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参政议政平台 邮箱登陆

当前位置: 首页>微专题>助力脱贫攻坚 民进一路同行>感悟·体会

孔庆勇:从脱贫到振兴的路径蓝图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的体会

发布时间:2020-11-02     来源:

放大

缩小

  摘 要:通过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结合一线扶贫工作实践和思考,总结出:“脱贫靠政策,发展靠产业,持续靠教育,幸福靠文化”的观点,描绘出一幅从脱贫到振兴的路径蓝图。从四个层面详述了自身的体会,在一定程度上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习近平;精准扶贫;政策;产业;教育;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对于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有着高度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际操作价值。在驻村扶贫两年多时间里,一线工作带给我很多震撼和感悟,“低头走路”的过程了解了贫困户、一般户、基层干部的所思、所想、所求;而总书记的思想和理论让我可以时时“仰望星空”,“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只有站得更高,才能看得更远。

  通过对总书记扶贫理论的深入学习,结合实践我们可以描绘出一幅从脱贫到振兴的路径蓝图,那就是:脱贫靠政策,发展靠产业,持续靠教育,幸福靠文化。

  一、脱贫靠“政策

  社会、单位和个人的帮扶,虽然很重要,也很有效果但相对缺少“公平性”和“持续性”,只有通过政府的扶贫政策才能最大限度地帮助中国广大贫困人口脱贫,也只有政策才能体现公平性,而政策“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

  2013年,总书记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概念:“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2015年,总书记明确提出了六个精准的要求,即“扶持对象要精准、项目安排要精准、资金使用要精准、措施到户要精准、因村派人要精准、脱贫成效要精准”;精准扶贫成为了中国扶贫的基本方针,也成为了扶贫实践的主要抓手。

  2018年,村里一个年轻人在外打工时患上了尿毒症,村两委和扶贫工作队及时讨论,认为他们一家符合纳入贫困户的条件。经过法定程序,他们一家在2018年9月被纳入了贫困户系统。当时,这个家庭几乎失去了生活的信心。正是因为国家的扶贫政策覆盖了这个家庭,才给了他们一家生存下去的希望,“精准”到这个家庭就是解决了因病致贫的问题。2019年4月,他成功做了肾移植手术(捐赠者是他伟大的母亲),恢复了基本的健康,还在家乡开办了一个小的加工厂,不仅自己脱了贫,还带动了周围十来个贫困人口就业。

  在贫困地区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的情况下,单纯依靠经济增长来推动贫困人口的脱贫是一件越来越困难的事情了;更加有针对性,更加“精准”的扶贫是扶贫工作的需要和保障;也只有“精准”才能让脱贫政策公平、持续地发挥作用,才能确保脱贫攻坚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二、发展靠产业

  不管贫困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但往往会体现到缺乏产业这一事实上来。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也是亟须破解的一个难题,“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产业兴旺,乡亲们收入才能稳定增长。”

  “产业”的第一个关键点是“适合”,“因地制宜,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林则林”。农村产业发展一定要因地制宜,要考虑可持续性。“不适合”“瞎指挥”是对产业发展的最大伤害,比如有乡镇干部在任时推广西洋参种植,过了两年他调走了,市场之路还没有打通,西洋参成熟后就面临销售的困境;又比如,大别山有的村的农户种植过舒茶早、乌牛早这两种茶树,效果不佳,但上面依然在推广,那是不是可以在这个村开展一下“茶叶适应性筛选试验”呢……

  第二个关键点是激发贫困人口脱贫的内生动力,也就是“扶贫先扶志”。脱贫的关键还是在于人,贫穷是可怕的,但靠穷吃穷、不思进取更可怕,“没有脱贫的志向,再多扶贫资金也只能管一时、不能管长久”“脱贫致富贵在立志,只要有志气、有信心,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心穷”的人、懒惰的人才会成为真正的贫困户;心里充满阳光和希望的人、勤劳的人即使一时遇到挫折也会在经历风雨后见到美丽的彩虹。

  第三个关键点是“科技”,先进的技术和成功的经验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和村民的认同。探索建立科技扶贫的长效机制,是落实精准扶贫基本方略、推进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我扶贫的村里有一个贫困户自小身体残疾,妻子也有残疾,家里还有年近七旬的母亲和一个上小学的女儿;但是他乐观、勤劳。2018年,我们工作队引进公司在村里建设了100亩的四季豆生产基地,种子、肥料由公司提供,销售由公司承包,但是人们的积极性并不高,虽然当地种地每亩也就一千多元收入,但他们宁愿打短工也不愿种菜。工作队转变思路,就想到了他,告诉他只需要在干活的时候找人来打短工就好了,还帮他找了一个生产队长作为合伙人,终于说服他承包了40亩,从此开始了从一般农户向大户的转变。引进公司为村里带来了更科学的管理和技术,推动了村民对农业科技的认可,豆子的亩产也由之前的不到2000斤,增加到现在的4000斤;这个项目直接带动50名贫困人口就业,增收30万元;也为村里的产业扶贫提供了可持续之路。

  第四个关键点是“创新”,无论是电子商务,还是“网上带货”……创新思维在扶贫开发的各个方面总有用武之地,也总能结出累累硕果。总书记指出,要以创新精神探索扶贫模式,加快贫困群众的脱贫步伐。

  “要脱贫也要致富,产业扶贫至关重要,产业要适应发展需要,因地制宜、创新完善。”发展产业既是带动村民就业、促进村民增收最直接、有效的路径,更是实现“两不愁、三保障”最有力、可靠的支撑。

  三、持续靠教育

  “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贫穷并不可怕,怕的是智力不足、头脑空空,怕的是知识匮乏、精神萎顿。”“如果扶贫不扶智,就会知识匮乏、智力不足、身无长物,甚至造成贫困的代际传递。”

  社会的持续发展最终是要靠教育,靠人才的,在现实中我们会发现成年贫困户的思维已很难改变,只能开拓他们的眼界和提高他们的技能;但孩子的思想是可以影响的,“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抓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根本大计,要让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接受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起码学会一项有用的技能,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尽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做好基础教育工作,极大程度地缩小城乡教育上的差距,让所有孩子都能在同一起跑线上前进;做好职业教育工作,整体提高他们就业的层次,改变他们大多数人进城后只能依靠体力挣钱的现状;做好高等教育工作,提供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给贫困地区的孩子,让“寒门再难出贵子”这样令人心酸的说法成为历史。

  而对于成年贫困人口,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授之以渔,使他们都能掌握一项就业本领;“贫困地区要彻底拔掉穷根,必须把教育作为管长远的事业抓紧抓好。”

  我们工作队驻村后,在单位的支持下多年来持续援建当地小学,先后捐赠大批电脑、图书,积极联系社会企业捐赠,免费培训教师,建设了“信息化教室”“3D打印与人工智能创客教室”,帮助学校提升了硬件设施水平,为孩子们打开一扇科技之窗、希望之窗。

  笔者也利用扶贫的间隙给孩子们上了110多节科普课,希望把外面世界的信息和知识带给贫困地区的孩子,希望他们走出乡村的时候不会太局促和迷失,希望他们无论从事何种工作都拥有一份从容和淡定,希望他们始终能保持“山明水秀”的品格和豁达的心态;希望他们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找到自己成长的方向。

  工作队还组织村里的党员、能人大户,把他们带到城市和发达的农村进行产业培训、开阔他们的眼界,提升他们致富的技能和动力。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贫困地区教育事业是管长远的,必须下大力气抓好。扶贫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

  四、幸福靠文化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家园,体现着这个国家、民族的价值取向、道德规范、思想风貌和行为特征。有了文化,就有了根基,就有了传承,也就有了共同的家园,在共同文化之下,人们才会有相近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从而文化成为幸福的源泉。有山、有水、有文化才是建设新农村的最高目标,也是最能吸引游人来旅游的地方。无论是“文化+旅游”“文化+科技”“文化+互联网”“文化+休闲”还是“文化+农业”,其根本的部分是“文化”,没有了“文化”也就没有了载体。国家、民族,甚至乡村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大力开展文化扶贫,潜移默化改变贫困群众一些不良习俗和落后观念,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引进先进的外来文化,可以带来强大的凝聚力和幸福感。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都有自己的文化,都有自己的风景;如果没有人发掘,就有可能慢慢消失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人们就会失去自己的“精神家园”……乡村的人文故事由谁来讲,乡村的山水美景由谁来赏?

  我们工作队非常重视对当地文化的发掘和保护,正在推动当地各种人文资料的收集工作,记录下村史村情、传统风俗、红色记忆、自然风光,故事传说,争取为村子“修个文化谱”,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也为将来留下一份记忆。

  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昌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了自信,有了繁荣,有了复兴,当然也就有了幸福。

  也许我们可以这样说:脱贫这件事是要靠国家政策来保障的,个人或组织是做不到更大范围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的;“六个精准”是精准扶贫的本质要求;个人有脱贫的心志,有劳动的智慧,再加上勤劳与努力,在政府帮助下发展规模经济,就会创造幸福的生活;产业则是发展的根基和结果,做强做大特色产业,做精做优地方特色小品种,这些年的实践证明是现实可行的;如果不能提高全民,尤其是青少年的教育水平和素质,那所有的努力也就会成为“镜中花,水中月”,因为不能长久;对过去有认同,对当下有共识,对未来有期许,这都是文化,文化给人们带来的是家乡的气息,带来的是民族的认同,带来的是精神的富足,带来的是幸福与快乐。在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中,这些内容清晰地展现出来,为我们描绘出一幅从脱贫到振兴的路径蓝图,为我们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指明了前进的道路。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

  [3]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

  [4]汪三贵,刘未.“六个精准”是精准扶贫的本质要求:习近平精准扶贫系列论述探析[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6(1).

  [5]韩艳玲.习近平关于激发脱贫内生动力的重要论述研究[J].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9,30(2).

  [6]龚晨.习近平关于内生脱贫重要论述探析[J].观察与思考,2019(10).

  [7]孔宪峰,周秀红.扶志与扶智:脱贫攻坚之本[J].广西社会科学,2019(10).

  [8]杜栋.“紧紧扭住教育这个脱贫致富的根本之策”:学习习近平教育扶贫相关论述的体会[J].党的文献,2018(2).

  孔庆勇,男,民进会员,编审,中国科大出版社副总编辑;中国科大驻龙马村扶贫工作队副队长。

作者:     责任编辑:张禹
Copyright 1996 - 2020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