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参政议政平台 邮箱登陆

当前位置: 首页>履行职能>社会服务>扶贫故事

倾情竭力助脱贫,“七十二变”促增收

——记民进儋州市委会副主委汪文英

发布时间:2020-11-13     来源:民进海南省委会

放大

缩小

  2020年3月25日上午,海南省儋州市大成镇新风村委会大榕树下热闹非凡,一群人正围在一起吃着当地的特色小吃,有说有笑,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这是文万村脱贫户符考平为答谢乡村振兴工作队、村委会帮他卖瓜而做了一些特色小吃,并送上一面“真心帮扶,心系群众”的锦旗,感谢驻村工作队员帮助他解决了冬瓜滞销问题。

  故事要从2019年底说起。

  汪文英受组织委派,赴新风村委会任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她带领驻村工作队的队员们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竭尽全力,实现了深度贫困村摘掉帽子的艰巨任务,也让村里像符考平这样的贫困户真正实现了脱贫致富。

  说干就干,贷款“做它”

  “做它”是大成镇当地的方言,意思是有做一件事情的想法就坚定地去完成。俗话说穷则思变,贫困户很大的特点就是没资金,发展生产抗风险能力低,要创业致富更需要大胆尝试和辛勤的付出,即“思变”+“勤干”才能更好地发展。这是作为驻村工作队长的汪文英经常在扶贫夜校给贫困户宣传的思想。

  符考平是新风村建档立卡贫困户,2018年脱贫,本人患有糖尿病,其配偶患有癫痫,两个女儿在琼台师范读书,一个儿子在市一中读高一,家庭的重担全部压在符考平身上。虽然家境贫穷,但他从不气馁,也没有向困难低头。符考平提出,他有一个想法,年底和过年的时候正值冬季,是黑皮冬瓜畅销的旺季,他想承包土地种植黑皮冬瓜,希望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改变生活,加入小康队伍,但黑皮冬瓜种植需要资金投入,身为贫困户的他并没有富余的资金。汪文英非常支持他的想法,帮助其向儋州市信用社贷款2万元,解决土地租金和购置瓜苗、肥料的大部分资金。但是致富过程并没有那么一帆风顺,第一个难题就是冬瓜种植后由于季节干旱,需要一台大功率抽水机进行浇水灌溉,然而符考平此时已囊中羞涩。这时,汪文英得知他冬瓜种植地缺水灌溉又不够钱买抽水机时,亲自到冬瓜种植基地核实,丈量亩数、检查土壤、估算经费,并召开会议讨论如何帮助解决。驻村工作队又伸出了援助之手,大家一致同意帮助符考平购买抽水机。很快抽水机就在冬瓜基地投入使用。看着滚滚的水流,听着哗啦啦的水声,他心情非常激动,高兴得在田埂里跳了起来,符考平说:“非常感谢工作队及时帮我解决抽水机的问题,让我对未来充满信心。”

  变身 “售货员”、兼职“快递员”

  解决灌溉问题后,冬瓜种植基地正式运作,在符考平夫妻二人的不懈努力下,黑皮冬瓜长势良好,每个冬瓜均重35斤,最重的冬瓜可达50斤,这批冬瓜要是全部卖出去,能获得10万余元的收入。眼看着幸福日子就要到来,夫妻二人甭提有多高兴了。但天有不测风云,就在符考平沉浸在幸福的喜悦之时,一个噩耗顿时让他陷入了绝望的泥潭,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冬瓜采购老板不来收瓜了!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让很多瓜农陷入绝望中,看着地里的瓜很快可以收成,却没有收购商问津,符考平天天愁眉苦脸,茶饭不思。了解情况后,汪文英同工作队队员商量解决办法,“不能让贫困户自强不息的发展劲头遭受打击”,这是全体队员的共识,大家决定利用一切资源全力帮助符考平推销冬瓜。

  联系儋州市广播电视台及各类媒体到冬瓜基地进行实地采访;向“这里是儋州”“儋州在线”等微信公众号推送材料,借助新媒体帮助推销冬瓜;联系海南消费扶贫网、儋州扶贫馆等销售平台帮助销售冬瓜。终于,冬瓜的销售出现转机。省委办公厅、儋州农村信用联社、儋州市委办、市科协等单位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发动单位干部职工购买扶贫冬瓜;超市、社会团体、当地群众也纷纷采购冬瓜。

  在推销冬瓜的过程中,上演着一幕幕感人的小故事。

  汪文英和驻村第一书记陈川到儋州市广百家超市推销冬瓜,超市负责人答应购买2吨冬瓜,但必须将每个冬瓜切成约2斤装,用保鲜膜封好售卖。而由于新冠肺炎疫情,超市员工紧缺,分装售卖成了新难题。这时,汪文英亲自担任起“超市售卖员”,把一个个大冬瓜切成2斤装的切块,并贴上售卖标签,放到销售货柜上,向超市的客人推销。扶贫爱心冬瓜得到热卖。

  由于疫情原因,冬瓜的运送也成为难题。汪文英又带领队员们变身“快递员”,用自己的私家车帮助运送滞销冬瓜。“你的轿车运10个,我的SUV运15个”,就这样,队员将冬瓜一车一车地运送到指定地点 。

  在驻村工作队、机关单位和社会力量的共同帮助下,从论个卖到论斤卖再到论吨卖,近百吨的滞销冬瓜销售一空。符考平一边数着收到的货款一边说“要不是没有工作队帮忙,我的冬瓜不知道到何时才能卖出去”,心里充满感激。

  任重道远,筑梦前行

  帮助符考平卖瓜是新风村驻村工作队“扶真贫、真扶贫”帮扶工作中的一个例子,是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具体举措,在汪文英心里除了感动还是感动,感动的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大爱精神,疫情无情人间有爱,这是黑夜中耀眼的烛光,照亮前行的道路;感动的是全队上下齐心为民办实事的公仆情怀,“扶真贫、真扶贫”不仅仅是口号,更需要付出实际行动;感动的是贫困户不甘于命运束缚,顽强与困难做斗争的状态。

  自2018年6月开始驻村工作开始,两年多的脱贫攻坚时光,让她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这是无法在书籍中学到的,也让她结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战友,还有可爱的贫困户朋友。扶贫任务虽然艰巨又烦琐,扶贫生活虽然清贫又艰苦,但是看着驻村帮扶的村庄一天天变干净变美丽,帮扶的贫困户的日子一天天变好,贫困户脸上的笑容变多,她感觉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特别是越来越多的“符考平”式的致富典型和社会中各种支持脱贫攻坚的力量,给了她继续打赢脱贫攻坚的信心和决心。

作者:     责任编辑:邵飞
Copyright 1996 - 2020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