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参政议政平台 邮箱登陆

当前位置: 首页>会刊撷英>精品文章

笔画里的中国(五)

发布时间:2022-11-23     来源:浙江民进《开明》2022年第2期

放大

缩小

  碑:传承中华文明的功臣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石部》解释说:“碑,竖石也。从石,卑声。”从这个解释可以看出来,“碑”是个形声字,碑的最主要特征是石质的,竖立的。这个说法基本符合“碑”的本义,也符合我们对于碑的想象,但并不是我们现在所理解的碑。最初,“碑”有两种意思,一种是指竖立在宫庙门前的石头,它的作用是通过观察石头的影子来推测时间,这种石头后来演化成了日晷;另一种是立在宗庙大门内,专门用来拴祭祀用牲畜的石桩。这两种立石的功能在古代都有点高大上,这也就确立了“碑”的最初地位和正统性。
  后来,“碑”的字义主要是指墓碑,但墓碑的演化是有一个过程的。古时下葬时在墓坑边要竖立一根大木桩子用来将棺椁引入墓坑,这也称作“碑”,这种碑除了下葬时的实际功能外,也会在其上面刻一些文字以记载墓主人的事迹,下葬后,随棺椁一起埋入墓坑。后来木桩改成了石桩,而埋入墓穴后不便于宣传墓主人,便把这种石桩立在墓道前,这就成了后来真正的墓碑,也称“神道碑”。如果是下葬天子时的碑,就称为“丰碑”。
  当然,后来的碑并不局限于墓碑。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他为了让自己的功绩能够流传千秋,到处刻石立碑。也许后人都看到了立碑的好处,所以,后世凡是自认为有些功绩的王孙贵族,都喜欢请人写一篇漂亮的碑文,再请书家撰写,刻于碑上以歌功颂德。之后,立碑成为一种风尚,大凡碰到重要的事件,都可以立碑以记之。其中以佛教造像题记和墓志铭为最多。以后,这些碑石被统称为“碑碣”。
  碑碣的存世,为中华文化的传承立下了大功。形形色色的碑文和图画不但为中华文明的方方面面留下了真实可信的历史信息,而且碑上的文字和图画也成为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宝库。在甲骨文未被发现之前,石鼓文曾被认为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这些文字就刻在鼓形的石墩上,故名。现存的石鼓文是宋代收集到的十座花岗岩石鼓上所记载的君王出猎情景,这些文字是由大篆向小篆衍变时期的过渡性文字,在书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
  “魏碑”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碑刻的统称,是中国书法史上的又一座丰碑。其特点是继承汉隶笔法,结体方严,笔画沉着,笔力强劲,代表作品有《龙门二十品》《郑文公碑》《石门铭》等,成为后世书法的楷模。
  碑是中国古代独特的文化存在,碑刻又成为承载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由于碑具有歌功颂德、传扬纪念的功能,民间以“口碑”来形容那些尽管没有树碑却值得称颂的人和事,所谓“有口皆碑”。如今,“碑”字的字义已经很稳定,但碑的形式却越来越丰富,比如界碑、里程碑、纪念碑等等,但基本特征没有变,一般都是石质的、竖立着的。
  册:古老的中国书
  “册”的概念,想必也只有中国才会有,原因是这个字源于中国古代的竹木简。在已经发明文字却还没有发明纸张的古代,世界各民族用各自不同的办法记录着文字,除了最早期的刻画在石头或陶制器皿上外,欧洲人选择羊皮作为他们最初的“纸”,中国人很早就发明了丝织品,那时候叫“帛”,所以帛是最好的“纸”,但帛实在是太贵重稀缺了,根本无法满足日常的需要,连皇帝也做不到,所以,中国古人找到了一种既价廉物美,又便于携带收藏的文字记录形式,这就是“简册”。
  说“册”之前先得说“简”。所谓“简”,就是一根根用于写字的扁平狭长的竹片或木片,每根简上可以竖写一行字。最初的“简”是竹制的。在制作竹简时,需先火烤以去除竹子中的水分,再刮去竹青部分,才便于书写和防蛀,这个加工过程称为“汗青”。所以后世也用“汗青”来指代历史,因为古代经“汗青”加工而成的竹简,用得最多的就是记录历史档案,这种档案就叫“史册”。比如文天祥最著名的诗句就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北方地区不产竹,所以就用朩头制成木简,效果一样。
  由于记录一篇文章往往需要用很多根简,而散置的简凌乱且难以固定顺序,所以古人就用绳子把一根根简按顺序串连起来,这样,既便于按顺序阅读,又便于卷起来收藏。这种串连成一卷的简往往书写着相关的内容,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一本书,这就叫“册”。所以我们今天所谓“一册书”也就是这么来的。我们的古书习惯于自上而下竖写成行,自右向左排列,也就是从“册”这里开始形成的。
  现在你再来看这个“册”字就很好理解了。特别是甲骨文和金文的“册”字,完全就是一幅生动的由简串连成册的图画。所以,“册”的本义是编串在一起书写有文字的竹简或朩简。纸张发明以后,文字写在一页页的纸上,把它们按顺序装订成书,这就是后来直至今天的“册”的意思,比如“画册”“手册”“史册”等等。
  再后来,“册”字引申指皇帝的诏书,称为“册文”,由此又引申为皇帝为皇族和下属加官进爵,比如“册封”“册立”。《新唐书·百官至》载:“凡册太子,则授玺绶。”意思是册立太子时,要授予其印绶。中国早在殷商时期就已产生了册封制度,并有了完善的五爵制,数千年来成为帝王对臣民的一种封赏,更成为重要的国家经营战略,对于开拓疆域,保境安民具有重要意义。
  书:文化传承的使者
  “书”的原本写法是“書”,上“聿”下“曰”,“聿”的本义是“笔”,“曰”的本义是“口中说出的话”。甲骨文的“书”字,上面是“聿”,下面是“口”,也许后人认为“口”字容易被误解为“吃”,不符合字意,所以到金文和小篆时,下面的“口”字改成了“者”字。“者”字由上“耂”下“曰”组成,本义是“老人之所言”。所以,在统一文字后的小篆中,“书”字的正式字义可解读为“用笔写下老人之所言”。
  由此可以理解,“书”字的本义在当时就是“书写”的意思,但书写的内容还是有讲究的,并不是什么都写,而是写“老人所言”。什么是“老人所言”?在远古时代,老人之言是特别得到重视的,往往都是历史性、经验性和权威性的内容和教诲,其中充满了智慧。所以“书写”是一件很庄重的事情。书写者的工作,只能是记录一些最重要的内容,这符合那个年代只有少数识文断字者才能做“书写”工作的史实。随着文化的进步和发展,擅于书写的人越来越多,所以到汉代隶书时,“聿”下面的“者”字简化成了“曰”字,这不是一次单纯的简化,而可以理解为书写的内容扩大了,不再局限于“老人之言”,无论谁说的话都可以写下来,这既符合造字法则,也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
  简化字“书”的写法,完全抛开了“書”字的构成,而由简单的一竖、两个连续的弯折和一点组成。这个写法并不是从简化字方案后才有的,而是来自于传统草书。这个写法中的一竖代表笔,连续的弯折表示握笔的手,一点表示所写的字,由此生动地表达了“书写”的本义。这一简化完全符合传统的造字法则,可谓充满了书者的智慧。
  时至今日,“书写”的本义依然在很多比较正式的场合使用,比如“奋笔疾书”“罄竹难书”,但更多时候则引申为书写的东西,作为名词来使用,比如指文件类的“证书”“申请书”“说明书”;指书信类的“情书”“家书”“书札”;指书籍类的“图书”“新书”“工具书”等等。
  “书”的另一个引申义是指书法,比如“篆书”“隶书”“书画”“板书”等等。还有把汉字的六种造字方法统称为“六书”,是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书”还有一个特指义,专指中国传统经典“四书五经”中的《尚书》,简称为《书》,意思为“上代之书”,是我国最早的官方史书,汇编了上古时期历史文献和追述古代事迹的著作,保存了商周时期的重要史料。这些内容正符合“书写”“老人之言”的本义。
  在数字时代的今天,“书”字又有了新的内涵,它不再局限于书写之言或书写后的实物,而更注重于信息性,比如“电子书”,它以虚拟的方式存在,却容纳了更丰富多彩的信息。
  (作者系浙江民进省直会员、省委会特约撰稿人)

作者:吴一舟     责任编辑:代俊
Copyright 1996 - 2020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