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参政议政平台 邮箱登陆

当前位置: 首页>地方组织>吉林>特色栏目

正道行 跟党走 | 纪念“五一口号”发布75周年征文选登(二)

发布时间:2023-04-06     来源:

放大

缩小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民进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纪念“五一口号”发布75周年,民进吉林省委会于3月份开展“正道行  跟党走——学习宣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 纪念‘五一口号’发布75周年主题征文”活动,经整理编辑,现选登部分优秀文章。今天带来的是民进磐石市卫生支部主委、磐石市中医院脑病科康复科主任于亮的文章《学习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立足新时代  推动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

 

学习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立足新时代  推动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

  当前举国上下正满怀热情学习中共二十大精神,以豪情壮志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前行。万山磅礴必有主峰。党的二十大全面总结了过去5年工作和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伟大成就的取得,其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

  中共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等,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卫生健康工作的高度重视、对中医药工作的亲切关怀。党中央英明部署把“健康中国”作为2035年发展总体目标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中以“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为中医药未来传承发展把脉定向,指明中医药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回顾新时代中医药走过的十年,习近平总书记把中医药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领导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全体中医药人不忘初心,勇担使命,跑出了中医药振兴发展的加速度。特别是在新冠疫情中中医药发挥了突出作用,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为保障人民生命安全贡献出了中医药力量。这充分印证了报告中指出的中医药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作为中医药人,应不负时代,不辱使命,具体就是要立足中医药文化自信,守正创新,拼搏务实,促进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创新和发展。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民主党派成员、政协委员、基层医院中层领导干部,作为一名卫生健康工作者和中医药人,我深受鼓舞,倍感振奋,也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对于立足自身界别和工作特点,如何传承和创新发展中医药事业,谈几点认识:

  首先,要提高站位,牢固树立中医药文化自信。中医药文化思想应该融入我们每一位中医人的骨髓里,成为一种信仰和生活方式的自我选择。中医自身一定要加强理论学习,并以现代科学来为我所用,也就是用“和而不同”的智慧在自身上下功夫。中医的理论是富有哲理,延传千年而不衰,现今仍指导中医临床在为人民健康服务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在这场新冠疫情中和西医并肩作战,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作用,显示出中医的力量。如此当下,中医药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而在加强的同时要不失时机,促进传承创新发展。我们要领悟到传承是牢固的基石,创新是不竭的动力,发展是永恒的主题,只有本着这样的行动才能不断向前发展。如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就是深入挖掘中医药文献,受到《肘后备急方》中的启发,才创新提取出了青蒿素,在全世界疟疾的防治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我国创新一类新药依达拉奉右坎醇注射用浓溶液也是基于中医古方安宫牛黄丸基础创新发展而来,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申请了国际专利。传统中医药是一座蕴藏着中华民族智慧结晶取之不竭的宝库,我们应该深入发掘,系统整理,不断创新,使之发扬光大,为人民的健康事业贡献中医力量。对于中医古籍、民间中医药经验、中医药文化的总结整理提高、中医药创新研究方向,应以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的形式创新参与机制引领全国各阶层中医药人员参与发掘整理。创新科研方式,加速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造福人民。

  其次,以问题为导向,着力基础建设,提高中医药疗效,创新服务模式,发挥中医药简便廉验的优势,将易用性与有效性结合,更好的服务百姓。如对中药饮片及制剂剂型进行传承和创新,立足传统制剂理论,加强基础研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增强中医药的易用性、普及性和可操作性。加强中医药文化的宣传与普及,使中医药普惠于民。

  第三是中医药自主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应该高度重视,注意中医古籍、古方的整理和保护,尤其是在国际上中医药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

  第四是应该加强中医药教育与传承。中医人才的培养应立足文化自信、理论自信,首先是传承,不能西化,失去中医理论的根本。创新应该是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创新,使中医药事业始终在中医药文化理论的指导下健康发展。

  第五是政策上为中医药松绑,给基层中医医疗实践创造良好的政治和法律环境。中医药医疗实践具有自身的发展特点,不应该让现代中医药管理法规和西医标准成为中医药发展的阻碍。对于基层中医医疗机构传统炮制和制剂方法在备案的基础和加强监管、引导的情况下应该鼓励其医疗实践,使之不断提高。对于有一定的科研基础的医疗机构,应该简化中医炮制和制剂备案、审批管理程序,为中医药科研创新发展创造便利条件。尤其是对于中医古方、名方、院内协定处方等长期医疗实践检验的方剂应简化审批手续。鼓励具有一定条件的医疗机构开展临床研究和制剂制备,以及科技成果转化。针对中医药剂量标准的不一致和混乱,应由国家组织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中医药专家组成科研团队,进行大样本的临床研究,总结出相应的临床有效的、安全的剂量范围,并形成具有法律效力的和切实指导意义的自身行业标准的规范性文件。针对中医药事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技术难题应由国家卫健委组织中医药专家进行评估、评价做出合理决策。用符合中医药发展规律的法律法规管理中医药,促进中医药健康事业的发展。

  作为中医药人,我们要提高站位,立足中医药文化自信,以问题为导向,着力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真正以求真务实的态度践行中共二十大精神,让中医药在健康中国建设中发力,用疗效来诠释我们的中医药文化,服务民生,为百姓谋福祉。 

作者:于亮     责任编辑:吉林
Copyright 1996 - 2020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