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颂歌
绵绵蒙山,
悠悠沂水,
你可还记得那旧世狰狞,
外患内乱家国破,
“三座大山”压头顶。
官匪兵霸,
肆虐横行,
烧杀抢掠害生灵。
苛捐杂税,
横敛暴征,
当牛做马难交清。
食不裹腹,
衣难遮体,
石屋、草棚,
挡不住那世间寒凉、苦雨凄风。
乌天重重似地狱,
女人在地狱最底层。
那臭长的裹脚布,
是阎罗魔鬼的酷刑,
裹杀了青春,
裹住了自由,
裹残了人生。
身同猪狗任买卖,
含冤茹苦遭欺凌。
恶梦连连无绝期,
长夜漫漫难天明。
黑暗、黑暗,
老百姓饱经磨难,
挣扎在这无际的黑暗之中……
谁能数得清——
荒坡野岭,
有多少白骨冤魂是死于非命?
绵绵的蒙山啊,
你是老百姓的愁苦堆砌而成,
悠悠的沂河水呀,
你一路呜咽哭诉着老百姓卖儿卖女的悲情。
重重蒙山,
汤汤沂水,
你终于盼来了子弟兵:
他们和百姓一样,
草鞋单衣打着补丁。
不拿百姓的一粒米,
却为他们保卫粮食流血牺牲;
刚刚从战火中救下村庄,
队伍却在房门外扎营。
哪里的百姓有危险,
他们就出现在哪里——
枪声就是命令!
血雨腥风的恐怖之下,
有白铁华式的共产党员,
在敌人的酷刑面前宁死不屈、铁骨铮铮;
有陈若克式的革命干部,
同自己刚刚出生的女儿一起壮烈牺牲;
奇崛云漫的岱崮之上,
多少勇士,
炮声中生命辉煌化永恒;
多少英雄,
烈火中顶天立地、气贯长虹!
炮火、炮火,
正是这开天辟地的炮火,
烧断了枷锁,
炸开了牢笼,
穷苦人从此获新生!
打土豪分田地,
把红色政权握手中。
闪闪红星把黎明点亮,
血染的旗帜把东方映红!
谁能数得清——
两战之中,
有多少英雄在纪念碑上没能留下姓名......
重重的蒙山啊,
你最知道共产党的恩情有多重,
汤汤的沂河水呀,
你把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壮举深情传颂。
高高蒙山,
滔滔沂水,
你见过这样震惊世界的大后方:
为了给部队送给养——
他们勒紧腰带,
手推车满载南瓜、小米送战场;
为了让战士吃饱打胜仗,
她用自己的女儿换军粮;
战地救护——
他们拆下门板做担架,
冲向枪林弹雨的战场;
绝地救伤员——
她用圣洁的乳汁,
滋润垂危战士干渴的饥肠;
支前做军鞋——
麻绳把腿上的皮肉搓伤,
油灯下她们一针一线情意长。
“谁第一个报名参军,我就嫁给谁!”
姑娘的话——
比什么豪言都悲壮!
送郞上前线——
为最可爱的人一生守望,
青丝变白发,
她们做了永远的“新娘”。
通往孟良崮战役的“火线桥”上,
英雄们含泪踏过红嫂们柔弱的肩膀......
“最后一口饭做军粮,
最后一块布做军装,
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
子弟兵和人民“水乳交融”,
人民用小米把革命供养;
共产党和人民“生死与共”,
人民“用小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
人民、人民,
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革命的队伍才所向披靡、以弱胜强!
谁能数得清——
红色沂蒙,
有多少李得才、明德英、王换于、李桂芳......
高高的蒙山啊,
你挺起了沂蒙儿女不屈的脊梁,
滔滔的沂河水呀,
你把骇世绝伦的红嫂故事永世传唱。
巍巍蒙山,
浩浩沂水,
你可看到今天的景象:
改革的春风吹遍城乡,
伟大祖国正在走向繁荣富强。
两战圣地,
红色沂蒙,
圣人故乡,
大美临沂有了都市模样。
昔日的穷山沟,
绿树滴翠,
清流欢畅,
花果飘香,
蝶舞蜂忙。
俊秀的村庄——
美得就像十八岁的姑娘......
“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
老区人民正在谱写着敢于胜利的新华章!
奋斗、奋斗,
只有自强不息的奋斗,
才能创造幸福、实现梦想!
回望久远的悲凉,
触摸历史的苍桑,
感动今天的辉煌。
注入临沂精神,
激发奋进力量:
同心同行跟着党,
永把群众心中装,
履职尽责勤作为,
改革创新更图强。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
谁能数得清——
革命圣地,
有多少英雄的临沂人民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巍巍的蒙山啊,
你正昂头把更高的奋斗目标展望。
浩浩的沂河水呀,
你正一路奔腾把最美的赞歌唱给伟大的党!
(作者系榆树市政协副主席、民进榆树市委会主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