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参政议政平台 邮箱登陆

当前位置: 首页>一周速递

归春河与“老木棉”

发布时间:2014-12-25     来源:《广西民进》2014年第3期

放大

缩小

  归春河,日日夜夜,奔流不息……

  它从越南高平省流入中国,在广西大新县硕龙镇德天屯处,遇断崖跌落,而成瀑布——德天瀑布。

  很多人都知道,德天瀑布是世界第二、亚洲第一的跨国大瀑布,但也有很多人不知道,它的源头来自我们中国的鹅泉。

  鹅泉,位于广西靖西县渠洋镇。鹅泉河从渠洋出发,流经靖西县城、化峒乡、岳圩乡,进入越南境内,始称归春河,在越南迂回35公里后,又在大新县复流回中国,成为中越界河。

  一条河,从中国流出,又从越南流回,一路上经历了多少水涨水落, 流淌着多少世事沧桑。

  归春河折回国境后,从硕龙镇德天屯,经六邓村,大约6公里,流到隘江村,这里有一个生态游景区,叫老木棉·紫园。

  今年“五一”,参加“老木棉·紫园开园仪式”活动,认识和体验了这个丽水边城度假村。

  它,依山而造,临河而筑,群山环绕,小桥流水,亭影翠竹,建筑古朴,被誉为“回归大自然,体验高雅与情趣生活的世外桃源”。

  环视整个度假村,有临街亲水商铺,独栋客栈,主题酒店,公寓和别墅。

  最有风格的是主题酒楼,四层,外观似福建永定土楼,由两个半圆组成S形,呈现有中国特色的阴阳太极图形,青瓦斜屋面,土色肌里墙,墙群青石砌,原木绕回廊。

  晚上,在老木棉酒店的别墅下榻,客房是全木装饰,包括家具、卫生间都是木制或藤制用品,感觉非常清新。桌上放着一本《老木棉——城市人的故乡》,打开一看,是老朋友作家东西、黄佩华等人所著。书中有“水语、屋语、石语、夜语”章节,都很精彩。可惜呀,没有花语或树语。有老木棉和紫藤树,就应该有树语;有木棉花和紫藤花,就应该有花语。今天,“老木棉·紫园开园仪式”启动了,如果是今天写这本书,当然会有这个内容,我这样揣测。


  次日,广西老木棉·紫园生态游景区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有攀登狮山,游览紫园,行看界河,触摸界碑,钻边关碉堡,体验浪漫小屋等。

  狮子山距老木棉酒店只有500米,海拔150米,半边峭壁,半边斜坡,因形似匍匐的狮子而得名。

  我们早上4点半就起床,去登狮子山,为的是在山顶亭台看日出。

  黎明从容不迫地降临,大地以平和安详的姿态迎来光明。我们沿着狮子山弯曲悠长的栈道,拾级而上,路边重岩叠障,有很多象形石,神奇百怪。

  爬狮山,用了大约1个小时。天亮了,天气晴朗,东边天际,已被朝霞染红。渐渐地,有一缕光亮向外扩散开去,变得越发耀眼。周围的云彩似乎被点燃了,红一块,紫一块。火烧云,似乎凝聚了万物的灵气,在无声无息中幻化出神奇,幻化出美妙。少顷,鲜红的太阳从万籁之中脱颖而出,和着时间的节奏,慢慢升上天空。高悬的太阳已褪去了温柔,放射出夺目的光芒。山凹中的阴影一扫而空,归春河的水面泛出万点金光,路边的花草树木随着晨风轻轻摇曳,“老木棉”显现出朝气蓬勃的生机。

  从狮子山下来,去餐厅吃早餐。吃过早餐,去游览老木棉·紫园。景区占地约600亩,以紫藤园林区为核心,由传统雕刻技艺展示区、盆景奇石艺术区、东盟文化艺术交流区五大特色区域组成。

  导游说,现在已是5月,紫藤花已经开过,若再早来些日子,紫藤园里繁花似锦,万株紫藤灿若烟霞,百年木棉花开胜火,桃花、油菜花、杜鹃花,竞相绽放,可大饱你的眼福。紫园总经理汤鸿鸿说,我们要把紫园打造成中国西南最大的紫藤园区。

  从紫园出来,到了午餐时间。

  午餐,是以中越边境当地土生土长的优质食材做原料,酿制出各种美味佳肴。木棉花煲的沙锅老汤,鲜美可口。鸡皮果是大新的特产,所以餐桌上少不了鸡皮果为食材的菜肴。这里的越南春卷与南宁的不同之处在于蘸料,不是白醋,而是具有越南特色的辣椒酱,味道清新独特。在南宁很少吃到的凉拌紫贝菜、凉拌虫草花,这里都有。紫贝菜一面绿色一面紫色,做成凉拌菜很有卖相,吃起来又有特殊清香味,食后唇齿留香。


  下午行走界河,从老木棉酒店出发,沿归春河步行,阅尽边关田园风景。

  我们来到叠石滩,滩中大小不等的石块,形成横七竖八、或高或低的石坝。

  河水漫过,或急或缓,迂回盘旋,激起层层白色的水花。河的对面就是越南,滩中有几个小岛绿翠如茵,黑褐色的奇石疏落点缀在嫩绿的草地上,活象一个精致的盆景。

  小河对面就是越南,有一群越南游客淌过叠石滩,多是老太婆、中青年女人和小孩。我们上前搭话,语言不通。有懂当地话的人与之对话,方知他们是来参观游览的,奇怪的是出国也不用办什么手续。

  这里有中越界碑,大家争先在此摄影留念。

  离界碑不远的地方,有几十个五颜六色的帐篷,这是“老木棉”的浪漫小屋——边关露营地。

  展开帐篷,搭起灶台,大伙忙碌起来,有的洗菜,有的烧火,有的搞配料。大伙比试着厨艺,烧烤,饮料,啤酒,火腿,笑声不断,其乐融融。

  我们在帐篷区种下一棵木棉树——老木棉·紫园开园纪念树。大家动手,铲土,浇水,挂上牌子,合影留念。

  晚餐后,在景区内散步。有游泳池,石磨,亭台楼阁,更有潺潺流溪。

  篝火晚会,优美的民族歌舞和鲜香可口的烤乳猪,让人们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

  就要离开了,我站在老木棉大门口的一棵老木棉树下,仰望老木棉,我对自己说,待到木棉花开时,我会再来,听花开花落的声音……

  (作者系民进会员、南宁市作协原副主席)

作者:扈彦伟     责任编辑:qichunlei
Copyright 1996 - 2020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