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食住行看变化
改革开放40年了,神州大地发生了翻来覆地的变化。在四十年的砥砺奋进中,中国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了从贫穷到温饱,再到整体小康的跨越式发展。笔者看到一个数据,在改革开放的四十年中,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45亿元迅速跃升至2017年的82.7万亿元。中国所创造的经济奇迹令中国人民信心满满,更让世界改变了对中国的看法和态度。
国家和社会的巨大变化暂且不说,本文就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谈一点个人在衣食住行上发生的变化吧。
一、“真难为情,穿了女孩子的衣”
兄弟三个,我排行老二。小时候一次走亲戚,家里找不到一件合适的衣服给我穿。那时候我家孩子穿衣也与其他家庭一样,是按“新老大、旧老二、缝缝补补是老三”的顺序进行。老二总是穿旧衣,现在要出门,得穿件新的,不然不体面。
母亲急了,这怎么办?
恰好邻居春梅的妈妈听说了这事,主动为我们解难。她说:“我刚刚给我家春梅做了件新裤子,还没穿。春梅跟你小二子(我小名)年龄一样大,个子差不多高,应该可以穿得上的,就让小二子穿一次吧。”
母亲喜出望外,我也欢欣雀跃。母校带到我春梅家,让我穿。穿是可以穿得着,不过有个问题,女孩子的裤子不像男孩子的是从正面中间开口,而是在身子的左边开缝。
这样问题就来了,到了亲戚家,我要撒尿就不方便了,必须像女孩子一样解开裤子左边的扣子,然后蹲下来才能了事。
这对于像我那样的男子汉来说,是一件多么有失尊严的事啊。但家里穷,没办法,忍忍吧。
回来后,母亲将裤子洗了一下,还给了春梅妈妈。我嘀咕:今后再也不穿女孩子的裤子了。
1997年,我孩子出生,他从来也没穿过破衣服。我告诉他自己小时候的事,他听了,笑着说:爸爸,男孩子穿女孩子衣服,现在是很酷的!
我只有傻笑。
二、“像你这样大的人只能吃半碗”
1976年还是1977年,记不得了。有一天下着雨,中午吃饭的时候,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父亲突然幽幽地说:“家里粮食不多,按规定忙时吃干,闲时吃稀,像今天下雨,没有出去干活,都应该吃稀的。”其实那天中午我们全家吃了干的,也就是饭。
父亲看着我的碗说:“吃饭,大人是劳力,吃一碗,像你小孩子,只能吃半碗。”我一惊,怕得要命。我那时正在长个子,特别能吃,我要是一餐只吃半碗,那岂不要饿死。
当然,父亲的话只是说说而已,他又怎么会让自己的孩子吃不饱饭呢。
时间不长,分田到户了。
我亲眼看到大人们拿着绳子在田里丈量土地的情景,他们兴高采烈,像过节一样,东奔西走,家家户户人欢马叫。
第二年,我家里不仅中午吃饭,晚餐也吃饭。而在以前是两稀一干的,即早晚是稀饭,中午是干饭。
第三年,出现了新问题,即卖粮难。粮食多了,要卖给国家,换些钱。
那个时候最红的部门也许就是乡粮站了。每年卖粮时,父母亲总要腼着脸说尽好话,有时粮站检验员说粮食水分高了,要晒,我们又不得不找地方晒,一直要弄到日薄西山才将粮卖掉。
当然,到了1990年代,粮食市场放开,卖粮的问题又迎刃而解了。
我进城多年了,这些年老家人很少种田了,田地由种田大户统一承包,这又是一种新变化。
我问老家的王大爷,现在要吃粮怎么办?
王大爷笑着说,打个电话,马上就有人送上门,不仅送上门,他们还会将米倒到你米缸里,服务周到得很。
又想起父亲当年的话,我真的感到什么叫天壤之别。
三、“何时有大一点的房子”
家里的老房子建于民国初年。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老屋因为漏雨,已经不太适合居住了。说一件事吧,足以吓人一跳的。我小的时候,有一次阴雨天夜里,我要起来小解,晚上又停电了,在黑暗中,我挥舞双手摸索着找便桶,一手按在了房门框上,我感觉自己摸到了冰凉凉软绵绵的东西缠在门框上,在农村长大的孩子都知道这是什么。我大叫一声:蛇!
2003年,我在北环新村买一套二手房。这房子很好,在火车站附近,五楼,上面还带阁楼。
2008年,我在彩虹城买了新房,近140个平方,随后将北环新村的房子处理掉。2016年,我又买了第二套房,还是精装修的。
现在常州家庭有二套房的很普遍。
我们不是食利阶层,我们依然在不断地奋斗……我知道,房子只是我生活中的一个大件,并不是全部。
四、“要是买票,你就回去”
我家在较偏远的农村,进城很难。那时从县城到乡下每天只有两趟车,错过了就没办法去城里或者从城里回来。
一次母亲带我进城,事先对我说:“小二子,如果你上车要买车票的话,你就不要去,自己回家;如果不要花钱的话,你就去。”
那时家里困难。
我胆战心惊,上车后,售票员见我个子矮,人又瘦,说这小孩子不用买票。
我如逢大赦,终于去了一趟城里。
母亲在县城里办事,举目无亲,渴了累了都无地方歇息。她于是感慨:“我家里如果在城里有个亲戚多好!”
她多么希望在城里有个亲戚啊,这样她也可以到城里走动走动。她的遗憾其实也是体制造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固化,人口流动困难,你想进城买房定居也不行。
我工作后,最初也在乡下,后来在城里买了房,母亲的愿望终于实现了。母亲的感叹终于成了现实。还要提一下的是,现在乡下人进城也方便了,从市区开通了到各乡镇的公交,并且水泥路修到了各村,私家车也越来越多,人们出行真正做到了称心如意。
一滴水可见太阳的光辉,我个人的这些变化,其实就是改革开放40年中华大地上沧桑巨变的一个缩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