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宝海:十年磨一剑——回忆一件提案从提出到真正发挥作用的漫长历程
十年动乱后,民主党派的活动逐渐恢复,作为中国民主促进会界别的代表,我先后任政协西安市第六、七、八届委员,在第九届任常委。在近20年里,以民进西安市委会及个人名义提出政协提案百余件。其中的一件提案从提出到完善,再到真正发挥作用,整整用了12年时间。
这得先从这件提案的形成说起。1990年的一天,为了围绕西安中心建设做好参政议政工作,民进西安市委会召开调研工作专题会议,时任秘书长的我,与基层支部主任及部分会员代表共同讨论、确定调研课题。会上,市旅游职业学校支部介绍了我市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建议民进市委会对我市旅游业开展调研,发现和研究我市旅游业发展缓慢的症结和问题,经大家讨论后认为有一定的价值,决定就此立项。
会后,民进西安市委会组织会员到市旅游部门及部分热门景点开展了调研,会员们在西安的多个景区与游客进行交流,并广泛收集他们对西安旅游业的评价,同时还向曾到西安参观访问过的外地民进组织及会员征求意见,让他们把西安旅游与其它地市的旅游作对比,并听取他们的建议。外地游客反映:看中国的历史一定要到西安,可是,到西安后却只能“白天看坑(指兵马俑、半坡遗址),晚上对灯”、“白天看庙,晚上睡觉”、“白天看坟(皇帝陵),晚上养神”。这些话引起了我们的重视与深思。
西安是十三朝古都,历史遗迹比比皆是,著名人物故事数不胜数,独有的关中文化影响深远,这些都是西安旅游业发展的独特优势,可是为什么游客们只说西安有坑、庙、坟呢?经过分析研究,反复讨论,我们觉得主要是因为西安的旅游主要还是以参观古迹为主,而且模式单一、墨守成规,旅游业发展的思路也不清晰,服务的水平还比较低。
我们认为,发展西安旅游业应当在充分发掘、利用历史遗迹的基础上,采用新思路、利用新手段,打造一批既能体现历史又有新意的景点,创造一批既有纪念意义又新颖别致的旅游产品,推出一批以历史事件为主题,内容健康、体验感强的文化娱乐活动,并不断推陈出新。这样才能使游客喜欢看、舍得买、玩得好、留得下,于是我们撰写了一份提案,标题是《发展西安旅游业应在“古”字上做文章,在“新”字上下功夫》。
1991年这份提案在市政协九届一次会议上提出,得到 了政协大会的高度重视。虽然有人认为民进是教育界,对搞旅游不懂行,但市政协主要领导非常支持,并让我代表民进西安市委会在政协大会上发言。发言后大家反响非常热烈,并且提案内容在第二天的《西安日报》头版摘要刊登,后还被《中国当代社科研究文库》等收录。当时,这份提案中所罗列的问题虽然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但因所提出的建议部分涉及的部门多、内容广,措施不具体的原因,提案落实的效果并不好。
1993年,我当选陕西省第八届人大代表。在西安代表团会议上,我就上述提案内容并结合后来的调研情况再次发言,得到了代表们的普遍认同。陕西省委宣传部原部长、时任省人大副主任的毛生铣同志认为:建议很好,但工作落实中要达到此提案的要求,还需要深入进行调研,好好补充、完善具体的建议,再争取市上主要领导同志的认同,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效益。但因当时的条件所限,未能提出更加具体的建议交由政府部门去实施。
1998年,我被聘为市政府参事。2002年,在一次会上,我将补充、修改后的提案内容做了发言。这次发言引起傍听会议的《西安日报》记者张平阳同志的注意。会后,他带一位实习记者到我家进行采访。2002年8月18日《西安日报》头版头条以通栏大标题刊登了他对我的采访记,标题是《西安旅游业应在“古”字上做文章,在“新”字上下功夫》,发展西安旅游业的话题一下在全市成为了热议。在这篇文章见报后的某一天,市政府办公厅的同志打电话就提出的建议内容做了进一步了解。
2003年3月,全国人大会议召开。3月10日《光明日报》头版刊出西安市市长发表的谈话。他在谈话中指出,西安主要将做好六方面工作,其中第二点就是“进一步培育壮大旅游业,在‘古’字上做文章,在‘新’字上下功夫,围绕文物古迹和自然风光两大主题,努力把西安建成世界旅游名城和中华历史公园”,这无疑对于西安旅游业新发展思路的确立具有重要意义。此后,社会各界对西安旅游业不断“把脉”,提出了许多意见建议,历任主要领导对西安旅游业高度重视,政府不断完善规划,加大建设投入,我们提案中的建议也得到了实现。
几年后,大唐不夜城、贞观广场、汉城湖及诸多遗址公园等一批以历史遗迹为依托,集游、购、娱为一体的新景点相继建成;以朱雀、兵马俑、铜车马、唐装仕女等为原型,新颖别致的旅游产品相继问世;以秦、汉、唐等历史事件为主题,利用声光电等现代手段推出的戏剧、歌舞,陆续在舞台上涌现。这些,都极大带动了我市旅游业的发展。
从这件提案的提出,到真正发挥作用的漫长历程中,我体会到参政议政可以遵循《论语》开篇的三句话。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提出提案要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从实际情况出发,深入调研,形成提案;然后,在实践中不断补充、修改,使之更加完善。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要广泛听取本市、外地各方面的意见、建议,“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从而使我们提案更全面,更具可行性。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我们的提案限于水平、条件及其他原因,可能提出时还不成熟,一时不被接受,甚至被误解。只要正确、可行,一定不要气馁,要不断补充、修改、完善,一而再再而三地提出来,终会被接受,起到应起的作用。
(王宝海,曾任民进西安市委会专职副主委,陕西省第八届人大代表,曾被聘为西安市政府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