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参政议政平台 邮箱登陆

当前位置: 首页>会员风采>会员风采

民进会员刘志华获杭州市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发布时间:2020-05-08 来源:民进杭州市委会

放大

缩小

  为传承弘扬千鹤妇女精神,表彰我市各行各业妇女在杭州建设独特韵味别样精彩世界名城进程中贡献的巾帼力量,特别是在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坚守奋战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一线的优秀女性和团队,市妇联决定命名曹琛等100同志为杭州市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命名上城区望江街道现场动迁指挥部宣传保障组等50个单位为杭州市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

  民进会员、大关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刘志华获杭州市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一、师德高尚暖人心

  刘志华老师对教育事业忠诚不渝、初心不改、倾注真情、勇于奉献。始终牢记为人师表,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教学中勤于探索、积极进取;她关爱每一位孩子、关心每一位同事,是师生们的良师益友。曾获得浙江省特级教师、浙江省教坛新秀、浙江省劳动模范、杭州市劳动模范、杭州市五一劳动奖章、杭州市优秀教师、拱墅区名师等荣誉称号。连续担任十二届、十三届杭州市人大代表和拱墅区第五届、第六届人大常委会委员。

  (一)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获杭州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她对教育事业忠诚不渝,倾注真情、勇于奉献、积极进取。工作上踏实创新、教学上精益求精、育人上潜移默化,感染和影响着身边的老师。是师生们的良师益友。年度考核多次被评为优秀。并作为拱墅区的名师,在杭报、中国教师报等报纸上刊登其先进事迹,是广大教师学习的榜样。获得杭州市劳动模范、杭州市五一劳动奖章、杭州市优秀教师、拱墅区名师等荣誉称号。

  (二)关爱学生,以爱育爱,助推“小公民教育”成为省市知名品牌。

  她把每个学生都当成是自己的孩子。她认为关注孩子的成长,就像浇水一样,每天悉心的浇灌总会有好的发展。比如长阳小学有一位孩子自我管理方面欠缺,但在学校的各类活动中表现出很好的语言天赋。随后刘老师协同班主任,通过家校沟通、以点带面,扬孩子语言表达能力之长。渐渐地,孩子在主持、脱口秀、英语流利说等表演中大放光彩,令人刮目相看。这个孩子也逐渐找到了方向,改掉了缺点。

  带领学生享受音乐的快乐。她积极引导学生探索美、发现美和创造美,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快乐和幸福。有学生这样说:音乐总给人以美的享受,而我们的音乐刘老师就是让我们学会享受音乐的;还有学生这样评价她:我为刘老师这种爱音乐犹如爱生活的精神感到敬佩!在她支教的那段时间,有孩子想念道:虽然我们的副班主任刘老师现在不在我们学校了,但是她教我们音乐时的场景时常出现在眼前……她常常给我们带来快乐和美的享受!

  开创德育工作新亮点。刘老师构建班主任队伍建设新模式:成立首席班主任工作室;开辟1+N的班主任成长通道。实施班主任积分考核制度等,激活班主任的内生动力。她通过有机整合德育主题活动建构德育课程,以“小公民教育”为载体的德育品牌浸润校园文化,尤其是她谱曲的24字核心主义价值观歌曲唱响全区。还开发了《水之韵》课程,成立“节水工作室”;创作了小公民主题曲《地球我爱你》等,提升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小公民教育品牌深入人心。杭州日报、都市快报、钱江晚报、大浙网、新浪网等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

  (三)脚踏实地,二十年如一日,培育学生合唱社团,多次在国内外获奖。

  她二十年如一日,坚持合唱社团的排练。即便在怀孕的那段时间,她也挺着大肚子一大早来到学校坚持排练,有时一站就是两个多小时。功夫不负有心人,她和她的学生终于站到了世界合唱节、省市区中小学艺术节合唱比赛的领奖台。合唱团得到了中国合唱协会理事长田玉斌教授、副理事长王秀峰教授、上海小荧星合唱团指挥林振地、杭师大阎宝林教授的赞赏。

  (四)送教下乡,名师辐射,发挥课堂引领作用。

  刘老师主持的名师工作室,引领年轻教师走向成熟,帮助骨干教师形成自己的风格。她经常送教下乡,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深受同行的尊敬,在省市区音乐教育界有较高的知名度。她的课堂艺术,经常让听课的老师一次次被感动,一次次为之倾倒。一位慈溪的老师在听了她的课后给她写信道:“刘老师,有幸让我聆听了您的音乐课,我受益匪浅,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这两天一直在回味您的课,从您的身上我深刻地体会到努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性。听完您的课,我和邻座的老师都落泪了,这就是触动吧!我会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的……”每当老师们在教学中碰到困惑和问题时,她总能与老师们一起讨论,甚至随时示范,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想法和经验分享给每一位老师。

  二、业务精湛树标杆

  刘老师以“培养学生音乐兴趣、丰富情感体验、强化音乐感知”为主要目的,逐步形成了“大气·灵动·邃美”的教学风格。曾获得全国中小学课堂教学评比一等奖、浙江省音乐优质课第一名、杭州市音乐课堂教学评比第一名、一师一优课堂教学评比“部优”、“省优”、“市优”,浙江省教改之星“金奖”,杭州市音乐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杭州市教改之星“金奖”。

  (一)关注学生核心素养,探索音乐教育真谛,获评浙江省教坛新秀。

  “让音乐属于每一位孩子”一直是刘老师追求的教育梦想,她提出音乐教学要唤醒孩子内心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一个也不能落下。大力推崇变“学音乐”为“会音乐”,在学习活动中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审美体验、创造意识的发展。在体验活动中提升个人音乐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

  (二)追求音乐梦想,优化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刘老师结合多年班级合唱教学的经验所得,撰写论文《用“二度创作”来提升小学生多声部歌唱能力的实践与思考》发表在《中小学音乐教育》杂志上。课题成果《三步五法—小学班级合唱教学研究》辐射到了省市区,手势法、手臂音阶等很多教学方式和手段被一线音乐教师广泛应用推广,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由原来的接受型向体验式的转变。《摇篮曲》、《真善美的小世界》等课堂在全国核心素养发展音乐教学改革现场会、浙派名师、千课万人等大型活动上展示,受到与会的专家和老师们的一致肯定,《都市快报》等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省赛课第一名《牧场上的家》一课中,刘老师向全省2000多名中小学音乐教师诠释了自己的教学理念,引起了在场所有人的情感共鸣。一位特级教师激动地说:“听刘老师的课真是一种享受,她激起了我久违的感动!”。

  (三)开发课程资源,建构市精品课程《鼓圈》。

  刘老师开发市级精品课程《鼓圈》,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无门槛的乐器合奏让学生感受到了合作的魅力,倾听的重要,培养了学生即兴创编的能力。她发动全校师生进行音乐艺术环境的创设,共同打造“转角遇见美、乐器DIY功能区、钢琴花园”等能让学生自主体验的艺术乐园,学生随处可以体验到童趣化、开放性、触摸型、浸润式的艺术氛围。目前,长阳小学也是杭州市唯一在一二年级开设一周三节音乐课的学校。

  (四)创作合唱歌曲,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创作合唱作品。多年以来,刘老师一直潜心研究普通班级的合唱教学。为此创作了30余首合唱歌曲,深受孩子们喜欢。其中《鸦鹊拌歌》《龙泉民谣》等荣获第六届世界合唱节金奖、省艺术节一等奖。

  ——创作班歌。同时带动全校师生创作各具特色的班歌,多首班歌在全国中小学校园歌曲创作大赛中获奖,11首班歌在杂志上刊登发表。

  ——收获成果。大气·灵动·邃美是刘老师合唱教学的风格,她所带领的合唱团多次在世界合唱节、西湖合唱节、省市中小学艺术节合唱比赛中获奖,并被邀请出访德国、日本等国际性的合唱交流。她写的合唱作品深受一线教师和学生的喜爱,《鸦鹊拌歌》等作品在浙江省艺术节中被六所学校所传唱和演绎。

  三、教师培养留真情

  刘老师以课堂为主阵地,课例研修为载体,以实践反思、伙伴协同、专业引领为支撑,创设了别具一格的教研文化。

  (一)承担“领雁工程”导师工作,发挥名师辐射效应。

  这些年,刘老师承担了浙江省“领雁工程”、省幼儿师范、杭师大实习基地的培训、指导工作,先后指导了省领雁工程学员:程笑丽、葛孜、胡雅雅、吴靖丹、王英、朱炫红、计淑丹、杨建春,其中,程笑丽老师被评为了丽水市教坛新秀。指导实习生300余名。刘老师应邀到各地执教观摩课、作观点报告40余次,遍及武义、龙游、湖州、衢州、嘉兴、诸暨、平湖、椒江、丽水等地,惠及2000多名教师。

  (二)成立名师工作室,主持区域学科基地建设。

  2013年,刘老师被认定为首届拱墅名师,并成立了名师工作室,建立了网络工作室,从而扩大了资源共享范围。同时作为音乐学科基地负责人,她提出班级合唱教学研修方案,把自己每周二的音乐课定为雷打不动的公开课,邀请年轻教师听课。以身示范与工作室成员一起上课、磨课、论课,无私指导年轻老师的教案和论文,带动区域内20多位年轻教师的成长,其中林琼获得了杭州市优质课评比一等奖,章瑾、方侃等老师的论文在市里获二三等奖。王晓等老师辅导学生合唱获区一等奖。

  (三)反哺乡村教育,指导农村音乐教师快速成长。

  从大山走出来的女儿,刘老师内心坚守反哺农村教育的情怀,将自己的资源广泛辐射,帮助更多有需要的老师更好地成长。她利用名师工作室的网络资源,让更多的老师参与观课、评课、议课,让每一位老师都能发出自己的声音、享受课堂教学实践心得。她还积极参加教育厅组织的“百人千场”名师送教下乡活动,浙江省教研室“携手行动,教研下乡”活动,“浙江省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活动。每次送教之后,都会有一些老师与她建立紧密的联系,以各种方式寻求刘老师对他们在教学上的帮助。对此,刘老师都热情相助,不计报酬。在担任省师干训中心跟岗实践导师期间,指导了温州平阳陈怡老师等多名名师,还与武义、丽水等地的音乐老师结对,随时向他们提供教学上的帮助和咨询。至今,她的手机短信里还会经常收到一些素不相识的音乐同仁向她请教问题,而每次她都悉心回答、指导。她用微光聚焦他人,用实践行为激发老师们思维的碰撞,成为老师们成长的孵化器。

  (四)以课例研修为载体,努力培育优秀音乐教师团队。

  其中,叶霞等三位老师被评为杭州市教坛新秀;张懿、李炜炜、蔡雯、方侃、王晔等十余位老师的课题、论文分别在市、区级立项获奖;刘丹等8位老师的课堂获得市微课二等奖、区优质课一等奖,并在全国音乐新体系成果展示中进行展示;沈沈等4位老师在全国新体系成果展示上进行了学生素养展示;张懿老师和李炜炜老师分别在浙江省教师培训研讨会上进行课堂教学展示。刘老师积极创设条件,勤于培养指导,经常与尹丹红名师工作室、任一波名师工作室、江干区、下城区等名师工作室进行教学交流,采用引进来、走出去的模式为音乐教师团队创设一个又一个的学习平台。

  四、学校管理得人心

  “做一名幸福的引路人”,这是刘校长曾说过的一句话。从一名音乐老师到一校之长,角色转变了,但做教育的心没变。2016年以来全面主持学校工作,学校各方面佳绩频传,逐步走上品质发展之路。

  (一)建设四大课程体系,探寻学校品质发展之路。

  以“绿茵教育”为引领,提出“追梦、自信、顽强、灵动”为核心素养目标,以体育艺术科技特色为基点,撬动学生多方面的发展,构建“足球天地”“悦动世界”“生活乐园”“科幻工场”四大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学习与幻想、健康与运动、审美与艺术、生活与道德”的四大能力。秉承校园即家园的教育理念,在校园文化创建的过程中,坚持师生共建。以“转角遇见美”为载体,将校园的角角落落打造成美丽转角,成为培养学生兴趣的实践载体。

  (二)打造“四个一”特色的艺术管理学校,滋养学生创新成长之道。

  刘校长推崇“绿茵教育”,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她提出,要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去运动、舞蹈、歌唱、绘画、创造……打造了一所“建在艺术馆里的学校”。

  一只足球打通所有学科:从2013年开始,学校从足球竞技到足球课程的建设,从足球课程折射到足球文化,还以足球为主题开展了综合实践周活动,用一只足球打 通所有学科,将学科整合落到实处,丈量足球场的面积,解剖足球了解材质,足球口号大创编等活动,学生学会了探究,丰富了经验,还懂得了合作。学校也被评为全国足球特色学校。

  一首班歌营造艺术氛围:刘老师带领老师和学生自己作词作曲创作了原汁原味的班歌,24个班级,每个班级一首,唱出了独一无二的自己,形成了24个和而不同的班级文化。

  一支温度计创生了省内第一家校园气象科普馆:科普馆以24节气为线索,以气象知识为基点,开展全学科的教学体验,为学生的探究、实践提供了更多的学习空间。还被评为省优秀创新实验室,

  一个转角催生了校园变革:走进长阳的每一个人,都仿佛置身于一座美丽的艺术馆。每一面墙,每一个转角,每一根水管,每一个窨井盖都散发着艺术的气息,那都是师生们亲手设计和创作 的,因此,它是有温度的。校园的角角落落都被开发成了非正式学习空间,《变废为宝》《水韵课程》等一门门拓展性课程应运而生。学生追梦的脚步越来越快。学校迎来了全国上千人次的参观,交流。被称为是一所建在艺术馆里的学校。

  (三)构建教师多维梯度成长路径,引领教师自主发展。

  刘校长有一套独特的教师培养方案:青年教师,从专业素养、专业能力、教育情怀、生活态度等多维度培养;骨干教师,校内中层岗位,跟岗锻炼;名优教师,以名师工作坊为基地,强化名师的优势辐射作用;名班主任,成立首席班主任成长制度;中层干部,注重各科室的多方联动。近年来,学校的年轻教师成长很快,刘丹、沈建国等许多教师在省市区崭露头角。

  (四)守望教育本心,承担力所能及的社会责任。

  对待老师,真诚相待;面对孩子,提倡健康快乐。2017年9月,长阳小学首先推行延迟上学作息时间表,让孩子们保证睡眠的同时,能安心吃早餐。2017年,长阳小学先后获15项集体荣誉,迎来数千人来校参观。在刘老师带领下,长阳小学已走上了一条特色化的品质发展之路。作为连续担任十二届、十三届杭州市人大代表和拱墅区第五届、第六届人大常委会委员,她撰写了《关于加大对文创产业的扶持力度的建议》等十几则意见建议,力所能及的履行好人民赋予的这份责任与担当。2012年至今,她还担任了区、市组织部组工监督员,多次参与了市委区委组织部关于干部联合公选、区管干部年度考核工作。不忘初心,刘老师守望着那一片绿茵,播种生命的希望!

作者:     责任编辑:张润天
Copyright 1996 - 2014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