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参政议政平台 邮箱登陆

当前位置: 首页>地方组织>吉林>特色栏目

洞庭湖上话忧乐

发布时间:2014-09-10     来源:

放大

缩小

        本世纪初,我参加中华诗词学会组织的中越诗词联文化交流活动归来,正是三峡两岸为库区水位增高,撤离居民,搬迁景点之时。为了一睹三峡风光,了却多年游长江的心愿,于是便经南宁、昆明到重庆,在朝天门码头登上了“皇宫”号顺水下行三日;从浩瀚的长江与嘉陵江汇合处启程,经巫峡、西陵峡、瞿塘峡激流险滩到葛洲坝,直奔洞庭湖。郦道元《水经注.》中的“三峡”篇、刘白羽的《长江三日》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三篇文章的词章字句的回忆,伴随我的三天航程。

        湍急的江水冲出千里峡谷,到了平缓的宜昌,江面开阔了,像奔跑的野马放慢了脚步。到了八百里洞庭,浩瀚的水面,波光粼粼;像航行在大海,一望无际,偶有船只驶过和鸥鸟掠过。恬静的湖面,当远远岸上露出岳阳楼时,禁不住令人沉思起来……

        范仲淹借岳阳楼而写出举世无双的宏文,岳阳楼因《岳阳楼记》而名扬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为千古绝句。回眸上世纪有识之士为复兴中华,不乏有一批批胸怀如此抱负的先行者前仆后继,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可在国难当头,却总少不了“先天下之忧而乐者”。

        垂帘听政48年的慈禧太后和那些八旗子弟,面对国内民不聊生,国际列强的侵扰,不惜丧权辱国,竟然用海军军费修建颐和园,挥霍资财操办生日;结果落得8国联军进北京烧杀抢掠,火烧圆明园,最后割地赔款。于国家命运不顾,可谓先天下之忧而乐!而忧国忧民的谭嗣同等6君子却惨遭杀害。

        面对日本军国主义的武装侵犯,国破家亡,民众流离失所,饥寒交迫;东北义勇军、抗日联军,多少先烈明知自己未必能享受到后天下之乐的“乐”,却忧在先、苦在先,牺牲在先。满清的遗老遗少仰人鼻息,却拼凑伪满傀儡政权,享受儿皇帝之乐。再后来抗日战场国民政府大员和军阀们,却“前方吃紧后方紧吃”,更是先天下之忧而乐。中国共产党人和许多爱国军人,勇挑民族解放重担,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前仆后继;为消灭日寇流尽最后一滴血。

        青山处处埋忠骨。有多少江姐、许云峰在人民欢庆胜利之时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忧苦在前,还未有来得及为天下之乐而乐呢!他们用自己的英魂铸造了共和国大厦的基石……

        在新的历史选择面前,张志新、史云峰们,凭着他们的坚定信念,凭着为国家、民族、社会的责任心,凭着坚持真理的顽强意志和对人民未来前途的忧患意识,敢于仗义执言;为今天科学发展、健全法制、全民奔小康的举国欢乐、幸福,献出了他们的满腔热血和生命,献出了本应和全国人民一道享受的“乐”。和那些在全民小康路上,慷国家之慨,贪占挥霍国家资财,行贿受贿,以权谋私,享乐至上的人比,岂不明显看到:一种是“先天下之忧而忧”;一种是“先天下之忧而乐”嘛。事情的结果往往也会相反:“先忧”或“同忧”者最后与民同乐;而民忧时“先乐”者很可能在“后天下之乐”时,“而忧”,去面壁而泣吧!笑在最后的永远是那些牺牲小我,以天下为己任的人。百余年来,为中华民族复兴,为实现富国强军的中国梦,多少英烈前仆后继,献出一切,直至流尽最后一滴血……

        岳阳楼只是古建筑遗存,范仲淹的箴言却激励一代代后人。而今,面对举国上下,在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引下,为实现全民小康,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团结一心,尽各自才智和力量;面对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反腐肃贪,开展群众路线教育,狠刹四风,共圆伟大的“中国梦”的现实,我想,那些忧国忧民的先贤,终可含笑九泉了。

作者冯振翼,1942年生,系原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编审 ,中国作协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原吉林省民进文化艺术委员会委会会员

作者:冯振翼     责任编辑:qichunlei
Copyright 1996 - 2020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