技部批准实施。
——2001年由会员执笔的《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及《大力扶持中小型科技企业,发展现代科技企业群体》,再次被民进成都市委作为党派集体提案在市政协十一届四次全会上提出,同时又作为建议在市人大提出,受到政府高度重视。
他们关心社会的焦点、热点,对西部大开发、城市建设、教育收费的行业腐败及不正之风,低保收入家庭和弱势群体的医保及社会救助,社会治安等直接关系到社会公正和长治久安、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组织专项调研和座谈,整理、撰写成提案或专题报告向政府反映。如:“加速成都电子信息支柱产业发展的建议”、“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大力发展高科技企业群体”、“尽快建立成都市急救医疗救助金管理办法”、“不准以公立学校改制来办社会办学”、“尽快建立成都市公共安全法”、“增加消防投入,保障生命安全”、“规范协管行为,严格罚款管理”、“不拘一格培养和引进人才,应对入世挑战”等,这些提案及报告内容翔实,可操作性强,绝大部分被政府采纳实施,受到好评。
几件小事向你透视:这是一个重情、重义、重责的群体
一位博士生教师爱人随调,工作两年都不能落实,支部得知这一情况,通过多种途径反映、做工作,终于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圆满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2001年,当支部成员得知民进蒲江支部资助的一名贫困学生考入电子科大的消息后,他们立即与蒲江支部联系主动接过资助的“接力棒”:在帮助该学生解决入学后的补助和贷学金,与学校图书馆联系为其安排了勤工俭学岗位的同时,还为其捐赠衣物和提供必要的学习用品,经常与该学生联系,了解其学习和生活情况,鼓励他以学业为重。此外他们还对口资助两名贫困地区的中、小学生,直到他们完成学业,长大成人;积极参与民进成都市委开展的“向贫困山区献爱心”活动,捐赠近千册图书,支援福利学校的图书馆建设。
原民进成都市委副秘书长肖树愚近日向笔者讲述了两件小事。一件是发生在九十年代中页,那时刚刚入会不久的谢文楷向民进成都市委提供了一篇《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成都经济腾飞》的建议。肖、谢两人在这篇建议转化为大会发言的过程中,有过许多接触。时光已经过去多年,对于文章修改的具体细节,肖大姐已经淡忘。但她不忘的是谢文楷的认真、实在和谦和。另一件则发生在近期,一日午后肖大姐在党派大楼大门处碰见陈绍刚,在交谈中得知他是来交一篇理论文章。看他来去匆匆的样子,热心的肖大姐建议他可向机关干部索要E—mail,但陈的一句“想当面听取机关干部对文章的修改意见”的简单回答,让她感到电子科大支部的一些优良传统仍在发扬、广大。
最近几年,我因先后准备“两会”提案、理论研讨、会刊以及《四川民进二十年》纪念专集编辑等工作的需要,与电子科大支部的谢文楷、尧德中、钱光弟、陈绍刚、叶永荫、曾艺、雷霖同志有过接触和联系,他们做人的坦荡、大气,对人的平和、真诚,对会务工作的认真、尽心让我感动。每每看到他们不管学术成就大小,不管会内职务高低,彼此都能真诚相待时,我的耳边回放的是《听松堂语镜》中的“六然训”——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有事崭然、无事澄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这个群体因拥有优秀的个体而骄傲,而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