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肩担道义 正气促和谐
编者序言:
在北国江城吉林市,有一位倍受党和政府表彰,群众爱戴的律师——修保。
他十几年如一日,把为民众依法维权、化解、平息社会矛盾、维护法律尊严作为使命,刚直不阿、扶危济困、为民谋利、担当道义,他竭尽所能,为政府分忧,为群众解难、无偿为有关部门、企业及下岗职工、农民代理经济案件,劳动纠纷案件几十起。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10亿多元,受到了党和政府、人民群众的高度赞扬。
他是人大代表,在履行代表责任中不辱使命,坚持正义,积极为政府当参谋,提建议,上为国而尽忠,下为民而尽义,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促进家乡经济建设尽了自己的绵薄之力。
他是全国十佳律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但他淡定明志,在他的事业中和人民之路上为国,为民不知疲倦地奉献着、工作者……
这里,我们全文刊发了吉林省委办公厅党刊办、吉林市委办公厅联合调查组撰写的“铁肩担道义
正气促和谐”一文,以飨读者。
和谐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每个人在构建和谐中都有自己的益、自身的价值。司法公正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和保障。律师肩负着推进民主法治、维护公平正义的神圣使命,律师的责任、使命和良心在一定意义上代表着这个社会的和谐程度。带着这样的视角我们走近了吉林保民律师事务所。
这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律师事务所了。然而,它在吉林市、吉林省乃至东北三省律师界,却屡创第一,屡开先河:
第一个由市政府以文件的形式为律师请功;
在吉林市第一个由律师依法主动介入信访案件;
全省律师界第一个省人大代表;
东北三省律师界第一个“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和唯一一个“全国维护职工权益杰出律师”;
支持创建全国第一个女工维权基金;
……
几年来,修保和他的伙伴们共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10亿多元,全力履行吉林市人民政府法律顾问的职责,积极为全市经济振兴跨越保驾护航做贡献;无偿为下岗职工和弱势群体代理案件近百件,推动他们走上依法维权的理性轨道,维护了近万名职工的合法权益……
成立于1992年的吉林保民律师事务所,在主任律师修保的带领下,心系社会,维护大局,扶危济困,谱写出一篇“铁肩担道义,正气促和谐”的时代篇章。
责任
题记:作为我们这样一个经济欠发达、体制不完善的城市,要想实现经济的跨越发展,必须依法行政的强力推动,但是政府在高调介入的同时,也必须承担极大的风险。
“帮助政府依法决策,维护政府的合法权益,这是一名律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修保
从2002年开始,保民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修保受聘成为吉林市人民政府的法律顾问之一。在担任市政府法律顾问以来,他与市政府其他法律顾问一道,兢兢业业、尽心竭力地维护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合法权益,帮助政府依法决策,做出了积极贡献。
2006年5月,吉林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向吉林市人民政府报送了“关于为维护国有资产利益做出巨大贡献的市政府法律顾问修保同志请功的请示”。以文件形式为一名律师请功,这在吉林市真可谓是“破天荒”。
时光追溯至几年前,一纸“吉林市国资局(现市国资委)承担某厂3059万元债务连带责任”的一审判决让有关领导愁眉不展。正在国资局办事的修保律师看过判决后,主动提出:“我免费接这个案子。”在接受有关部门的委托后,修保连夜组织律师赶写上诉状,在上诉期的最后一天上诉到最高人民法院。几个月后,最高人民法院向市国资局下达到缴纳16万元上诉费的通知。可因种种原因,在缴费限期的最后一天上诉费仍然没有着落。心急如焚的修保来不及请示,匆忙跑回家里拿出个人的16万元汇向了最高人民法院的账户。此后,他又多资进京代理诉讼、据理力争。一年后最高院以原判决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为由要求重审。但是,重审不但没有纠正原判决,反而再次判决市国资局承担某厂5776.85万元外债的连带清偿责任。在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修保再次将案件上诉到最高人民法院。通过长达5年的艰苦诉讼,这个案件最终彻底胜诉!
2006年6月,市政府批复了市国资委的请示:为修保记二等功一次,资励人民币1万元。对此,修保激动地流下了热泪。可是,这几年保民律师事务所为政府的诉讼代理费就已经超过千万元,修保不但分文未取,而且连自己支付的费用也从未向任何部门报销。
保民律师事务所以主任律师修保、副主任律师孟宪贵、程建航等骨干律师组成的律师团,积极参与了吉林纸业集团重组、吉林化纤集团股份公司股份制改造等大型国有控股公司的企业改制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为国有企业提供法律服务的经验。2001年,司法部段正坤副部长到该所视察工作时对其给予了高度评价。
保民律师事务所始终把自身的发展与全市大局紧密结合起来。2006年10月,市中小企业发展局与他们共同成立了“吉林市中小企业法律咨询中心”,为吉林市的中小企业提供企业经营法律咨询服务。中心成立以来,为中小企业提供法律师咨询服务30多起,受案4起,为中小企业发放法律咨询宣传单两万多份,“中小企业、个体私营经济有关政策法规汇编”200本。
2007年3月7目,他们在江城日报、江城晚报等媒体上公开向社会作出三项承诺,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为助全市总量翻番,对来吉林市投资的国内外客商义务提供优质的法律咨询服务,帮助起草和审查投资合同。对投资额1000万元以上的客商为其指派资深律师上门提供专项法律服务。对客商需要提供常年法律顾问的,在客商没有投资回报或尚未盈利前可协商免收常年法律顾问费。
对此,修保的解释就是两个字:“责任”。
使命
题记:经济转型、社会转轨的过程。也是一个极为艰难、痛苦的进程。作为推进改革发展的主体,职工群众在构建和谐的同时也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
“为职工群众依法维权,帮助政府以法律手段稳定大局,这是一名律师必须铭记的神圣使命。”——修保
保民律师事务所在成立之日,就把“先社会效益,后经济效益”作为办所宗旨,把为弱势群体依法维权,协助相关部门化解、平息社会矛盾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努力搭建人民群众和政府之间沟通的桥梁,甘当社会的“稳压器”。
1997年6月,吉林市某企业被法院裁定破产,法院将该企业2130余万元资产裁定给1253名职工作为安置费。但是在企业破产程序还没有终结、职工没有得到这笔“活命钱”的情况下,该厂“原班子领导”却以自然人的身份用破产财产注册了一家新公司,并以“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已优先支付职工安置费”为由申请注销了原公司。
职工为此多次集体上访、多次围堵政府大门。为求得法律援助,他们找到保民律师事务所,含着泪握住修保的手说:“我们已经找过几个律师,可人家一听是改制问题就不敢接。如果你也不管的话,我们就去省里、去中央闹,不信没有我们工人说话的地方!”
修保耐心地说:“你们的问题只能通过法律渠道解决,要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益。但请大家一定要克制,理不是闹出来的,请你们不要围攻政府,不要进京上访,请相信法律!大家经济上有困难没关系,我免费为你们代理。”
由此,保民律师事务所在吉林市开创了律师依法介入信访的先河。
当修保得知300多名职工聚集到火车站准备进京上访时,立即带领律师赶赴现场,经过动情入理的劝导,成功地化解了一次群体上访。他们还多次深入到职工家中嘘寒问暖,看到有人生活困难就拿出自己的钱帮助他们解决燃眉之急。在保民律师事务所代理诉讼期间,这些职工再也没有围堵过政府、再也没有发生过越级上访的现象。
经过一年多的法律援助,在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此事终于得到了妥善解决。工商部门注销了那家新公司,职工成立了资产管理委员会,自己管理自己的“活命钱”。
2002年,修保作为省内唯一一名律师代表光荣当选为省人大代表。可是第一次参会,就遇到了一件令他终生难忘的事。
会场外突然传来“有冤要诉,要见代表”的喊声。修保看到窗外聚集了上百名老人,正打着横幅,情绪异常激动地高呼。见到这种情形,修保和另一位代表主动来到了职工当中。
“我是人大代表,我愿意为你们提供义务法律援助!大家以后不要再这样上访了,希望你们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天太冷了,别冻坏了,你们回去吧”。望着修保真诚的目光,上访群/bo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