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参政议政平台 邮箱登陆

当前位置: 首页>会刊撷英>精品文章

无锡印象

发布时间:2022-11-23     来源:《江苏民进》2021年第3期

放大

缩小

  古运河畔
  古运河从无锡城区缓缓流淌,承载着时光,深藏着这座城市的文化记忆。古运河畔的无锡清明桥历史文化街区,一直都是人头攒动,其热闹程度不亚于南京的十里秦淮。古运河对岸的南下塘,是一条与南长街平行的小巷子,比起南长街多了几分静气。古运河被称做无锡人民的母亲河,自吴王夫差开凿邗沟算起,已有2400多年历史了。
  古运河的历史文化古迹很多,南长街运河两岸的清名桥,算是无锡古运河保留最完整的。上世纪九十年代在此拍电视连续剧时还没有网红一说,清名桥却是真正的网红。瞎子阿炳就在这座桥上拉起了《二泉映月》。
  居住在附近的老无锡人喜欢唤清名桥“运河眼”,因为清名桥是一座单孔石拱桥,桥在水里的影子与拱形桥面连接成一个圆形,就像眼睛,将400多年繁华故事尽收眼底。运河两岸的居民如今迁居的迁居,留下的老房子大都整修过了,家家户户往河边放个茶桌,几把椅子,无论游客来不来喝茶,运河人家都在那里安静地摆弄茶道,享受着悠悠古运河带给他们的福祉。
  清名桥上挂着的红灯笼和桥畔的民居在水中影影绰绰。水中有了倒影,倒影一波三折,煞是迷人。人在四月的黄昏里坐着,简陋的茶桌上,一壶滇红的下午茶时光就此打开。河水金波荡漾,渔船倒影迷离。我在河畔品茶,看桥下的来往船只,无意也成了桥上人眼中的风景。
  七房桥村
  无锡与“南京,苏州,上海,杭州”称作华东五市,经济文化和旅游实力可见一斑。仅仅新吴区,每平方公里GDP产出达8.85亿元;人均GDP突破32万元,位居全省城区第一;连续两年蝉联无锡综合考核第一……新吴区的鸿山街道七房桥村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点。
  七房桥村北依鸿山,南临望虞河,是一个典型的江南水乡。四月的光阴被春阳暖透。村子里的白墙黛瓦错落有致,全新落成的院士文化公园格外引人注目。砚池、步道、绿树和路口种着成片的黄金菊相映成趣,微风吹过,簇拥在一起的黄金菊随风摇摆,淡淡的花香拂面而来,颇有一番意境。
  七房桥村历史悠久,诞生了国学大师钱穆、物理学家钱伟长、经济学家钱俊瑞、教育家钱临照、力学家钱令希、分子生物学家邹承鲁等六位院士被列入当代世界科技文化名人。“一门六院士”的佳话在当地广为流传,成了七房桥村独有的深厚文化底蕴。
  “院士之乡”的美誉蜚声中外,如何将钱氏文化元素通过公共空间展现出来,便成了七坊桥村思考的问题。依托美丽乡村建设契机,村党委确定了“农文旅”发展思路,新建了一个美丽乡村示范项目,其中包括院士文化公园。公园里铺了一条985通道,取谐音只要走985步,高考学子就能考取“985”高校;还在公园内种了6棵榉树,代表钱氏家族的6位院士。来这里的人品读的都是钱氏家训,触摸的则是时代的传奇。
  从七房桥村走出来,跨过伯渎河,一片白色的崭新小楼映入眼帘,这就是七房桥村的“新江南人家”。走进其中,39幢中式别墅排列整齐,每户有250平方米,水电气等基础设施齐全,还集中设置了停车位。据说,这里原来是20多家小企业,拆除后翻建成民房,政府邀请无锡首批美丽乡村设计师操刀,先后七易其稿。别墅旁边建设了养老公寓,还有村民活动中心。
  乡村振兴,农民是主体。十几条板凳,干部和村民围坐在一起,说群众身边的事,议大家关心的事,把议事决策的话语权还给村民,“院落板凳会”就此诞生。从此,小到居住环境、邻里纠纷,大到就业、入学、农房翻建、村道维修、村务公开、惠农政策等,大伙儿当面锣对面鼓地说开去,坐在同一条板凳上,打通了干群心理上的隔膜,也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和理解。
  为了让村民共享发展成果,七房桥村通过建立“红色驿站”,不断优化服务内容。渐渐地,七房桥村从“全国文明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到“江苏省乡村旅游重点村”,许多忙碌的都市人纷至沓来,他们放下生活的压力和枷锁,走进七房桥村,来一次精神的朝圣。

作者:杨莹     责任编辑:代俊
Copyright 1996 - 2020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