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履职|注重地域文化发展 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5-01-15  
来源:


松原市政协委员 扶余市政协副主席 民进松原市委会副主委 初雪飞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根与魂,推进文旅事业的发展,重中之重在于地域文化的挖掘与开发利用。对我市而言,目前是蒙满文化、农耕、渔猎、草原、石油等文化类型并存的形式,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是我们的瑰宝。振兴经济、文化先行,继承、挖掘和传播优秀文化,是我们当下面临的重要课题。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对于东北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必不可少的一环,要充分重视我市特有的地域文化优势,坚持以文铸魂,增强文化自信与认同感各级领导干部首先应该转变意识,进一步解放思想,找出区别于南方的自我优势才是当务之急,比如打“冰雪牌”“减压牌 ”“美食牌”等市场所需,群众需求的发展方式,突出特色,顺势而为。 一直以来,我市非常注重优秀剧目的排演,满族新城戏优秀剧目《洒下一米阳光》《高风元辅范文程》,连续两年获得国家艺术基金支持,为全省唯一。扶余市九连山乡村旅游度假村、前郭县米蓝休闲农业生态园创建省级4A乡村旅游经营单位,打造历史文化游以及城区休闲娱乐游。但这些文化形式难免因为和乡村百姓距离稍远,又因具有“一过性”“时令性”,而难以产生更深远更恒久的效果。建议在乡村相关部门主推几种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并加大扶持和创新力度,充分发挥文化铸魂、文化育人、文化润城的作用。比如二人转、大秧歌、东北大鼓等是东北地区非常具有特色的文化,最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最接地气,最受欢迎。同时要积极吸引年轻人投身于民间艺术学习创作表演中,促进松原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我市少数民族文化,曾多次站上吉尼斯世界纪录的舞台。少数民族的居住形式、服装服饰、婚丧嫁娶习俗、饮食习惯、民间艺术等丰富的民族文化形态,尤其是民间艺人相关资料的整理挖掘,精湛技艺的传承和发扬,已经迫在眉睫。建议相关部门要注重民间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要加大对传承人的培养力度,将优秀文化保留住,将我们的根筑牢。 建议将松原产品与东北文化融合,以自带喜感的推广形式在抖音、快手等平台,吸引全国各地粉丝。粘豆包、杀年猪炖酸菜、铁锅炖大鹅、包冻饺子等这些东北寻常百姓家饭菜加上别具地方特色的豪爽热烈的饮食氛围,吸引各地尤其是南方人的驻足体验。尤其是松花江灌溉的稻米,乾安小米、四粒红花生等嫁接上文化因素的包装,比如通过东北名人、二人转、幽默短剧等形式,相信能取得不错效果。 面对东北人口流失严重的现状,面对土地肥沃广阔,地域文化个性化等诸多优势,只有传承、保护、发扬民间文化赋予的内在美,才能从根本上助力松原经济不断地发展壮大,让乡村成为传播优秀乡土文化的摇篮,加速乡村旅游业发展步伐。只有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才能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作者: 责任编辑:吉林