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参政议政平台 邮箱登陆

当前位置: 首页>地方组织>吉林>特色栏目

重温“五一”口号  不忘合作初心

发布时间:2018-04-27     来源:

放大

缩小

  70年前,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热烈响应,积极参与到筹备新政协及创建新中国的伟业中。重温“五一口号”,深刻认识“五一口号”发布的历史背景,对于学习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型政党制度重要论断,准确把握这一重要历史事件在新时代的地位与作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深刻认识“五一口号”的历史贡献和政治内涵。“五一口号”是各民主党派、各界民主人士从同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到拥护、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史起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形成及人民政协诞生的历史起点,是组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起点。“五一口号”不仅是对抗战胜利后“中国向何处去”这个时代之问的回答,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在重要历史关头做出重大战略决断的智慧;还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对更广泛、更有效的民主形式的执着追求和坚定信心;也体现了对中华民族一贯倡导的天下为公、协商共治、兼容并蓄、求同存异等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深刻认识“五一口号”是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起源。重温70年前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使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五一口号”是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建立的定盘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基本政治制度的基石。在纪念“五一口号”发布70年的特殊日子里,我们要温故知新,尤其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政党制度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联组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新型政党制度”,科学构建了新时代多党合作理论体系。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特别是多党合作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新时代多党合作的行动指南,是解决世界各种类型政党制度面临难题的中国方案,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7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是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的重要途径和实现形式,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制度载体。世界没有的唯一的制度形式,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共同创造的新型政党制度,正在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这一新型政党制度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汇聚磅礴力量,为世界政党政治贡献中国智慧。

  不忘合作初心,坚持和完善新型政党制度。坚持新型政党制度,发挥多党合作效能,关键是坚定制度自信,根本是凝聚政治共识,着力点是发挥好参政党作用。新时代多党合作舞台极为广阔,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那样,要用好政党协商这个民主形式和制度渠道,有事多商量、有事好商量、有事会商量,通过协商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当年,积极拥护“五一口号”,是各民主党派公开宣布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与共产党亲密合作,共同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的重要标志。可以说,民主党派的进步性和革命性是经过历史检验的,民主党派听从了时代召唤,选择了这个时代,跟上了时代的步伐,符合了时代的要求,才有了在中国政党格局中的地位,才有了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今天。

  纪念“五一口号”发布70周年,回首光荣历史,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都应该牢记合作初心,尤其是民主党派成员更应该不忘合作初心、弘扬优良传统、提高政治站位,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大力加强五大能力建设,积极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努力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进一步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更加坚决、自觉服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共同携手,在新时代努力形成更广泛、更有效的民主,真正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努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在新时代提高到新水平,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作者系吉林市政协文史委主任、民进吉林省委会常委

作者:王槐     责任编辑:qichunlei
Copyright 1996 - 2020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