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参政议政平台 邮箱登陆

当前位置: 首页>地方组织>吉林>特色栏目

巾帼英雄  精神永驻

发布时间:2019-07-15     来源:

放大

缩小

  “巾帼不让须眉”,这是自古对英雄的女性之赞美。在山东沂蒙这片红色的土地上, 诞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革命英雄女性,为后人树立了一座不朽的“巾帼”英雄历史丰碑:沂蒙六姐妹、沂蒙母亲、沂蒙红嫂,她们有的用乳汁救活伤员,有的站在冰冷的水中用肩膀架起队伍通过的“桥梁”,有的是拥军支前的模范......她们这种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后来被高度概括为沂蒙精神,即“吃苦耐劳、勇往直前、永不服输、敢于胜利、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这一精神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和东北抗联精神一样,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2019年5月29日下午,我作为民进吉林省委会2019年领导干部进修班的学员来到了马牧池红嫂纪念馆聆听现场教学,伴随着现场老师的动情讲述,看着一幅幅图片,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特别是观看了抗战时期“红色堡垒户”王换于的后代讲述其事迹的影片,仿佛又回到了那战火纷飞的年代,看到了血与火的考验,我被这“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军民情感深深的震撼着,更加崇敬这些巾帼英雄。是啊!正是有了人民群众的支持才有了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壮大发展,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沂蒙革命根据地涌现出一大批爱党拥军的红嫂,她们有的是群体,例如以“沂蒙大姐”李桂芳为核心的妇女英雄群体架起了火线桥、支援前线忘我拼搏的沂蒙六姐妹;有的是个人,如用乳汁救小战士的明德英,抚养42名革命后代;冒着生命危险保存党史资料的王换于等。这些最普通的沂蒙女性几乎承担起所有作战部队的后勤工作,产生了众多生动真实的英模事迹。展馆里列出了这样一组数据: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据不完全统计:沂蒙红嫂们共做了315万双军鞋、122万件军衣,碾米碾面11716万斤,动员参军参战20万人,救护病员6万人,掩护革命同志9.4万人,瓦解敌方9.8万多人……。这是多么伟大的女性呀!她们是中华民族女性的代表,是真正的巾帼英雄,在她们身上我看到了中华女性的光辉,她们的奉献与牺牲无一不彰显着老区人民的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她们为中华民族女性树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短短几天愉快而又紧张的学习结束了,在返程的路上我思绪万千,回想着现场教学的内容,心潮澎湃难以平静。重新踏上这片曾饱受战火的土地,追寻“红嫂”足迹,我为沂蒙红嫂们感到骄傲,对她们的事迹难以忘怀,她们用生命、鲜血和骨肉支援前线的感人故事,昭示着“红嫂”的人性光辉。

  作为一名民进会员,一名医护工作者,我要充分发扬“红嫂”吃苦耐劳、勇往直前、爱党爱军、无私奉献的精神,用真诚对待每一位患者,使南丁格尔精神发扬光大,接过红嫂手中的接力棒,与时俱进,革故鼎新,提高专业技能,救死扶伤,双岗立功,使“红嫂”这种英雄精神能够,薪火相传、永远发扬光大。

(作者系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护师,民进吉林省直联合四支部副主委)

作者:吕淑萍     责任编辑:qichunlei
Copyright 1996 - 2020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