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参政议政平台 邮箱登陆

当前位置: 首页>地方组织>吉林>特色栏目

民进吉林省直工委2024年骨干会员培训班学习体会(三)

发布时间:2024-06-05     来源:

放大

缩小

  民进吉林省直工委2024年骨干会员培训班期间,全体会员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圆满完成这次培训任务。省直工委将分期发布学员代表的心得体会,现将第三期6位学员的学习感悟分享给大家。   

 

  

  2024年5月参加了民进吉林省直工委组织的骨干会员培训班,来到了珲春社校、防川、英雄纪念碑、珲春口岸等地教学参观学习,一同见证了东北抗联时期的那段艰苦岁月。聆听了英烈们的英勇事迹,感受到了他们不畏艰难困苦、不畏流血牺牲、不畏忍饥挨饿,在艰苦岁月中更显铮铮铁骨!

  正如彭真所说:中国共产党20多年领导的革命斗争中,有三件最艰苦的事,而东北抗联的14年苦斗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们真实感受到了东北抗日联军当年不怕牺牲,顽强战斗的精神,而他们每天过着抵御严寒和饥饿、挑战人类生存极限的日子,是我们无法想象的。这不仅仅是当年抗日联军艰苦卓绝的真实写照,更是抗联英雄们浴血奋战的历史铁证。“杨靖宇牺牲后,日军割下其头颅,剖开腹部,发现胃里除了没消化的树皮、草根和棉絮外,竟没有一粒粮食,让敌人为之震惊。”当听到这段讲解的时候,我在想,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和力量在支撑着他?是为国家、为人民敢于牺牲的精神,是为党的事业敢于抛头颅、洒热血的强大精神力量!坚持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当亡国奴的民族自尊品格,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民族团结意识,百折不挠、勇于依靠自己力量战胜侵略者的民族自强信念,开拓创新、善于在危难关头开辟发展新路的民族创造精神,坚持正义、自觉为人类和平进步事业贡献力量的民族奉献精神。

  学习抗联精神,就是要学习抗联的爱国主义精神。报国驱敌,把中华民族爱国自强的光荣传统升华到崭新的阶段。

  学习抗联精神,就是要学习抗联的团结协作精神。紧密携手,共筑长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是任何敌人都无法摧毁的铜墙铁壁。

  我们要把抗联精神进一步弘扬光大。作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和民进会员,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发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精神,实事求是精神,爱岗敬业精神,时刻以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教书育人,为党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教授、民进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支部主委  赵丽光 

 

  2024年5月25日至28日,本人参加了民进吉林省直工委2024年骨干会员培训班,4天的学习时间虽然很短暂,但在省直工委和珲春社会主义学校的精心安排下,经过学习,使我对东北抗联的英雄事迹有了更深的了解,主要有以下心得体会:

  一、在延边州委党校王顺奎老师的课堂上,几次被抗联的英雄事迹鼓舞感动:赵尚志同志不计个人荣辱得失,抗日的坚定决心毫不动摇;东北抗联部队与党中央中断了11年联系,能够坚持抗战保家卫国,杨靖宇将军的英雄事迹更是让人几度动容。

  二、在延边州委党校李明哲老师的课堂上,老师西方的自由主义价值观,西方的自由、平等、博爱,讲到了我们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到了我国教育的现状,理论联系实践,让我们学习了作为新时代的民进会员,应该掌握的现实哲理。

  三、通过在大荒沟党史教育基地的重走抗联路、防川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升旗仪式和巡防边境线的现场教学中,对老师课堂上的讲解内容有了更进一步的亲身感悟,感受了升旗仪式的庄严,和守护祖国边防的神圣。

  培训期间,组织了分组讨论,气氛异常热烈,大家踊跃发言,讨论结束后意犹未尽。

  通过本次培训,让我对“雁鸣闻三国、虎啸惊三疆、花开香三邻、笑语传三邦”的魅力珲春有了深厚的了解,更被先烈们“抗联由此过、子孙不断头”“冰雪住大山、为天下主平”的家国情怀和英雄豪气所感动。

——长春市嘉利财务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民进吉林省直注册会计师支部副主委  桑清杰  

 

   

  有幸参加历时四天的培训,讲历史、敬烈士、望三邦感触很深!防川自然风光的背后,是多么厚重的抗战历史!清朝后期列强分割国土,先人的血化成图们江的支流在这片土地上流淌,却载不得后人驶向几公里之隔的大洋!

  转身回首,在这960多万平方公里繁荣的土地上,我们傲然成长。祖国像母亲守护孩童,让我们享受生活、感受世间的美好时光,这是国家给予我们的庇护,为我们铸造了钢铁铜墙!

  想想自己这么多年来面对工作和生活,认为只要活好自己,不给国家添乱就可以了。这次通过讲历史、敬烈士、望三邦的培训,让我明白了,我们不仅要增加自己的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更要把这份责任感和使命感传递出去!我们应该尽一份民主党派成员的责任、尽一份国家公民的责任!在自己工作岗位上传扬老一辈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

——吉林省仕图优仕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有限公司校长  薛艳玲

 

  在五月这个生机盎然的季节,我有幸参加了民进吉林省直工委在珲春市社会主义学校举办的2024年骨干会员培训班。这次培训既是一次深刻的心灵洗礼和精神振奋之旅,又是一场个人能力的提升之旅。下面,我结合自己在培训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一、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通过课堂教学,我深刻了解了《可歌可泣的诗篇——东北抗联十四年》中东北抗日联军在艰难岁月中的不屈斗争。这既是一场长达十四年之久的壮丽史诗,又是对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伟大精神的最高诠释。同时,《美好生活是奋斗出来的——学原文、悟原理、建新功》让我认识到,只有通过不断奋斗才能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才能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作为民进会员,我们要继续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永不言败的奋斗精神。

  二、现场教学的震撼

  在十三烈士墓前,我聆听了守墓人刘国信讲述的抗联英雄事迹,感受到了那份跨越时空的忠诚与敬仰。我深刻体会到先烈们为国家、为民族所做出的巨大牺牲。这种近距离的接触,让我更加明白铭记历史的重要性,在未来的生活中,要将先烈们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融入血脉,传递给下一代。

  三、体验教学中的感悟

  参与“重走抗联路”“我向世界升国旗”“我为祖国巡边疆”等体验式教学活动,我深切体会到抗联战士的艰辛与不易。这些活动让我深刻理解了爱国不仅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实际行动。我们要用实际行动来守护我们的国家,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专题教学的启示

  “艰苦卓绝的抗战斗争”和“逐梦海洋、强边强国”两个专题课程,让我认识到无论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浴血奋战,还是新时代背景下对海洋权益的维护、边境安全的强化,都是国家强大、民族复兴不可或缺的一环。这让我更加坚定了为国家、为民族贡献力量的决心。

  通过这次培训,我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差距。作为民进会员,既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水平,同时也要把学习的收获和体会转化为推进会务工作的强大动力,用实际行动展示民进会员在新时代的新作为、新风采。

——吉林省健康教育中心宣传服务科干部  张丽              

 

  非常感谢组织给予我一个这样学习和进步的机会,听了各位领导和老师们的精彩发言,真的是感到受益匪浅,我没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交流,也没有特别好的意见建议。那么我就浅谈一下我个人小小的爱国主义情怀。

  事实上,从上小学开始,我们就受到了很多爱国主义教育,我辈清晰地了解我们的国旗是用烈士的鲜血染红的。就我个人而言,曾经还有点幼稚的小梦想,那就是做一名战地记者,用手中的笔报道和宣扬和平。于是我当年的高考志愿填报了外语专业,并从大学二年级开始就在大连晚报实习。也曾报考了中国传媒大学记者专业的研究生。奈何各种现实原因,最终没能实现自己年少的理想,最终成为一名普通的国家公务人员。参加工作17年,在一个平凡的岗位兢兢业业地工作,参加红色教育的培训、参观和学习也从没间断过,十几年的学生时代和17年的工作生涯让我得到了更多的爱国启示和领悟。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应意识到,我们并不是生活在一个没有战火的年代,我们应当庆幸自己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度。有时候在一些媒体上看到外交官员对外发出的强烈声音,维护祖国利益和祖国和平,每每都能让我热血沸腾。今天我还看到媒体对“南昌舰”女舵手的采访,她在面对外舰挑衅的时候,毫不犹豫地选择维护主权,这种不顾个人安危的勇敢和血性,我相信每一个中国人都有。我很羡慕她足够优秀有机会可以为祖国做点实事。作为一名普通公民,有一个问题始终在困扰着我,那就是这份爱国主义情怀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实现?我们除了守好公民的义务,做好本职工作,给祖国母亲省心。我认为更重要的是要把这份爱国情怀与热忱传承下去。这次培训结束回到家里,我也会把我听到的抗联故事和受到的启发传递给我的孩子,给他们讲讲东北抗联十四年的艰辛和对理想的坚持,这是多么可歌可泣的一幅诗篇。同时,我也倡议大家多带孩子去走一走红色旅游线路,我觉得这比什么迪士尼乐园和国际环球影城更有意义。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时常教育我的孩子:一要学会感恩,感恩那些革命先辈用鲜血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还要感谢那些驻守边防的战士们,是他们的无私奉献,保卫了我们家园的安定团结。二要深刻领悟,有国才有家!要了解历史,忠于历史,忠于国家,忠于信仰。第三,要培养孩子坚定的意志力,将使命铭刻于心,牢记自己肩上所背负的责任!

——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干部  孙丽炎 

 

颂抗联

白山黑水忆当年,
抗联英烈志如坚。
林海雪原留足迹,
热血铸就精神篇。
顽强不屈斗敌寇,
信念如磐立世间。
我辈学习当铭记,
传承薪火永向前。
——吉林省华伟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民进吉林省直联合七支部组织委员  赵宏伟 

作者:     责任编辑:吉林
Copyright 1996 - 2020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