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信人间别离苦
那是一年复一年,天地间上演最浪漫、最风采的一幕:天上牛女二星,金风玉露相逢。当是时也,荷红桔绿,丹桂初香。更深人静,秋凉如水。人们于庭院树木假山之侧,置几筵,陈酒食,摆瓜果,散香粉鲜花于其上,遥向高天耿耿银河,一双双天文望远镜般的眼睛,在搜索,搜索,搜索一条浅浅银河分开的,看似近在咫尺,行则16光年的“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银河是天河,也有渡口,叫天津,银河渡口旁,一字排开,一明两弱三颗星,怕是一条扁担,担起一双儿女的牛郎星(天鹰星座),若不,近身处,怎有平行四边形四颗星,莫不是“纤纤擢素手”的织女“札札弄机杼”,织就的一方手帕?银河对岸,一颗亮星,光应紫薇,莫不是柔情似水的织女星(天琴星座),毗邻处,牛鞅子弯三颗星,不正是多情牛郎,隔河甩过的天地间最大的定情物?牛女是谁,牛郎织女,是星宿,“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牛女最早走进《诗·小雅·大东》;牛女是人亦是神。南朝梁任《述异记》完整地记载了牛女故事:“天帝孙女织女嫁于牛郎,天帝震怒,责令与牛郎分离,只准七夕相会一次。”牛女并非虚无缥缈,中国十大爱情传说之一,就写在中国大地上。
地壑深千尺,天河万仞宽,一年一度,牛女怎得相逢?这桩人神之恋,你上天王母不是动了雷霆之怒,摘下头上的银簪,划出一道波涛汹涌的银河,让如狼似虎的天兵天将一拥而上,分开牛女,任由一双儿女筐中呼天抢地,喊爹叫娘吗?王母错了,错在不知真爱是什么,真爱是“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真爱是“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所以《淮南子》中早就有“乌鸦填河成桥而渡织女”的传说。天河搭桥,需要大量的绳子,民间于七夕前夜,纷纷解下孩子手腕上的彩绳,扔在屋顶或窗台上,让匆匆来去的天禽衔走;这一天,连乌鸦、喜鹊和燕子都极少见,凭一双双柔嫩的翅膀,搭起了王母银簪划不破的金鰲玉栋,天兵天将拆不开的架海金梁。精卫填海我填河,羽族三千有六百,神奇最数渡牛女。
昨日何年,“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今夕何夕,“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当是时也,天空落雨,乃牛女相逢,泪洒滂沱之兆。迢迢鹊桥,盈盈秋水,何人得见?于是民间以红绿裹香束,街头巷尾搭香桥并香亭。纸折布绣的金元宝,堆放桥上。红绿相间,金碧辉煌;不会撒谎的少女此时躲在花鲜叶嫩的黄瓜架里,可偷听到牛郎织女“柔情似水、佳期如梦”的相思细语;当是时也,年轻妇女拈针提线,对空乞巧,正所谓“七夕今霄看碧霄,牛郎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熠熠星光里,将绣花针丢入水中,视针影或散如花,或动如云,或细如线,或粗如槌,依其摇曳多姿之形,卜投针者之拙巧。围绕乞巧,又生发乞聪明、乞富贵、乞美貌、乞长寿等活动,自然少不了乞良缘。
牛女对崇高爱情的向往、追求与守护,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是天地间演奏出的一部美好乐章。它颠覆了“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毒誓”。几千年来,天地间,有过山无棱,有过江水为竭,亦有冬雷阵阵,夏雨雪,乃至天地合,牛女未敢与君绝。真爱之星,永恒天宇,天上人间,占得欢娱,年年今夜。
(作者系民进吉林省直工委主委、吉林省民俗学会理事长、省政府文史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