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老年人健康养护
注:由陈学魁副教授主讲的中老年保健讲座正在吉林电视台公共频道每周五、周六15:40《人间晚情》栏目播出,本文系系列讲座的讲稿。
岚岚东风细雨来,春天是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对老年人来说即是美好季节又是令担忧的季节,需要警惕、预防老年病复发。
健康养护关健是要对自己春季健康管理,做到心中有数,防止遇冷感冒、遇热中暑。
也就是说使自己身体能充分适应气候环境地变化,达到健康防病,带病延年。
不少老年朋友,每当进入春初时都会感到“力不从心”(迟钝、跟不上趟),其实这种感觉就源于我们自身器官机能的老化和衰老。
体健少病的朋友,更多关心机体老化速度(老化是指细胞更新速度减慢),机体代谢能力下降。而体弱多病的人则更关心的是衰老程度和代偿、康复(衰老是指机体长期不可逆损伤的积聚,通过合理养护,可获得有限的康复)。衰老和老化在老年朋友身上集中表现在:形态上老化,机能上退化。
有资料证实60岁以上,67%的人心脏瓣膜退化、钙化,60%骨质疏松,100%肠道双岐杆菌消失,菌群失调。
春季气候环境特点:春分一过,便进入了冻人不冻水时分。
俗言春捂秋冻。虽然气候变暖,但日温差变化很大,越冬病原微生物也进入繁殖旺盛期,虽然机体生物钟也随之调整,但未到位。春季机体进入分解代解活跃期,防御机能滞后气候变化,病原微生物乘虚而入,一些季节高发病会接种而来。
其中,首当其冲的是感冒,因感冒四季散发,司空见惯,每位老年朋友都得过几次,容易忽视。对待感冒有许多误区,感冒也有轻有重,伤风最轻,只是低热、流涕、咽部不适,通过吃点感冒药,多饮点热水,休息几天就很快康复。但对流感要格外小心,当出现高热不退、头疼,全身肌肉酸痛时,应严密地实行健康管理措施,必要时应即时去医院看医生,流感只是打头阵的杀手,其后可以引起一系列炎症链锁反应,短时间心肾等器官会先后发展到失代偿,就是再即时得当管理,意外也是会常发生。
误区1,过份的相信板兰根的预防万能作用。板兰根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但重症感冒的约30%左右是非病毒(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引起的。
误区2,老人注射流感疫苗后,应该能预防或减轻流感病情,但事与愿违的,也不是没有的。注射疫苗需在流行前几个月注射,而每年流感病毒都有可能发生变异(病毒有十几种子,200多个型),和天气预报一样,预报分析不一定都准确无误,所以针对性不很强,有一定盲目性。但注射多价肺炎疫苗还是对流感主要的并发症有些作用。
误区3,治疗感冒不需要注射消炎药,这也是一个更大误区,在医生指导下给一些体弱多病的感冒患者注射有效抗生素肯定是益的,尤其是有吸烟史的老年人。
饱受消化道溃疡困惑的老年朋友,都有应付春季复发和受折磨的经历,春尾是消化道溃疡高发的季节,老年患者要遵循溃疡病自我管理规范,不要着凉,不要疲乏、贪黑,注意劳逸结合,少食多餐,定时进餐,少吃生、凉、辛辣的刺激食物,保障休息、饮食、药物、忌烟等全方位治疗,一般一周左右就可以顺利熬过。
春冻骨头秋冻肉,对老年朋友最大威胁是老寒腿的困扰,民间常说人老腿先老,病腿在寒冷环境下,关节、韧带不协调矛盾突出,带病延年管理的环节是尽量减少关节持重,注意膝关节保暖,理疗和药物作用都很有限。
春困是春天风向标,是周围循环容量增加,血液分配趋向外周(盗血),大脑供血相对不足,另外,春季相对强调素食,结果维生素缺乏也会加重疲乏和困倦,最有效的管理方法是即时适当的增加户外活动。
保障机体生物钟随环境变化而即时调整,最安全措施是即时有效的调整起居和运动的管理。步入老年的朋友,因不受工作事业影响,容易放松起居的科学管理,从生理角度,老年人生物钟惰性增加,顺应环境能力差,作息起居不规律,导致耗氧增加,代谢紊乱,为了保证足够的睡眠应根据季节环境变化而主动调节机体生物钟,原则是早起早睡,每日保持7-8小时有效睡眠,早晨起床前先完成,静躺半分钟,静坐半分钟,双腿放松床边再坐半分钟。不要猛然坐起。然后根据个人实际情况有条理交叉完成洗漱和料家务(通风、换气、浇花等),在这过程中应适当喝一些热水或奶制品、豆制品饮料,有散步购物习惯的可到室外短时间活动,早餐后可根据个人兴趣安排室内的活动,午前10点以后,或者晚上5、6点钟以后适当参加一些户外运动,象抖空竹、跳交际舞、打太级拳、游泳等。晚近,国内外都提倡散步,每周坚持3—4个小时散步,对降低心脑血管意外是有好处的。老年人适合有氧运动,因为两段时间避开了“魔鬼时间”、“晨浪”影响。所谓“晨浪”是指清晨到午前9点,这段时间老年人的心率增快,血液粘稠,交感神经兴奋,血管痉挛,易发生心脑血管突发事件。
而“魔鬼时间”是指清晨到午前10点,此时地表温度低,而大气层温度相对高,两层之间“逆温层”较厚,影响被污染气体消散,在污浊的空气环境是不宜室外活动地。
从健康养护角度不提倡“闻鸡起舞”晨练误区,接近中午的时间是“空气维生素——负氧离子”最丰富的时间,有利健身驱病。近年提倡“晨练不如暮练”,保护生物钟不受干扰,老年人户外锻炼要以轻松舒畅为准则,不宜以健康透支去换取体质提高。(实际老年人体质提高是有限的,更多的是靠年轻时的储备)。老年人运动目的是保护身体机能,注意兼顾耐力、体力灵活性的协调,活动前或活动休息期间,适当饮一些水或乳品饮料,不宜空腹运动,否则容易发生心律失常,根据个体差异,应在全身运动前适当的做一些热身运动。防止运动伤害,老年体弱多病的,晚年锻炼的目的是提高腿脚的灵活性和平衡能力。老年人运动要适量,不宜全天候室外活动(风雨不误)贵在坚持。
对老年人地起居养护,不要忘掉午睡,午睡能使机体心理、生理和机能得到缓解(血压曲线形成低谷)。
晚睡前要养成泡脚、按摩习惯,要注意睡眠赤字,可导致健康透支。若长期睡眠不足4小时,会造成健康透支,加速衰老,缩短生命期。如经济有条件的,可睡前喝一杯温牛奶(牛奶中含有一种促进睡眠的物质—血清素)。
失眠的原因很多,可以由躯体疾病引起,也可以由精神、心理因素导致。慢性失眠可以引起眼圈发黑,眼袋明显,皮肤松驰,面色晦暗。还可以引起许多机体功能损害,象内分泌紊乱、思考能力减退,警觉和判断力下降等。
在自我保健管理中如出现下列情况时应视为预警信号:在“晨练”保健运动过程中突然出现胸痛、晕厥(黑蒙)、持续咳嗽,在休息5、6分钟不缓解的,应立即启动呼救措施,即时到医院看医生。
(作者系民进会员、吉林大学二院综合内科副教授)
(责任编辑:阿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