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钢笔写初心 千钧笔墨践使命‌

——民进鹤岗市绥滨支部深化“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实践

发布时间:2025-08-26
【字体:

  “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民进鹤岗市绥滨支部以“一支钢笔”为有形载体,将自我革命精神具象化为“笔尖上的作风建设”,通过“学、记、改、行”四步闭环,谱写了民主党派从严律己、为民履职的生动篇章。在绥滨县的田间地头、社区楼院,常能看到民进会员们胸前别着一支亮闪闪的钢笔。这支普通的钢笔,成了绥滨支部开展主题教育的独特载体,也成了连通党派成员与群众心脉的“金钥匙”。

民进绥滨支部召开主题教育交流会。

  “规定学得再熟,不写进群众心坎里也是白搭。”支部主委在支部主题教育启动会上的这句话,催生了“一支钢笔记初心”活动。支部为每位会员配发刻有“为民”二字的钢笔,要求大家带着钢笔走基层,把学习到的作风建设规定、履职要求,转化为记录群众诉求的“民情笔记”,再将笔记里的“急难愁盼”变成支部的“履职清单”。

  钢笔见证了会风、文风的改进。以前开座谈会,会员们常带着笔记本记录领导讲话;如今揣着钢笔下社区,本子上记的都是“王大妈家楼道灯坏了”“种粮大户缺技术指导”这类“琐事”。会员于老师坦言:“钢笔在手,总觉得得写点实在的,调研时脚不沾泥都不好意思落笔。”三个月里,会员们带着钢笔走访7个村屯、4个社区,记下民情笔记77条。

民进绥滨支部“为民”一支笔。

  钢笔更成了破解难题的“催化剂”。会员们发现,群众诉求看似零散,实则藏着共性问题。会员们带着密密麻麻的笔记开“钢笔会”,把“张大娘反映医保异地转诊”和“李大姐说异地就医手续多”归成一类,联合医保部门搞起“流程瘦身”;将“农户缺销路”的19条记录汇总分析,组织电商培训、对接商超,帮20多户村民卖掉3万斤水稻。当种植户老周握着会员小吕的手说“多亏你那钢笔记得细,帮俺找着了销路”时,小吕笔帽上的划痕仿佛都在闪光。

  这支钢笔还写出了党派形象的新模样。在社区“钢笔诊所”里,教育界会员用钢笔圈点孩子们的作业,医疗界会员在处方单上写下贴心医嘱;在田间“钢笔课堂”,农业专家会员边记农时边讲技术,钢笔尖划过笔记本的沙沙声,成了最动听的“惠民曲”。

民进绥滨支部走进田间地头与农民交流。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这支钢笔见证了实实在在的变化:会员主动提交整改清单7份,解决民生难题6件,形成的《关于新建住宅预留空调外机机位的建议》获县委采纳。更珍贵的是,“带着钢笔去履职”成了会员们的行动自觉,钢笔尖与民心的碰撞,让作风建设规定有了温度,让党派形象有了厚度。

  如今,绥滨的晨光里,那支刻着“为民”的钢笔仍在书写。它写下的不仅是民情民意,更是民主党派成员以学促干、以行践诺的生动答卷——原来最好的作风,就藏在笔尖划过民心的温柔里。

作者:民进鹤岗市委会
责任编辑:邵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